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扩散率瞬态测量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8-28  

热扩散率瞬态测量检测是评估材料热物理特性的关键技术,通过激光闪射等方法快速获取材料内部热量传递能力。检测涵盖样品制备、参数控制、数据采集等环节,重点关注热扩散率、比热容、发射率等核心参数的精确测量,为材料研发、工程应用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激光能量稳定性:评估激光脉冲能量的波动程度,确保测试过程中能量输入一致。具体检测参数:能量波动范围≤±1%,能量范围5~50J。

样品厚度测量精度:测量样品在测试方向上的厚度偏差,影响温度传播时间的计算。具体检测参数:测量精度≤0.005mm,厚度范围0.1~50mm。

升温速率控制能力:控制样品背面被激光加热后的升温速率,影响温度响应曲线的线性度。具体检测参数:速率范围1~100K/s,控制精度±0.5K/s。

热扩散率测量范围:确定仪器可准确测量的热扩散率数值区间。具体检测参数:范围1×10^-7~10cm²/s(室温下)。

比热容同步测量精度:通过温度-时间曲线拟合计算样品的比热容,需保证与热扩散率测量的同步性。具体检测参数:相对误差≤±3%。

发射率修正系数:考虑样品表面发射率对红外测温的影响,修正温度测量偏差。具体检测参数:修正范围0.05~0.95,分辨率0.01。

环境温度控制范围:维持测试舱内温度稳定,减少环境温度波动对测量的干扰。具体检测参数:范围-196℃~600℃,控制精度±0.1℃。

样品表面平整度要求:确保样品表面无明显凸起或凹陷,避免热量传递路径偏离。具体检测参数:表面粗糙度Ra≤0.8μm,平面度误差≤0.02mm/m。

数据处理时间效率:从温度曲线采集完成到输出热扩散率结果的时间。具体检测参数:常规模式≤5min,快速模式≤2min。

系统综合误差范围:各环节误差的综合影响,反映整体测量可靠性。具体检测参数:≤±2%(标准样品)。

检测范围

金属材料:包括铝合金、钛合金、不锈钢等,用于评估其导热性能对热处理工艺及机械加工的影响。

陶瓷材料:如氧化铝、氮化硅、碳化硼等,检测其高温下的热扩散特性,指导耐火材料及电子陶瓷的应用。

高分子聚合物:涵盖环氧树脂、聚酰亚胺、聚乙烯等,分析其热扩散率与材料结构(如结晶度、交联度)的关系。

复合材料:包括碳纤维增强树脂(CFRP)、玻璃纤维增强塑料(GFRP)、金属基复合材料(MMC)等,研究界面热阻对整体热性能的影响。

半导体材料:单晶硅、多晶硅、碳化硅(SiC)、氮化镓(GaN)等,用于评估芯片散热设计及半导体器件的热管理性能。

电池材料:锂电池正极材料(如三元材料、磷酸铁锂)、固态电解质、负极石墨等,检测其热扩散特性以优化电池热安全。

建筑材料:混凝土、保温隔热材料(如气凝胶、岩棉)、相变储能墙体材料等,评估其热惰性对建筑节能的影响。

航空航天部件: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镍基合金)、航天器隔热瓦(二氧化硅纤维)、火箭推进剂储罐材料等,测试极端温度下的热扩散能力。

电子器件封装材料:散热基板(铜/金刚石复合材料)、热界面材料(TIMs)、高导热胶黏剂等,分析其热扩散率对电子元件散热效率的影响。

相变储能材料:石蜡基相变材料、水合盐基相变材料、金属合金相变材料等,检测其相变过程中的热扩散特性以优化储能效率。

检测标准

ASTM E1461-2013《JianCe Test Method for Thermal Diffusivity and Conductivity of Solids by Laser Flash Method》:规定了激光闪射法测量固体材料热扩散率和热导率的试验方法,适用于金属、陶瓷、半导体等固体样品。

ISO 22007-2:2015《Plastics — Determination of thermal conductivity and thermal diffusivity — Part 2: Transient plane heat source (hot disc) method》:针对塑料材料,采用瞬态平面热源法(热盘法)测量热扩散率,适用于各向同性及部分各向异性聚合物。

GB/T 22588-2008《闪光法测量材料热扩散率试验方法》:中国国家标准,规定了激光闪射法测量材料热扩散率的试验条件、设备及数据处理方法,适用于固体材料的热物理性能测试。

ASTM D5930-2017《JianCe Test Method for Thermal Diffusivity of Liquids by Laser Flash Method》:针对液体材料的激光闪射法热扩散率测试标准,适用于水、油类及其他液态物质的测量。

ISO 18755:2005《Solid materials — Determination of thermal diffusivity by the laser flash method》:国际标准,详细规定了激光闪射法测试固体材料热扩散率的原理、试样制备、试验步骤及结果计算,覆盖多种固体类型。

GB/T 36517-2018《无机非金属材料 热扩散率的测定 激光闪射法》:中国国家标准,针对无机非金属材料(如陶瓷、玻璃、耐火材料)的热扩散率测量,规定了激光闪射法的具体实施要求。

检测仪器

激光闪射热扩散率测试仪:核心检测设备,通过高能量脉冲激光照射样品背面,激发瞬态热波,利用红外探测器测量样品正面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结合数学模型计算热扩散率。功能包括激光能量调节、温度信号采集、数据处理及结果显示。

红外热像仪:辅助温度测量设备,用于实时采集样品表面的二维温度分布图像,验证激光闪射法中单点温度测量的代表性,提高温度数据的准确性。功能包括高帧率成像(≥100Hz)、红外分辨率≥320×240像素、温度测量范围-20℃~300℃。

恒温环境箱:提供稳定的测试环境温度,通过制冷(如液氮冷却)或加热(电阻加热)系统维持箱内温度恒定,减少环境温度波动对样品温度响应的影响。功能包括多模式温控(恒定、程序升温)、温度均匀性≤±0.5℃、有效空间尺寸≥500mm×500mm×500mm。

样品厚度测量仪:高精度厚度测量工具,采用非接触式激光测距或接触式机械测量方式,精确测定样品在测试方向上的厚度,确保厚度参数输入的准确性。功能包括测量精度≤0.001mm、量程0.1mm~100mm、自动平均值计算。

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集成数据采集卡与专用分析软件,实时采集红外探测器输出的温度信号,通过预设算法(如积分法、最小二乘拟合)计算热扩散率,并生成标准化测试报告。功能包括采样速率≥1MHz、支持多通道同步采集、内置ASTM/ISO标准计算模块。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