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结构透射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8-30  

微观结构透射检测是通过透射电子显微技术对材料内部纳米至微米级微观结构进行高分辨率分析的专业方法。重点关注晶粒尺寸、位错分布、相组成、界面结合等关键特征,为材料性能评估、工艺优化及失效分析提供科学依据。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晶粒尺寸测量:通过透射电镜图像分析材料中晶粒的平均尺寸及尺寸分布,反映材料热处理工艺效果。具体参数:测量范围0.1μm~100μm,分辨率优于0.2nm。

位错密度分析:利用衍射衬度技术观测位错线分布,计算单位面积内的位错密度。参数:检测灵敏度≥10^6 cm^-2,误差范围±5%。

相组成定量:基于电子衍射花样和能谱数据,对材料中各物相进行识别与含量测定。参数:可区分至少5种不同晶体结构物相,定量误差≤3%。

界面结合强度:通过纳米压痕结合透射成像,评估异质界面或层间界面的结合性能。参数:载荷范围1μN~100mN,位移分辨率0.1nm。

孔隙率测定:统计材料内部微孔、间隙的数量、尺寸及分布,计算总体孔隙率。参数:检测孔径范围5nm~1μm,孔隙率测量精度±0.5%。

析出物分布:观察第二相粒子或析出相的形态、尺寸及空间分布特征。参数:可识别最小析出物尺寸2nm,分布统计面积≥100μm²。

层厚均匀性:针对多层薄膜或复合结构,测量各层厚度的一致性。参数:层厚测量范围10nm~10μm,均匀性偏差≤2%。

晶体取向分布:利用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获取晶粒取向信息,统计织构系数。参数:取向测量精度±0.5°,统计晶粒数量≥500个。

缺陷密度统计:对空位团、间隙原子团等微观缺陷进行计数与尺寸分析。参数:缺陷检测下限1nm,统计区域≥50μm×50μm。

残余应力评估:通过衍射峰位移法计算材料内部残余应力分布。参数:应力测量范围-500MPa~+500MPa,误差±20MPa。

界面元素偏析:利用能谱仪与透射电镜联用,分析界面处元素的微观偏析程度。参数:元素检测范围B~U,定量误差≤5%。

检测范围

金属材料:包括铝合金、钛合金等,用于评估热处理后的晶粒细化效果及加工变形引入的位错密度变化。

高分子材料:如聚乙烯、聚酰亚胺薄膜,分析结晶度、球晶尺寸及添加剂分散状态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复合材料: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检测纤维-基体界面结合质量及树脂基体微观缺陷。

电子材料:硅晶圆、薄膜涂层(如ITO导电膜),评估外延生长质量、薄膜厚度均匀性及界面态密度。

生物材料:羟基磷灰石陶瓷、胶原蛋白支架,研究骨整合相关的孔隙结构、晶体取向及界面结合特性。

能源材料:锂电池正极材料(如三元材料)、光伏电池片(如PERC电池),分析活性物质颗粒形貌、界面副反应产物及载流子传输通道。

航空航天部件:发动机涡轮叶片(单晶高温合金)、复合材料蒙皮,检测铸造缺陷(如杂晶)、纤维排布方向及界面分层。

半导体器件:集成电路晶圆、MEMS传感器,评估金属互连线界面粗糙度、介质层孔隙率及晶体管沟道区缺陷。

精密机械零件:齿轮、轴承钢球,分析表面渗碳层厚度、马氏体转变组织及残余奥氏体含量。

建筑材料:高性能混凝土、Low-E玻璃,研究胶凝材料水化产物形貌、玻璃表面减反射膜结构及内部微裂纹。

检测标准

ASTM E112-13 JianCe Test Methods for Determining Average Grain Size:规定金属材料晶粒尺寸的测量方法,适用于透射电镜图像分析。

ISO 23302:2019 Microscopy — Analysis of the second-phase particles in metals and alloys:规范金属材料中第二相粒子的尺寸、形状及分布的统计方法。

GB/T 13298-2015 金属显微组织检验方法:明确金相试样制备、显微观察及组织评级的通用要求,涵盖透射电镜应用场景。

ASTM E428-16 JianCe Test Method for Microstructural Evaluation of Particle Reinforced Metal Matrix Composites Using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指导金属基复合材料中增强相的微观结构分析,包括尺寸、分布及界面结合。

ISO 13715:2015 Steel and iron — Surface preparation and pickling — Microscopic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preparation grade:规定金属材料表面制备后微观结构的观察方法,适用于透射检测前的制样要求。

GB/T 25217-2010 微束分析 透射电子显微镜 图像分析导则:规定透射电镜图像分析的一般原则和方法,包括图像采集、处理及测量误差控制。

ASTM D3911-14 JianCe Test Method for Thickness by Mechanical Scanning of Thin Organic Coatings:补充纳米级薄膜厚度测量中透射电镜的应用验证方法。

ISO 17075-1:2015 Animal tissues and their derivatives — Collagen and gelatin — Part 1: Collagen — Microscopic examination:规范胶原蛋白材料微观结构的显微镜观察方法,适用于透射电镜对胶原纤维形态的分析。

GB/T 32865-2016 锂离子电池用炭复合磷酸铁锂正极材料:规定材料微观结构的检测要求,包括一次颗粒粒径、二次颗粒球形度及碳包覆层均匀性。

ASTM E915-01(2014) JianCe Test Method for Determining Residual Stresses by X-Ray Diffraction:提供残余应力计算的原理,可扩展应用于透射电镜衍射峰位移法的应力评估。

检测仪器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加速电压80kV~300kV,点分辨率≤0.2nm,用于直接观察材料内部纳米级微观结构,如晶粒边界、位错线及析出物形态。

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STEM):配备高角环形暗场探测器(HAADF),分辨率≤0.05nm,实现原子序数衬度成像,用于分析重元素分布及轻元素界面结构。

聚焦离子束-透射电子显微镜(FIB-TEM):离子束加速电压30kV~50kV,束流5pA~50nA,集成切割与观察能力,用于制备微纳尺度三维样品,观察不同深度的微观结构演变。

电子背散射衍射系统(EBSD):安装于透射电镜中,通过衍射菊池花样分析晶体取向,取向精度±0.5°,用于统计晶粒取向分布、织构系数及晶界类型。

能谱仪(EDS):与透射电镜联用,元素检测范围Be~U,能量分辨率≤130eV,分析位错周围析出物成分、界面偏析元素及第二相组成。

电子能量损失谱仪(EELS):能量分辨率≤0.3eV,探测元素精细电子结构,用于分析轻元素(如C、N、O)的分布及化学价态,适用于界面化学反应产物的定性定量。

透射电子显微镜原位拉伸台:加载范围0.1N~100N,应变测量精度0.1%,集成拉伸加载与透射观察功能,实时观察材料拉伸过程中位错启动、增殖及晶粒转动的动态过程。

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球差校正后点分辨率≤0.08nm,线分辨率≤0.05nm,实现原子级结构成像,用于分析晶体缺陷(如位错核心、层错)及界面原子排列。

透射电子显微镜图像采集系统:配备科学级CCD相机,像素尺寸≤4k×4k,帧率≥30fps,支持实时图像采集与动态过程录像,用于高精度微观结构的可视化记录。

透射电子显微镜制样设备(离子减薄仪):氩离子束加速电压5kV~10kV,束流1μA~100μA,制备厚度≤100nm的透射电镜样品,保证样品的电子透明性与代表性。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