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数量-17
超导量子中继器效率测试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次 | 2025-08-28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量子比特相干时间:测量超导量子比特从激发态衰减至基态的时间,反映量子态保持能力。具体检测参数包括T1(能量弛豫时间)≥100μs,T2(退相干时间)≥50μs,测量精度±2%。
纠缠效率:评估两量子比特间产生最大纠缠态的成功率。具体检测参数包括双量子比特门保真度≥99%,纠缠生成时间≤100ns,统计样本量≥10⁴次。
量子态保真度:量化实际量子态与目标态的重叠程度。具体检测参数包括单量子比特态保真度≥99.5%,多量子比特态保真度≥98%,采用量子态层析成像法测量。
微波传输损耗:测定超导量子比特控制/读取线路的信号衰减。具体检测参数包括10GHz频段插入损耗≤0.5dB/cm,回波损耗≥20dB,频率范围1-20GHz。
多通道复用能力:验证中继器同时处理多路量子信号的能力。具体检测参数包括通道数≥16路,通道间串扰≤-30dBc,带宽≥5GHz。
低温环境适应性:测试设备在液氦温区(1.8-4.2K)的稳定运行能力。具体检测参数包括温度波动≤±0.1K,热负载变化下量子比特T2衰减速率≤1%/min。
磁场干扰抑制:评估外界磁场对量子态的影响程度。具体检测参数包括临界磁场≥100mT(垂直方向),磁场变化敏感度≤0.1μT/√Hz,频率范围0.1-10Hz。
噪声抑制比:测量系统背景噪声与量子信号的信噪比。具体检测参数包括单光子探测信噪比≥30dB,1/f噪声密度≤10Hz/√Hz(1kHz频点)。
热管理效率:分析低温封装系统的散热能力。具体检测参数包括热导率≥100W/(m·K)(铜基材料),杜瓦漏热率≤100μW/K,温度梯度≤0.5K/cm。
接口兼容性:验证中继器与其他量子器件的信号匹配能力。具体检测参数包括微波接口VSWR≤1.5,光纤接口消光比≥30dB,电学接口噪声≤10nV/√Hz。
长期稳定性:测试连续运行下的性能衰减率。具体检测参数包括72小时连续工作后T2衰减≤10%,纠缠效率下降≤5%,数据采样间隔≤1小时。
检测范围
高温超导带材:REBCO涂层导体,用于制作超导量子比特的约瑟夫森结,需具备高临界电流密度(≥10⁶A/cm²)和低交流损耗特性。
低温超导量子比特芯片:NbTi/NbN薄膜集成器件,包含量子比特谐振腔与控制电极,用于实现量子信息存储与处理。
超导传输线:NbTi波导结构,连接量子比特与控制电路,需满足低损耗(≤0.1dB/cm@4K)和高屏蔽效能(≥80dB)要求。
量子比特耦合器:约瑟夫森结阵列器件,用于实现多量子比特间的可控耦合,耦合强度调节范围需覆盖0-100MHz。
低温封装材料:真空隔热杜瓦组件,包含液氦容器与多层绝热结构,需在1.8K环境下维持内部真空度≤10⁻⁶Pa。
微波控制电路:低温CMOS芯片,集成于4K温区,用于生成量子比特控制脉冲,工作电压≤1.5V,功耗≤1mW/通道。
量子频率转换器:铌酸锂波导器件,实现微波与光学信号的频率转换,转换效率≥50%,附加损耗≤1dB。
噪声抑制器件:超导量子干涉仪(SQUID)磁强计,用于检测并补偿环境磁场噪声,磁场分辨率≤10pT/√Hz。
热管理材料:高导热铜基复合材料,用于封装内部热传导,热膨胀系数需与蓝宝石衬底(≈5×10⁻⁶/K)匹配。
多通道集成模块:低温PCB板,集成微波传输线与控制电极,需支持100+通道同步信号传输,串扰≤-40dB。
量子存储器:稀土掺杂晶体器件,用于存储量子态,相干时间需≥1ms,存储效率≥80%。
检测标准
ISO 19762:2016《超导材料临界温度、临界磁场和临界电流密度的测量方法》,规定高温超导带材基本电磁参数的测试流程。
