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数量-208
添加剂影响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次 | 2025-08-29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添加剂成分含量测定:定量分析添加剂中各活性组分与非活性填料的占比,验证是否符合配方设计要求。具体检测参数: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检测有机添加剂,检测限0.01%(质量分数);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检测无机添加剂,检测限0.001%(质量分数)。
迁移量检测(重金属):测定添加剂在特定介质(如水、乙醇、油脂)中重金属元素的迁移量,评估对接触材料的污染风险。具体检测参数:原子吸收光谱法(AAS)检测铅、镉、铬,检测限0.001mg/L;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检测镍、锌、铜,检测限0.0005mg/L。
迁移量检测(有害有机物):分析添加剂中潜在有害有机物(如邻苯二甲酸酯、短链氯化石蜡)向接触介质的迁移情况,保障使用安全性。具体检测参数: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检测挥发性有机物,回收率≥85%;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检测半挥发性有机物,检出限0.01mg/kg。
物理性能影响检测(拉伸强度):测试添加剂对材料拉伸强度的影响,评估力学性能变化。具体检测参数:万能材料试验机测试,试样尺寸150mm×15mm×2mm,拉伸速率50mm/min,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物理性能影响检测(冲击强度):测定添加剂对材料缺口冲击强度的影响,反映材料抗冲击韧性变化。具体检测参数:摆锤式冲击试验机测试,试样缺口类型为A型,冲击能量2J,测试温度23℃±2℃。
热稳定性检测(分解温度):通过热重分析确定添加剂的热分解起始温度与分解速率,评估高温使用场景下的稳定性。具体检测参数:热重分析仪(TGA)测试,升温速率10℃/min,氮气氛围,分解温度范围200℃~600℃。
耐候性检测(紫外线老化后性能变化):模拟紫外线照射环境,检测添加剂对材料耐候性的影响,记录颜色变化、光泽度下降等参数。具体检测参数:紫外老化试验箱(UVA-340),辐照度0.89W/m²,测试周期500h,色差ΔE≤1.5为合格。
化学稳定性检测(pH值变化):测定添加剂对材料表面或浸出液pH值的影响,评估酸碱稳定性。具体检测参数:精密pH计测量,浸出液制备按GB/T 604-2002配制,测量范围1~14,精度±0.01。
生物相容性检测(细胞毒性):评估添加剂对体外培养细胞的毒性反应,判断生物安全性。具体检测参数: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细胞存活率≥70%为合格,测试符合ISO 10993-5标准。
电学性能影响检测(体积电阻率):测试添加剂对材料体积电阻率的影响,评估导电性能变化。具体检测参数:高阻计测试,电压100V~1000V,测试环境湿度≤60%RH,结果单位Ω·cm。
光学性能变化检测(透光率):测定添加剂对材料透光率的影响,适用于透明或半透明材料。具体检测参数:分光光度计测试,波长范围400nm~800nm,积分球测试,透光率精度±0.5%。
检测范围
塑料材料: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氯乙烯(PVC)等通用塑料,检测添加剂对其加工流动性、耐老化性能的影响。
橡胶材料:天然橡胶(NR)、丁苯橡胶(SBR)、三元乙丙橡胶(EPDM)等,评估添加剂对硫化特性、回弹性的影响。
涂料产品:水性丙烯酸涂料、溶剂型聚氨酯涂料、环氧富锌涂料等,分析添加剂对涂层附着力、耐擦洗性的影响。
胶黏剂产品:环氧树脂胶、聚氨酯胶、丙烯酸酯胶等,检测添加剂对胶层固化时间、剪切强度的影响。
食品包装材料:聚乙烯薄膜、聚丙烯餐盒、聚酯(PET)瓶等,评估添加剂向食品模拟物的迁移安全性。
化妆品产品:护肤乳液、彩妆膏霜、洗发水等,检测添加剂对产品稳定性(如分层、变色)、皮肤刺激性的影响。
医药辅料:片剂包衣材料、注射液增溶剂、软膏基质等,分析添加剂对药物溶出度、生物利用度的影响。
纺织材料:涤纶(PET)纤维、棉织物、尼龙(PA)纤维等,检测添加剂对织物色牢度、抗静电性能的影响。
电子电器外壳:ABS树脂、聚碳酸酯(PC)、聚苯乙烯(PS)等,评估添加剂对材料绝缘性、阻燃性的影响。
建筑材料:水泥减水剂、混凝土引气剂、防水剂等,测试添加剂对混凝土强度、凝结时间的影响。
