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数量-1902
循环伏安特性扫描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次 | 2025-08-29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峰电位差(ΔEp):反映电极反应可逆性的关键参数,定义为氧化峰电位(Ep,a)与还原峰电位(Ep,c)之差,典型测量范围0~200mV,通常可逆体系ΔEp<150mV。
扫描速率范围:测试中电位随时间变化的速率区间,决定动力学信息的获取能力,常见范围0.1mV/s~10000mV/s,支持多档位线性/非线性可调。
电流响应线性度:在指定电位范围内,电流信号(I)与扫描速率平方根(√v)的线性相关程度,用于评估扩散控制特性,线性相关系数≥0.99。
背景电流抑制比:有效信号电流与背景电流(如双电层充电电流)的比值,反映仪器对非目标信号的抑制能力,通常≥10^5:1。
氧化还原峰电流值(Ip):氧化峰与还原峰的电流强度,与反应物浓度(c)、扩散系数(D)相关,测量精度±0.1μA,符合Randles-Sevcik方程计算要求。
电极极化度:电位随电流对数变化的速率,表征反应不可逆程度,计算公式为(dE/dlogj),单位mV/decade,典型范围50~300mV/decade。
双电层电容(Cdl):电极/溶液界面双电层的电荷存储能力,通过低扫描速率(≤1mV/s)下的电容电流计算,测量范围1μF/cm²~100μF/cm²。
可逆性判据(Ip,a/Ip,c):氧化峰电流与还原峰电流的比值,理想可逆体系接近1,通常≥0.8视为准可逆过程。
电化学活性面积(ECSA):电极表面实际参与反应的有效面积,通过双电层电容法计算(ECSA=Cdl×A参考/Cdl参考),单位cm²。
噪声水平:检测系统无信号输入时的电流波动幅度,反映仪器稳定性,通常≤10pA(均方根值),支持高频噪声滤波设置。
检测范围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如磷酸铁锂(LiFePO4)、三元材料(NCM/NCA)等,用于研究脱嵌锂过程中的相变、离子扩散及容量衰减机制。
燃料电池催化剂:铂基(Pt/C)、非贵金属(Co-N-C)催化剂等,评估氧还原(ORR)、析氢(HER)反应的电催化活性及耐久性。
金属腐蚀防护涂层:有机涂层(环氧树脂)、金属镀层(镀锌钢)等,检测涂层缺陷处的局部腐蚀电位(Ecorr)和腐蚀电流密度(icorr)。
有机电致变色材料:聚噻吩(PEDOT)、钨氧化物(WO3)等,研究着色/褪色过程中的氧化还原反应动力学及响应时间。
生物传感器修饰层:葡萄糖氧化酶(GOD)修饰电极、DNA探针电极等,检测生物分子识别过程的电化学信号(如伏安峰电流)。
纳米电极阵列:金纳米线阵列(AuNWs)、碳纳米管阵列(CNTs)等,考察纳米尺度下的传质限制及反应异质性。
导电聚合物薄膜:聚苯胺(PANI)、聚吡咯(PPy)薄膜等,分析掺杂/去掺杂过程的电位窗口(Ewindow)和电流效率(η)。
金属表面钝化膜:不锈钢(304SS)、铝合金(AA2024)钝化膜等,研究钝化膜的破损-修复机制及保护电位(Ep)。
超级电容器电极:活性炭(AC)、赝电容材料(RuO2)电极等,评估电荷存储的准电容特性及功率密度(P=UI)。
水系电解液添加剂:硫酸亚锡(SnSO4)、氯代甲烷(CH2Cl2)等,检测添加剂对电极反应过电位(η)的调控效果及分解电压。
检测标准
ASTM D7648-11(2020)JianCe Test Methods for Electrochem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Corrosion Inhibitors Using Linear Polarization and Galvanostatic Pulse Techniques:规定线性极化和恒电流脉冲技术在腐蚀抑制剂电化学表征中的应用方法。
ISO 17475:2015 Corrosion of metals and alloys — Electrochemical methods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corrosion rate — Part 5: Potentiodynamic polarization measurements:定义金属腐蚀速率测定的动电位极化测量方法,涵盖扫描速率、电位范围等参数。
GB/T 20042-2014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堆性能试验方法:规定燃料电池堆电化学性能测试的通用要求,包括循环伏安法在膜电极(MEA)活性面积测定中的应用。
GB/T 30825-2014 电化学分析仪器通用技术条件:明确电化学仪器的技术指标,如电位控制精度、电流测量范围、噪声水平等。
ASTM G106-89(2020) JianCe Guide for Electrochemical Measurements in Corrosion Testing:提供腐蚀测试中电化学测量(包括循环伏安法)的操作指南,涵盖仪器校准、电极制备及数据处理要求。
检测仪器
三电极体系电解池:包含工作电极(WE,如玻碳电极)、参比电极(RE,如Ag/AgCl)、辅助电极(CE,如铂片),提供稳定的电化学测试环境,支持液体电解质(如KOH、H2SO4)体系,工作电极面积通常为0.1cm²~20cm²。
高精度恒电位仪:核心控制单元,用于调节工作电极相对于参比电极的电位,扫描速率范围0.1mV/s~10000mV/s,电位控制精度±1mV,支持恒电位、恒电流及动电位扫描模式。
低噪声电流放大器:连接于恒电位仪电流检测通道,放大微小电流信号(pA~A级),输入偏置电流≤1pA,输入阻抗≥10^12Ω,适用于纳米电极等低电流场景。
数据采集系统:集成高速模数转换器(ADC),采样速率≥100kHz,分辨率≥16位,同步采集电位(E)和电流(I)信号,支持实时存储及后期数据处理(如峰识别、动力学拟合)。
温度控制装置:通过恒温循环水浴或半导体控温模块,维持电解池温度在25℃±0.1℃范围内,减少温度波动对扩散系数、反应速率常数的影响,确保测试结果的可重复性。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上一篇:自放电率加速检测
下一篇:热重稳定性分析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