项目数量-463
人机交互接管测试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次 | 2025-08-28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响应延迟:评估用户输入至系统反馈的时间差,反映交互流畅性。检测参数:触摸/语音输入触发至界面响应的时间范围0.1s~2.0s,采样间隔≤10ms。
操作容错性:验证系统对误操作(如误触、错误指令)的识别与纠正能力。检测参数:误触识别率≥98%,错误指令纠正成功率≥95%,连续误触3次内系统无崩溃。
界面一致性:检测不同交互场景下(如主界面/子菜单/设置页)的操作逻辑、图标标识、提示信息的统一程度。检测参数:操作路径差异率≤5%,标识相似度≥90%,提示信息歧义率≤2%。
多模态输入兼容性:评估语音、触控、手势等多种输入方式协同工作的协调性。检测参数:多模态输入切换延迟≤0.3s,并发输入识别准确率≥92%,输入冲突解决成功率≥97%。
情境感知准确性:测试系统对用户当前使用场景(如驾驶中/静止、多人协作/单人操作)的识别精度。检测参数:场景分类准确率≥90%,环境变化(光照/噪音)适应时间≤2s,误判率≤3%。
任务中断恢复能力:考察系统在意外中断(如来电、低电量)后恢复当前任务的能力。检测参数:中断后任务状态保存完整率≥99%,恢复至中断前进度的时间≤1.5s,数据丢失率≤0.1%。
用户疲劳度影响:分析长时间交互(≥2小时)对用户操作效率的影响程度。检测参数:连续操作2小时后,操作错误率增幅≤15%,完成时间延长率≤20%,生理疲劳指数(心率变异性)变化≤10%。
异常输入处理:验证系统对非预期输入(如超大文件、非法字符、超高频指令)的处理机制。检测参数:异常输入拦截率≥99%,系统崩溃次数≤0次/千次异常输入,错误提示明确率≥98%。
跨设备协同性:评估同一用户在多台关联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间交互的连贯性。检测参数:跨设备操作同步延迟≤0.5s,数据一致性保持率≥99.5%,设备切换识别成功率≥98%。
数据同步一致性:测试交互过程中用户输入数据在本地与云端/其他终端的同步准确性。检测参数:同步数据差异数≤1条/万条传输,同步延迟≤1s,冲突解决成功率≥97%。
检测范围
车载信息娱乐系统:用于汽车内的多媒体、导航、车辆控制交互界面,需验证驾驶场景下的操作安全性与信息反馈及时性。
工业机器人控制界面:面向工厂环境的机器人操作面板,检测复杂工况下指令输入的准确性与紧急停止响应能力。
医疗监护设备:医院使用的生命体征监测与控制终端,重点评估医护人员高压工作下的操作容错性与界面清晰度。
智能家居控制终端:家庭环境中的智能设备管理界面,需测试多设备联动场景下的跨终端协同与自然语言输入兼容性。
航空电子座舱系统:飞机驾驶舱内的航电交互系统,验证高压力、多任务场景下的信息显示一致性与紧急指令接管可靠性。
智能驾驶辅助系统:车辆ADAS功能的交互界面,检测驾驶员与辅助系统的权限切换逻辑及异常状态提示准确性。
金融交易终端:银行/证券的自助交易设备,重点考核高频操作下的输入准确性、交易数据同步性及异常交易拦截能力。
教育交互平板:学校教学场景的触控交互设备,评估多学生共享使用时的操作流畅性与教学内容显示一致性。
公共服务自助终端:机场/车站的票务/信息查询设备,需测试不同年龄用户群体的操作友好性与异常输入(如方言语音)处理能力。
虚拟现实交互系统:VR头显的内容操作界面,验证沉浸式场景下手势/眼动输入的精准度与空间定位一致性。
检测标准
ISO 9241-110:2020《人机交互系统可用性》:规定人机交互系统的可用性评估方法,包括任务完成率、用户满意度等指标。
IEC 62366-1:2015《医疗器械可用性工程对医疗器械的应用》:针对医疗设备的可用性工程要求,涵盖用户需求分析、风险评定及验证测试。
GB/T 20282-2006《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安全工程管理要求》:涉及信息系统交互过程中的安全控制,包括身份认证、数据加密等环节的检测要求。
ASTM F487-16《人机界面评估的标准指南》:提供人机界面评估的通用方法和指标,适用于消费电子与工业设备的交互测试。
ISO 6385:2016《人类工效学 原则与人体测量学在设计中的应用》:规定产品设计中人体测量与工效学原则,指导交互界面的物理布局与操作力检测。
GB/T 18978-2003《软件用户界面 需求》:明确软件用户界面的功能需求与设计要求,包括界面元素的可访问性、一致性等检测指标。
ANSI/HFES 200-2005《人机交互系统性能标准》:定义人机交互系统的性能指标,如响应时间、输入准确率等,适用于办公与工业场景。
ISO 20282-1:2013《日常用品可用性 第1部分:方法》:提供日常用品可用性测试的方法,包括任务完成度、学习难度等评估维度。
GB/T 35273-2020《信息安全技术 个人信息安全规范》:规范个人信息处理过程中的交互安全,涉及用户授权、数据删除等交互环节的检测要求。
IEEE P2873/D1.0(草案)《人机交互伦理指南》:提出人机交互设计中的伦理准则,包括透明度、可解释性等非功能性指标的检测参考。
检测仪器
高精度时间戳采集仪:集成纳秒级时钟同步模块的测试设备,用于记录用户输入事件与系统响应事件的时间戳,支持多通道同步采集,时间分辨率≤100ns。
多模态输入分析系统:包含麦克风阵列、触控压力传感器、手势捕捉摄像头的综合测试装置,可同步采集语音、触控、手势等多类型输入数据,支持输入信号的特征提取与冲突检测。
生理信号监测终端:配备心电图(ECG)、皮肤电反应(GSR)、眼动追踪传感器的穿戴式设备,用于实时监测用户在交互过程中的生理状态变化,采样频率≥1000Hz。
场景模拟环境舱:可调节光照强度(0-10000lux)、环境噪音(30-100dB)、温度(15-35℃)的封闭测试空间,用于模拟不同使用环境下的交互场景,支持环境参数的精准控制与数据记录。
自动化任务生成与评估平台:基于脚本编程的测试工具,可自定义生成多步骤交互任务(如文件传输、设备控制),自动记录任务完成时间、错误次数等指标,支持测试流程的重复执行与结果统计。
三维空间定位校准仪:采用激光跟踪与视觉识别技术的测量设备,用于标定交互界面中虚拟对象的空间位置(如VR菜单、AR提示框),定位精度≤0.5mm,支持多设备坐标系的对齐校准。
语音识别性能测试装置:包含标准语音库、消声室环境及声学分析软件的系统,用于评估语音输入的识别准确率、响应延迟等指标,支持不同口音、语速、背景噪音下的测试。
触控压力分布测试仪:由高灵敏度压力传感器阵列组成的平板设备,可测量触控界面不同区域的压力分布情况,空间分辨率≤0.1mm,支持多点触控压力的同步采集与分析。
眼动仪校准装置:包含可移动目标点与红外定位模块的校准工具,用于校准眼动追踪系统的注视点识别精度,校准后误差≤0.5°,支持多用户、多场景的快速校准。
数据同步一致性验证工具:基于哈希算法与时间戳比对的软件系统,用于验证用户输入数据在本地与远程终端的一致性,支持大文件(≥10GB)的批量比对,差异数检测精度≤1bit。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上一篇:道路曲率适应试验检测
下一篇:过冲抑制能力分析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