ASTM A342/A342M-14《JianCe Specification for Niobium-Titanium Alloy Wire and Cable for Electron Tubes》,适用于NbTi低温超导线的力学与电学性能检测。
GB/T 31527-2015《超导量子比特相干时间测量方法》,明确超导量子比特T1、T2时间的脉冲序列设计与数据采集规范。
GB/T 33298-2016《低温电子器件可靠性试验方法》,规定4K温区电子器件的温度循环、热冲击等可靠性测试条件。
IEC 61788-22:2018《Superconductivity - Part 22: Test methods for AC losses in superconducting tapes》,用于超导传输线的交流损耗测量。
ASTM F3095-14《JianCe Test Method for Evaluation of Quantum Computing Performance of Superconducting Qubits》,针对超导量子比特的计算性能(保真度、门速度)制定评价标准。
GB/T 35603-2017《超导材料磁通钉扎特性测试方法》,通过振动样品磁强计测量超导材料的磁通钉扎力,评估其临界电流提升潜力。
ISO 21073:2018《Cryogenic systems - Leakage detection for helium refrigeration systems》,规定低温系统(如杜瓦)的氦气泄漏检测方法与允许泄漏率阈值。
ASTM E253-11《JianCe Practice for Preparation and Measurement of Superconducting Samples for Electrical Resistance Measurements》,指导超导材料直流电阻的样品制备与四探针法测试。
GB/T 32852-2016《量子通信系统误码率测试标准》,明确量子信号传输过程中误码率的统计方法与合格阈值(≤10⁻⁶)。
检测仪器
稀释制冷机:提供10mK级极低温环境,配备多级冷头与氦3/氦4混合制冷循环,温度稳定性≤±10μK,用于量子比特的低温柔性测试。
超导量子比特相干时间测试系统:集成脉冲发生器与超导量子干涉仪(SQUID)读出电路,支持T1(π/2-π-π/2脉冲序列)和T2(Hahn回波序列)测量,时间分辨率≤1ns。
矢量网络分析仪:覆盖10MHz-50GHz频段,具备S参数测量功能,用于超导传输线的插入损耗、反射系数及驻波比测试,动态范围≥120dB。
低温探针台:工作温度1.8-300K,配备微波探针(频率≤40GHz)与直流探针(精度±10μV/±10nA),支持量子芯片的电学参数(I-V曲线、电容)原位测量。
超导量子干涉仪(SQUID)磁强计:采用多通道设计,磁场分辨率≤10fT/√Hz(在1Hz频点),用于检测量子器件周围的极弱磁场干扰,扫描范围±100mT。
噪声分析仪:频率范围1Hz-100GHz,支持单端/差分噪声测量,本底噪声≤1nV/√Hz(10GHz),用于量子比特控制信号与读取噪声的频谱分析。
热导率测试仪:采用激光闪射法,测量范围0.1-1000W/(m·K),温度范围4K-300K,用于评估低温封装材料的热传导性能,精度±3%。
原子力显微镜(AFM):配备低温扫描头(工作温度4K),分辨率≤0.1nm(横向)/0.01nm(纵向),用于观测超导量子比特表面的形貌缺陷(如约瑟夫森结边缘粗糙度)。
量子态层析成像系统:集成多个微波探测通道与数据处理单元,可重构单量子比特(密度矩阵3×3)或多量子比特(如4量子比特)的量子态,测量误差≤0.01。
微波信号源与频谱分析仪:信号源频率范围1-40GHz(相位噪声≤-150dBc/Hz@10kHz偏移),频谱分析仪分辨率带宽≤1Hz,用于生成量子比特控制脉冲并分析其频谱纯度。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上一篇:超导量子干涉仪磁通噪声检测
下一篇:超导量子退火机性能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