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数量-432
超导量子退火机性能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次 | 2025-08-28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量子比特数量与连通性:检测量子比特物理数量及两两耦合能力,参数包括比特数≥1000、近邻耦合率≥95%、远程耦合效率≤10⁻³。
相干时间(T₁/T₂):测量量子态保持相干性的时间,参数包含T₁≥100μs、T₂≥50μs(室温下)。
退火脉冲精度:评估退火过程中脉冲宽度与幅度控制能力,参数涉及脉冲宽度误差≤1ns、幅度稳定性≤0.1%。
温度均匀性:检测退火腔内不同位置温度一致性,参数要求温度偏差≤±0.5mK(工作温度10-20mK)。
磁通噪声水平:量化环境磁通波动对量子比特的影响,参数包括磁通噪声密度≤10⁻⁶Φ₀/√Hz(Φ₀为磁通量子)。
量子态保真度:衡量量子操作与目标态的重叠程度,参数涉及单比特门保真度≥99.5%、双比特门保真度≥99%。
多比特纠缠能力:检测多量子比特间纠缠态制备成功率,参数要求3比特GHZ态制备成功率≥85%、4比特簇态成功率≥70%。
热耗散效率:评估退火过程中热量产生与扩散效率,参数包括单位比特功耗≤10pW、热扩散系数≥1mm²/s。
控制信号延迟:测量控制指令从发送到执行的时间差,参数要求信号延迟≤50ns(10GHz时钟频率下)。
纠错编码效率:验证量子纠错码的信息保留能力,参数涉及表面码逻辑比特错误率≤10⁻⁵(物理比特错误率10⁻³时)。
检测范围
高温超导带材:用于量子比特谐振腔或传输线的YBCO、Bi-2212等材料,需检测临界电流密度与机械稳定性。
稀释制冷机冷却介质:液氦(⁴He)、液氢(²H₂)等低温介质,需评估蒸发速率与热导率。
量子芯片基底材料:硅基、蓝宝石(Al₂O₃)等衬底,需检测表面粗糙度与晶格缺陷密度。
低温电子器件:低温CMOS控制器、超导量子干涉仪(SQUID)读出电路,需验证低温下噪声与响应速度。
磁屏蔽材料:μ-金属、坡莫合金等屏蔽层,需测量磁屏蔽效能与饱和磁感应强度。
控制线缆:铌钛合金(NbTi)、镀银铜导线等低温传输线,需检测直流电阻与交流损耗。
量子软件算法:变分量子本征求解器(VQE)、量子退火算法(QAOA),需评估算法收敛性与抗噪声能力。
热管理材料:高导热金刚石膜、石墨烯散热片,需测试热导率与界面热阻。
真空腔室部件:无氧铜、316L不锈钢腔体,需验证真空度(≤10⁻¹⁰mbar)与出气率。
校准工具:量子态测量探针、微波信号发生器,需检测频率稳定性与功率精度。
检测标准
ASTM A391-19《JianCe Test Method for Critical Current of Superconducting Tapes》:规定高温超导带材临界电流测试方法。
ISO 19707:2019《Cryogenic systems - Performance evaluation》:定义低温系统性能评估指标与测试流程。
GB/T 30884-2014《超导材料临界参数测量方法》:规范超导材料临界电流、临界磁场等参数的测量技术。
GB/T 35694-2017《量子计算术语》:统一量子计算领域基础术语与定义。
ASTM F2792-17《JianCe Test Method for Performance Testing of Dilution Refrigerators》:规定稀释制冷机降温速率与最低温度测试方法。
ISO 20473:2015《Cryogenics - Vocabulary》:提供低温技术相关术语的国际标准定义。
GB/T 32173-2015《超导量子干涉仪测试方法》:明确超导量子干涉仪灵敏度与稳定性的测试要求。
IEEE Std 1547-2018《JianCe for Interoperability of Quantum Computing Systems with Electrical Power Systems》:规范量子计算系统与电力系统的接口兼容性。
GB/T 38046-2019《量子通信术语》:涵盖量子通信与量子计算交叉领域的术语定义。
ASTM E2518-11《JianCe Test Method for Magnetic Shielding Effectiveness》:规定磁屏蔽效能的测量方法与评估标准。
检测仪器
稀释制冷机:提供毫开尔文级(≤20mK)低温环境,支持量子芯片运行时的温度控制与热管理。
超导量子比特相干时间测量仪:基于核磁共振(NMR)或光子计数技术,测量T₁、T₂相干时间。
低温矢量网络分析仪:工作频率覆盖1GHz-50GHz,用于表征微波器件S参数与量子比特频率特性。
高精度磁通噪声谱仪:采用超导量子干涉仪(SQUID)作为探测器,检测磁通涨落的功率谱密度。
量子态层析成像仪:通过多通道微波探测与数据处理,重构单比特或多比特量子态的密度矩阵。
低温脉冲发生器:生成纳秒级(≤10ns)精确控制脉冲,支持量子比特的初始化、演化与测量操作。
超导转变边沿扫描仪:利用四探针法测量超导材料的电阻-温度关系,确定临界温度(Tc)与转变宽度。
磁强计:采用超导量子干涉仪(SQUID)或原子磁力计,测量空间磁场分布均匀性(≤10nT/cm)。
量子纠错测试平台:集成量子处理器与经典控制单元,模拟错误注入与纠错过程,评估逻辑比特稳定性。
热导率测试仪:基于激光闪射法,测量热管理材料的热导率(≥1000W/(m·K))与界面热阻(≤1m²·K/W)。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上一篇:超导量子中继器效率测试检测
下一篇:甲醛限量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