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数量-208
纳米级形貌表征试验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次 | 2025-08-28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形貌观察:通过电子束扫描样品表面,获取高分辨率二维图像,检测参数包括分辨率(≤1nm)、放大倍数(10X~1000000X)、景深(≥500nm)。
原子力显微镜(AFM)三维形貌测量:利用探针与样品表面相互作用力成像,检测参数包括横向分辨率(≤0.1nm)、纵向分辨率(≤0.01nm)、扫描范围(10μm×10μm~500μm×500μm)。
纳米颗粒尺寸分布分析:通过动态光散射(DLS)或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统计纳米颗粒粒径,检测参数包括粒径范围(1nm~1000nm)、分布宽度(多分散指数PDI≤3.0)。
表面粗糙度量化评估:基于轮廓仪或AFM测量表面高度起伏,检测参数包括Ra(算术平均粗糙度,范围0.01nm~10μm)、Rq(均方根粗糙度,范围0.01nm~10μm)。
孔隙结构表征:采用压汞法(MIP)或氮气吸附法(BET)分析材料内部孔隙,检测参数包括孔径范围(2nm~100μm)、孔隙率(0.1%~99.9%)、比表面积(0.1m²/g~1000m²/g)。
晶界与相分布观察:通过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分析晶体取向与相组成,检测参数包括晶粒尺寸(0.1μm~100μm)、相识别准确率(≥95%)、取向差分辨率(≤0.1°)。
薄膜厚度均匀性检测:利用椭偏仪或多光束干涉仪测量薄膜厚度,检测参数包括厚度范围(1nm~10μm)、均匀性偏差(≤±1%)、折射率测量精度(±0.001)。
表面污染物分布成像:结合能谱仪(EDS)或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进行元素分布分析,检测参数包括元素检测限(≤0.1at%)、空间分辨率(≤5nm)、定量分析误差(≤±5%)。
微纳结构形貌三维重构:通过聚焦离子束(FIB)-SEM双束系统获取断层图像并重构三维模型,检测参数包括切片厚度(5nm~100nm)、重构体积(1μm³~1000μm³)、尺寸测量误差(≤±1%)。
纳米线/管生长方向表征:利用选区电子衍射(SAED)分析晶体生长方向,检测参数包括衍射斑分辨率(≤0.1nm)、方向偏差(≤±2°)、晶体结构识别准确率(≥98%)。
检测范围
半导体器件:芯片表面、互连结构、钝化层的纳米级形貌分析,用于工艺缺陷检测与性能优化。
高分子薄膜:聚酰亚胺、二氧化硅等薄膜的表面粗糙度、厚度均匀性及微结构表征,支持薄膜制备工艺改进。
生物材料:人工关节涂层、组织工程支架的多孔结构与表面形貌观测,评估生物相容性与功能匹配性。
纳米催化剂:金属纳米颗粒载体的粒径分布、分散度及表面形貌分析,指导催化剂活性优化。
锂电池材料:正极材料(如三元锂)、负极石墨的颗粒形貌与界面结构表征,分析循环寿命与容量衰减机制。
光伏组件:太阳能电池片的减反射膜、电极图案的纳米级形貌检测,提升光电转换效率。
精密光学元件:镜头表面、光栅的微划痕、凹坑等缺陷形貌成像,保障光学性能与成像质量。
金属材料:铝合金、钛合金的晶界结构、表面腐蚀坑的纳米级表征,用于材料失效分析与耐蚀性研究。
纺织纤维:碳纤维、纳米纤维膜的直径分布、表面形貌观察,优化纤维力学性能与功能性。
电子封装材料:焊球、底部填充胶的界面形貌与微裂纹检测,评估封装可靠性与长期稳定性。
检测标准
ASTM E3297-21:扫描电子显微镜测量纳米级形貌的标准指南。
ISO 25178-607:2014: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表面结构:轮廓法—光学轮廓仪的计量特性。
GB/T 38091-2019:纳米技术 纳米颗粒尺寸分布的测量 动态光散射法。
ASTM D7187-15:使用原子力显微镜测量聚合物薄膜表面粗糙度的标准试验方法。
ISO 14577-1:2015:金属材料 硬度和材料参数的压入和划痕试验 第1部分:试验方法。
GB/T 30707-2014:纳米技术 纳米薄膜厚度测量 原子力显微镜法。
ASTM E112-13:标准试验方法 金属的平均晶粒度测定。
ISO 16631:2015:精细陶瓷(高级陶瓷、高级工业陶瓷)—陶瓷粉末的比表面积测定 氮气吸附法(BET法)。
GB/T 19619-2004:纳米技术 纳米颗粒尺寸分布的测量 电子显微镜法。
ASTM E2530-11: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仪表征纳米结构的标准试验方法。
检测仪器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采用场发射电子源,具备高分辨率成像能力,用于获取样品表面的纳米级二维形貌图像,支持二次电子和背散射电子探测。
原子力显微镜(AFM):通过微悬臂探针与样品表面相互作用,实现原子级分辨率的三维形貌测量,可进行静态和动态模式下的表面粗糙度、纳米结构形貌分析。
动态光散射仪(DLS):基于激光照射下纳米颗粒的布朗运动,通过检测散射光强的波动计算颗粒尺寸分布,适用于1nm~1000nm范围内纳米颗粒的粒径测量。
椭偏仪:利用偏振光在薄膜上下表面反射时的相位差和振幅变化,测量薄膜厚度与折射率,检测范围覆盖1nm~10μm厚度,厚度测量精度达0.1nm。
聚焦离子束-扫描电子显微镜(FIB-SEM):集成聚焦离子束切割与扫描电子显微镜成像功能,可制备微纳尺度断层样品并进行三维重构,用于材料内部微结构的纳米级形貌分析。
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结合氩离子溅射与X射线激发,通过分析光电子能量分布实现表面元素组成及化学态分析,空间分辨率可达5nm,用于表面污染物分布成像。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上一篇:微结构缺陷扫描分析检测
下一篇:透射率衰减测量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