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数量-0
超导磁体交流损耗测量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次 | 2025-08-29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临界电流密度:评估超导材料在交流磁场下的电流承载能力,确定损耗发生的临界条件。具体检测参数:测量范围10⁴~10⁸ A/cm²;温度范围4.2K~77K;磁场强度0~1T(AC)。
交流损耗功率:量化单位体积超导材料在交变磁场中的能量损耗速率。具体检测参数:测量精度±2%;频率范围0.1Hz~10kHz;磁场幅值0.01~1.5T。
磁场相关性损耗:分析损耗随外加磁场幅值、方向变化的规律。具体检测参数:磁场扫描步长0.005T;角度分辨率1°;温度稳定性±0.1K。
温度依赖性损耗:研究损耗随工作温度波动的变化特性。具体检测参数:温度控制范围1.8K~300K;温变速率≤0.5K/min;温度测量精度±0.01K。
频率响应损耗:测试损耗随交变磁场频率变化的响应特性。具体检测参数:频率范围0.01Hz~1MHz;幅频特性测试误差≤3%;相位分辨率0.1°。
机械应力影响损耗:评估机械应力对超导材料交流损耗的调制作用。具体检测参数:应力范围0~100MPa;应力施加速率0.1MPa/s;应力分布均匀性≤5%。
磁通钉扎特性损耗:考察磁通钉扎中心分布对损耗的影响程度。具体检测参数:钉扎力测量范围10³~10⁷ N/m²;磁通蠕动临界电流比≥2;成像分辨率50nm。
样品几何效应损耗:分析样品形状、尺寸对损耗测量的影响。具体检测参数:样品尺寸范围φ0.1mm~φ50mm;厚度范围0.01mm~5mm;边缘效应修正精度±1%。
偏置磁场作用损耗:研究直流偏置磁场与交流磁场叠加时的损耗特性。具体检测参数:偏置磁场范围0~5T;叠加磁场相位差可调范围0~360°;多场耦合控制精度±0.005T。
多场耦合损耗:综合评估磁场、电流、温度多物理场耦合作用下的总损耗。具体检测参数:多场同步控制通道数≥8;耦合响应时间≤1ms;总损耗分解误差≤5%。
检测范围
高温超导带材(REBCO涂层导体):基于稀土钡铜氧涂层的多层复合带材,用于高场超导磁体的核心导电层。
低温超导线材(NbTi/Nb₃Sn):以铌钛、铌三锡为基体的低温超导材料,广泛应用于核磁共振成像(MRI)磁体。
超导线圈(螺线管/环形线圈):由超导导线绕制而成的电磁转换元件,用于粒子加速器、超导储能装置。
超导磁体组件(磁屏蔽层/支撑结构):包含磁屏蔽筒、轭铁等部件的结构件,用于约束磁场分布并支撑磁体运行。
超导电缆:采用超导导线作为导电芯的高温/低温超导传输线,适用于大容量电力传输。
超导变压器绕组:以超导导线替代传统铜导线的变压器核心部件,可显著降低空载损耗。
超导限流器:利用超导失超特性限制短路电流的电力设备,包含超导故障限流模块。
超导储能装置(SMES):通过超导线圈存储磁能的储能系统,具备快速充放电特性。
医疗MRI超导磁体:用于磁共振成像设备的主磁体,需高均匀性与低损耗特性保障成像质量。
粒子加速器超导磁体:应用于大型强子对撞机等装置的高场超导磁体,要求极低的交流损耗以维持稳定运行。
检测标准
IEC 61788-22:2018 超导材料 第22部分:交流损耗的测量方法。
ASTM D2529-14 标准指南 超导材料的交流损耗测量。
GB/T 31527-2015 超导材料交流损耗测试方法 总则。
ISO 19839:2016 超导材料 第3部分:交流损耗的测定。
GB/T 20698-2006 高温超导带材交流损耗测试方法。
IEC 60079-14:2013 爆炸性环境 第14部分:超导设备的特殊要求(涉及损耗相关安全规范)。
检测仪器
锁相放大式交流损耗测量系统:采用锁相放大技术分离交流损耗信号,支持频率范围1Hz~10kHz,适用于低损耗信号的精确提取。
超导量子干涉仪(SQUID):基于超导量子干涉效应的高灵敏度磁强计,用于测量超导磁体内部磁场分布及损耗引起的磁场扰动。
振动样品磁强计(VSM):通过样品振动产生感应信号,测量超导材料在不同磁场、温度下的磁化强度,辅助分析损耗机制。
高精度功率分析仪:具备多通道同步采样功能,可实时监测超导磁体输入功率与输出功率,计算交流损耗功率。
低温恒温器(稀释制冷机):提供4.2K~325K的稳定低温环境,维持超导材料在测试过程中的超导态。
矢量网络分析仪:覆盖10MHz~50GHz频段,用于测量超导磁体在高频交变磁场下的阻抗特性,分析高频损耗分量。
磁通计:高灵敏度磁通测量设备,分辨率可达10⁻¹² Wb,用于监测磁通蠕动过程及损耗相关的磁通变化。
应力加载装置:配备高精度力传感器与位移控制器,可对超导样品施加0~100MPa的可控机械应力,研究应力-损耗耦合效应。
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支持1000Hz以上采样速率,同步采集温度、磁场、电流、电压等多物理量数据,用于损耗特性的综合分析。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上一篇:磁体线圈匝间耐压试验检测
下一篇:低温吸附剂饱和实验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