橡胶制品:轮胎、密封件、胶管等,分析添加剂对橡胶耐油性、耐臭氧老化性能的影响。
检测标准
ISO 1881:2018《塑料 添加剂的测定 第1部分:一般程序》:规定塑料中添加剂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适用于有机与无机添加剂的检测。
GB/T 31604.30-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 迁移试验 通则》:规范食品接触材料中添加剂向食品模拟物的迁移试验方法,涵盖迁移条件选择与结果计算。
ASTM D4265-19《塑料中抗氧化剂和稳定剂的测试方法》:针对塑料用抗氧化剂与热稳定剂的含量测定,提供气相色谱、液相色谱等分析方法的详细步骤。
EN 71-3:2019+A1:2021《玩具安全 第3部分:特定元素的迁移》:规定玩具材料中可迁移重金属(铅、镉、铬等)的限量要求与检测方法,适用于含添加剂的玩具材料。
GB 9685-2016《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添加剂使用标准》:明确食品接触材料中允许使用的添加剂种类、使用范围及最大使用量,是添加剂合规性检测的核心依据。
ISO 10993-12:2021《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12部分:样品制备与参照材料》:指导医疗器械中添加剂浸出物的制备与检测,确保生物相容性评价的准确性。
ASTM G154-13《非金属材料暴露用荧光紫外设备的标准操作》:规范紫外老化试验的条件设置(如辐照度、温度、周期),用于评估添加剂对材料耐候性的影响。
GB/T 16422.2-2014《塑料 实验室光源暴露试验方法 第2部分:氙弧灯》:规定氙弧灯老化试验的参数(如波长分布、辐照度),适用于检测添加剂对塑料耐光老化性能的影响。
IEC 60068-2-7:2001《环境试验 第2-7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Ec:粗率操作造成的冲击(主要用于设备型样品)》:明确机械冲击试验的条件与设备要求,用于评估添加剂对材料抗冲击性能的影响。
GB/T 2423.10-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Fc:振动(正弦)》:规范正弦振动试验的频率范围、加速度幅值等参数,适用于检测添加剂对电子电器材料抗振动性能的影响。
检测仪器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通过气相色谱分离有机化合物,质谱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用于检测添加剂中的有机组分及迁移至介质中的有害有机物,支持复杂基质样品的痕量分析。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利用等离子体电离样品,质谱检测金属元素,可测定添加剂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及迁移量,检出限低至ppb级,适用于痕量金属分析。
万能材料试验机:配备拉伸、弯曲、冲击等测试模块,可测定材料在添加剂作用下的力学性能(如拉伸强度、冲击强度),支持常温及高低温环境模拟。
热重分析仪(TGA):在程序控温下测量样品质量变化,用于分析添加剂的热分解过程(如分解温度、失重速率),评估材料高温使用时的稳定性。
紫外老化试验箱:内置UVA/UVB光源,模拟自然紫外线照射环境,通过光照、冷凝等循环试验,检测添加剂对材料耐候性的影响(如颜色变化、光泽度下降)。
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采用液体流动相分离有机化合物,紫外或示差折光检测器进行定量分析,适用于检测添加剂中的半挥发性有机物及迁移量。
原子吸收光谱仪(AAS):通过测量样品对特定波长光的吸收,定量分析重金属元素(如铅、镉、铜)的含量,适用于添加剂及迁移液的金属元素检测。
摆锤式冲击试验机:通过摆锤下落冲击试样,测量材料断裂时吸收的能量,用于评估添加剂对材料抗冲击性能的影响,支持缺口与非缺口试样测试。
分光光度计:利用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特性,测定材料的透光率、吸光度等光学性能参数,适用于检测添加剂对透明材料光学性能的影响。
精密pH计:采用玻璃电极测量溶液的pH值,用于分析添加剂对材料浸出液酸碱度的影响,测量范围覆盖酸性至碱性环境,精度高。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上一篇:界面极化强度测试检测
下一篇:结晶度关联试验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