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热循环耐受试验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8-29  

湿热循环耐受试验检测通过模拟温度与湿度的周期性变化环境,评估材料、零部件及成品在温湿度交替作用下的性能稳定性与耐久性。检测涵盖温湿度控制精度、循环周期数、关键参数变化率等核心要点,适用于电子、汽车、航空航天等多领域产品的可靠性验证。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温度偏差:在规定试验条件下,工作空间各测点实测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之差的最大值,通常要求≤±2℃。

湿度均匀性:试验箱内各测点湿度与中心点湿度的偏差,一般需控制在±3%RH以内。

循环周期数:完成一次完整的升温-保温-降温-保温过程为单次循环,检测需覆盖500次及以上循环。

升温速率:从环境温度升至最高试验温度的平均速率,典型范围为1~3℃/min。

降温速率:从最高试验温度降至最低试验温度的平均速率,典型范围为0.5~2℃/min。

湿度波动度:试验箱内湿度随时间的变化幅度,要求≤±1.5%RH。

温度恢复时间:从高温高湿状态切换至低温低湿状态后,达到设定温湿度稳定的时间,通常≤30min。

极限温度保持时间:在最高试验温度(如125℃)或最低试验温度(如-40℃)下持续稳定运行的时间,一般≥2h。

绝缘电阻变化率:湿热循环前后试样绝缘电阻的相对变化量,通常要求≤±15%。

机械性能保留率:湿热循环后材料拉伸强度、冲击韧性等机械性能与初始值的比值,一般需≥90%。

检测范围

电子电器元件:如LED模块、电容器、PCB电路板等,需验证高温高湿环境下电气连接可靠性。

汽车零部件:包括发动机控制单元、车灯组件、密封胶条等,评估湿热环境对功能稳定性的影响。

航空航天材料:涉及航空电子设备外壳、复合材料结构件、密封舱体等,测试极端温湿度循环下的抗老化能力。

轨道交通设备:如车载传感器、连接器、制动控制模块,检测湿热环境对信号传输与机械性能的影响。

医疗设备:包括血液透析机外壳、监护仪电路板、医用塑料器械,验证潮湿高温下生物相容性与功能安全性。

光伏组件:涵盖太阳能电池封装胶膜、接线盒、汇流带等,评估湿热循环对发电效率与结构完整性的影响。

通信设备:如基站电源模块、射频器件、光缆接头盒,测试温湿度交替对信号传输稳定性的影响。

工业控制设备:包含PLC控制器、变频器、工业传感器,验证湿热环境对控制精度与使用寿命的影响。

家用电器:如空调压缩机控制板、洗衣机电脑板、微波炉控制电路,检测潮湿高温下的防潮与绝缘性能

新能源设备:涉及锂电池保护板、储能变流器模块、充电桩内部元件,评估湿热循环对电池寿命与电气安全的影响。

检测标准

ASTM D4332-13:环境应力筛选(ESS)用试验箱环境条件的标准规范,规定湿热循环试验的温度、湿度及循环参数。

ISO 16750-4:2010:道路车辆电气及电子设备的环境条件和试验第4部分:气候负荷,明确车辆用电子设备的湿热循环测试方法。

GB/T 2423.3-2016: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Cab:恒定湿热试验,规定恒定湿热环境的试验条件与操作步骤。

GB/T 2423.4-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Db:交变湿热(12h+12h循环),规范交变湿热循环试验的具体要求。

IEC 60068-2-30:2005:环境试验第2-30部分:试验方法试验Xc:循环湿热(12h+12h),规定电子设备循环湿热试验的通用要求。

JIS C 60068-2-30:2011:日本工业标准环境试验第2-30部分:试验Xc:循环湿热(12h+12h),参考国际标准的区域性湿热循环测试规范。

MIL-STD-810H-2019:美国国防部环境工程考虑和实验室试验,包含湿热循环试验在军用设备环境适应性验证中的应用要求。

GB/T 13543-2008:数字通信用电路卡功能试验方法,规定通信电路卡在湿热循环环境下的功能稳定性测试方法。

ASTM G154-16:非金属材料暴露用荧光紫外(UV)和冷凝设备用标准操作规程,虽以紫外为主,但部分湿热循环试验可参考其温湿度控制要求。

IEC 61249-2-21:2006:印制板基材第2-21部分:刚性多层印制板用基材规范,涉及印制板基材在湿热环境下的耐久性测试要求。

检测仪器

高低温湿热试验箱:具备精确温湿度控制功能的试验设备,温度范围覆盖-70℃~180℃,湿度范围20%~98%RH,用于模拟湿热循环环境。

数据采集系统:集成温湿度传感器、信号调理模块及存储单元的测试设备,采样频率≥1Hz,可实时记录温湿度及各被测参数的变化曲线。

绝缘电阻测试仪:采用直流电压激励测量绝缘材料电阻值的仪器,测试电压范围500V~5000V,用于评估湿热循环前后试样的绝缘性能变化。

万能材料试验机:配置温湿度控制箱的力学性能测试设备,力值范围0~50kN,可测量湿热循环后材料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等机械参数。

盐雾腐蚀试验箱:通过雾化盐溶液形成腐蚀性环境的试验设备,盐雾沉降量1~2mL/80cm²·h,辅助评估湿热与盐雾协同作用对材料的影响。

热流计:测量材料表面热流密度的仪器,精度±1.5%,用于分析湿热循环过程中试样的热传导特性变化。

三坐标测量机:高精度三维尺寸测量设备,测量精度≤1μm,可检测湿热循环后试样的形变、尺寸偏差等几何参数变化。

动态信号分析仪:用于采集振动、温度等多物理场信号的仪器,采样带宽0~20kHz,可分析湿热循环对试样结构完整性的影响。

紫外老化试验箱:模拟太阳紫外辐射与湿热环境的复合试验设备,紫外光谱范围280~400nm,用于评估材料在光湿热联合作用下的老化特性。

气相色谱仪:分离并检测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仪器,检测限≤1ppm,可分析湿热循环过程中材料释放的气体成分变化。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