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数量-40536
纳米压痕硬度测试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次 | 2025-08-30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最大载荷:测试过程中施加的最大试验力,反映材料抵抗塑性变形的能力上限,检测参数通常涵盖1mN至500mN范围。
压痕深度:加载后压头压入材料的垂直距离,用于计算材料硬度及弹性恢复量,检测参数分辨率可达0.1nm。
硬度值:材料抵抗局部塑性变形的能力指标,以维氏硬度(HV)、努氏硬度(HK)等形式表示,检测参数精度优于±1%。
弹性模量:材料在弹性变形阶段应力与应变的比值,通过卸载曲线拟合计算获得,检测参数覆盖10GPa至400GPa。
蠕变性能:恒定载荷下压痕深度随时间的增加量,反映材料在长期应力作用下的变形特性,检测参数时间范围0.1s至10000s。
断裂韧性:材料抵抗裂纹扩展的能力,通过压痕裂纹长度测量结合公式计算,检测参数适用于脆性材料评估。
应力指数:描述材料在压痕过程中应力应变关系的无量纲参数,用于区分不同变形机制主导的变形阶段,检测参数范围0.05至0.5。
接触刚度:压头与材料表面的接触刚度,通过载荷-位移曲线的初始斜率计算,检测参数精度达±0.5%。
压痕面积:压头在材料表面形成的压痕几何面积,用于硬度值计算的基准参数,检测参数分辨率0.01μm²。
多区域硬度分布:同一试样表面不同位置的硬度值差异,通过阵列压痕测试绘制硬度分布图谱,检测参数覆盖10×10至50×50点阵。
检测范围
金属材料:包括钢、铝、铜及其合金,用于评估热处理工艺、表面改性处理后的力学性能变化。
陶瓷材料:如氧化铝、氮化硅、碳化硅等,检测其高温环境下微观硬度的稳定性及抗磨损性能。
高分子材料:聚酰亚胺、环氧树脂、聚碳酸酯等,分析其交联程度、添加剂含量对硬度和弹性的影响。
复合材料: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CFRP)、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等,评估纤维取向、界面结合强度与硬度的关联性。
半导体材料:单晶硅片、化合物半导体(如GaN、SiC),检测薄膜沉积、离子注入等工艺对表层硬度的影响。
涂层材料:硬质合金涂层(如TiN、CrN)、防腐涂层(如镀锌、有机涂层),评估涂层厚度与基体结合强度对整体硬度的贡献。
生物材料:钛合金植入体、羟基磷灰石陶瓷、聚乳酸(PLA)可降解材料,检测其微观力学性能与生物相容性的适配性。
薄膜材料:金属薄膜(如铜、铝)、绝缘薄膜(如二氧化硅、氮化硅)、半导体薄膜(如多晶硅),分析薄膜生长工艺对硬度和内应力的影响。
纳米材料:纳米颗粒复合材料、石墨烯薄膜、碳纳米管增强材料,研究纳米结构对材料硬度的增强机制。
精密零部件:精密模具(如注塑模、冲压模)、微机电系统(MEMS)部件(如传感器、执行器),检测微小区域的硬度均匀性。
检测标准
ASTM E384-20:微压痕硬度测试标准方法,规定了维氏和努氏硬度试验的试验力范围、压头尺寸及结果计算方法。
ISO 14577-1:2015:金属材料维氏和努氏硬度试验,涵盖试验设备要求、试样制备、试验步骤及数据有效性判定。
GB/T 4340.1-2009:金属材料维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明确了试验力范围(0.4903N至980.7N)、压痕测量装置精度等要求。
ASTM D2240-20:洛氏硬度试验标准方法,规定了A、B、C等标尺的试验条件及硬度值计算方式。
ISO 6506-1:2014:布氏硬度试验,适用于较大晶粒材料的硬度测试,规定了钢球压头尺寸、试验力及压痕直径测量方法。
GB/T 230.1-2018:金属材料洛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覆盖试验设备校准、试样表面要求及试验结果表示。
ASTM E2546-19:纳米压痕测试方法,针对纳米尺度压痕的特殊要求,规定了载荷控制精度、位移分辨率及数据修正方法。
ISO 14703:2000:金属材料里氏硬度试验,适用于现场快速检测,规定了冲击装置类型、试验力及回弹速度测量。
GB/T 17394-2014:金属材料里氏硬度试验方法,明确了里氏硬度计的技术要求、试验步骤及结果与其他硬度试验的换算关系。
ASTM E1077-14:努氏硬度试验标准方法,适用于薄材料和小试样的硬度测试,规定了努氏压头的几何参数及试验力范围。
检测仪器
布鲁克NanoIndenter G200:高精度纳米压痕测试系统,配备连续刚度测量(CSM)模块,支持静态和动态载荷模式,可实现纳米级载荷(1μN至500mN)和位移(0.1nm至500μm)的精确控制。
Keysight Technologies UBIQUITY:原位扫描探针显微镜(SPM)集成压痕系统,通过原子力显微镜实时观测压痕形貌,在线分析材料表面微观结构与力学性能的关联。
Hysitron TI 950 TriboIndenter:多功能纳米力学测试仪,集成压痕、划痕、摩擦等测试功能,支持蠕变、疲劳等动态力学性能测试,载荷范围1nN至100mN。
Bruker Dimension ICON AFM:原子力显微镜,配备纳米压痕模块,通过高分辨率成像(横向≤0.1nm,纵向≤0.01nm)观察压痕周围区域,分析材料微观结构对硬度的影响。
MTS NanoTest:模块化纳米压痕测试设备,可配置多种压头(如维氏、努氏、玻氏、球形压头),支持温度控制(-196℃至800℃),适用于极端环境下材料力学性能的测试。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上一篇:微观结构透射检测
下一篇:断裂韧性三点弯实验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