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放电率加速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8-29  

自放电率加速检测是评估储能设备在非使用状态下电荷损耗特性的关键技术手段,通过控制温度、电压等加速因子,量化不同工况下的自放电速率。检测涵盖静态/动态自放电率、温度循环影响、电压保持能力等核心参数,为电池管理系统设计、产品寿命预测及安全性能优化提供数据支撑。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静态自放电率:在恒定环境条件下,电池开路状态下的电荷自然损耗速率。检测参数包括测试温度(25℃±2℃)、初始荷电状态(SOC=100%)、静置时间(72h)、电压测量精度(±0.1mV)。

动态自放电率:模拟实际充放电循环后,电池在开路状态下的电荷损耗速率。检测参数包括循环次数(5次)、循环电流(0.5C)、静置时间(24h)、容量衰减测量误差(≤2%)。

温度循环自放电:在不同温度梯度下循环,评估温度变化对自放电速率的影响。检测参数包括温度范围(-20℃~60℃)、循环周期(3次)、温度切换速率(5℃/min)、自放电率波动范围(±1.5%/℃)。

电压保持能力:电池在开路状态下维持额定电压的能力。检测参数包括初始电压(3.2V~4.2V)、保持时间(30天)、电压下降阈值(≤0.05V)、测量间隔(24h)。

荷电保持能力:电池满电状态下长期存储后的剩余容量比例。检测参数包括存储温度(25℃±2℃)、存储时间(90天)、容量恢复率(≥95%)、测试电流(0.2C)。

内阻变化率:自放电过程中电池内部阻抗的变化程度。检测参数包括内阻测量范围(0.1mΩ~100mΩ)、精度(±1%)、采样频率(1次/小时)、温度补偿系数(0.002mΩ/℃)。

极化自放电:因电极极化导致的电荷损耗速率。检测参数包括极化电压(±0.5V)、极化时间(2h)、去极化电流(0.1C)、极化损耗占比(≤3%)。

温度梯度自放电:电池内部存在温度差时的自放电速率差异。检测参数包括最大温差(10℃)、梯度方向(轴向/径向)、温差引起的自放电增量(≤0.5%/℃·mm)。

循环后自放电:完成充放电循环后的电池自放电特性。检测参数包括循环深度(80%DOD)、循环次数(100次)、循环后静置时间(48h)、自放电率增长率(≤0.1%/次)。

存储周期自放电:不同存储周期下电池的自放电累积效应。检测参数包括存储周期(1个月/3个月/6个月)、存储条件(常温/高温)、累积自放电率(≤5%/年)、容量保持率(≥80%)。

过充后自放电:电池过充至限定电压后的自放电速率。检测参数包括过充电压(1.2倍标称电压)、过充时间(2h)、过充后静置时间(72h)、自放电率异常阈值(≥2%/24h)。

检测范围

锂离子电池:包括圆柱型、方型、软包型,覆盖消费电子、动力及储能领域,重点检测循环后自放电及高温存储特性。

铅酸蓄电池:用于汽车启动、备用电源等场景,关注深循环后的自放电速率及硫酸盐化影响。

超级电容器:基于双电层或赝电容原理的能量存储器件,检测高频充放电后的自放电衰减速率。

镍氢电池:用于混合动力汽车、便携设备,重点评估荷电保持能力及温度敏感性。

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PEMFC)及固体氧化物(SOFC)类型,检测活化状态下的自放电损耗。

储能变流器:用于电网侧及用户侧储能系统,检测功率模块电容组件的自放电特性。

电动工具电池组:多串并联锂离子电池组,关注动态负载后的自放电一致性。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三元锂、磷酸铁锂等体系,检测快充后的极化自放电及长期存储衰减。

储能电站电池簇:大规模磷酸铁锂电池组,评估模块间自放电差异及热管理影响。

3C产品锂电池:手机、笔记本电脑用小型锂离子电池,检测常温及低温环境下的自放电速率。

检测标准

IEC 62619:2018 蓄电池和蓄电池组的安全要求 第2部分:锂系蓄电池,规定动力锂电池自放电测试方法。

GB/T 31484-2015 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循环寿命要求及试验方法,包含荷电保持与自放电性能测试条款。

ASTM D6262-14 标准测试方法 锂离子电池的自放电特性评估,规范静态与动态自放电率的测量流程。

GB/T 22307-2017 储能用铅酸蓄电池,规定铅酸电池在存储状态下的自放电速率限值及测试条件。

ISO 12405-1:2011 电动车辆电池测试 第1部分:锂离子电池,涵盖温度循环对自放电率的影响测试。

JIS C8715:2018 二次电池 自放电试验方法,明确不同类型二次电池的自放电率计算方法及精度要求。

JianCe 2054:2020 家用和商用电池的安全标准,包含电池组在过充状态下的自放电安全评估条款。

GB/T 19638.1-2014 固定型阀控式铅酸蓄电池 第1部分:技术条件,规定固定型铅酸电池的荷电保持能力测试方法。

IEC 61960-3:2017 便携式二次电池和电池组 性能测试 第3部分:锂离子电池,包含开路电压保持率及自放电测试要求。

GB/T 36276-2018 储能用锂离子电池,规范大型储能系统中锂离子电池的自放电特性测试条件及数据处理方法。

检测仪器

高精度电池内阻测试仪:采用交流四端法测量原理,内置温度补偿模块,用于实时监测电池内阻变化,支持0.1mΩ~100mΩ量程,精度±1%。

恒温恒湿试验箱:配备高精度温湿度控制器,温度范围-40℃~85℃,湿度范围20%~98%RH,用于模拟不同温湿度环境下的自放电测试。

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集成电压、电流、温度传感器接口,采样频率1Hz~10kHz,支持同步采集多节电池的电压、内阻及环境参数。

充放电循环测试仪:具备恒流/恒压充放电模式,电流范围0.1mA~100A,电压范围0V~100V,用于完成自放电前的预处理循环及后续容量测试。

温度循环试验箱:支持快速温度变化速率(5℃/min~20℃/min),温度范围-30℃~70℃,用于评估温度梯度对电池自放电速率的影响。

开路电压监测装置:采用高阻抗电压表(输入阻抗≥10GΩ),采样间隔1s~24h可调,用于长时间监测电池开路电压的自然衰减。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