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射线效应试验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8-30  

宇宙射线效应试验检测聚焦于评估材料、器件及系统在宇宙射线环境下的性能变化,涵盖单粒子效应、累积辐射损伤等核心指标,通过多维度测试参数与标准方法,为航天、航空等领域的器件可靠性提供数据支撑。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单粒子翻转检测:针对半导体器件存储单元,评估单个宇宙射线粒子入射引发的位翻转现象,检测参数包括粒子能量范围10MeV~10GeV、注量率1×10³~1×10⁹particles/(cm²·s)、触发阈值电压±50mV。

总剂量效应检测:测量器件在持续电离辐射下的电性能退化,检测参数涉及总剂量范围10krad(Si)~1000krad(Si)、剂量率0.1rad(Si)/s~100rad(Si)/s、偏置电压±15V。

位移损伤剂量检测:量化辐射导致的晶格原子位移损伤,检测参数包括位移剂量范围1×10¹³~1×10¹⁶displacements/cm²、入射粒子类型质子/中子/重离子、能量范围10keV~1GeV。

单粒子烧毁检测:针对功率器件,评估高能粒子入射引发的局部过热失效,检测参数含峰值功率密度1×10⁶~1×10⁹W/cm²、脉冲宽度1ns~1μs、结温监测精度±1℃。

单粒子栅穿检测:分析场效应晶体管理论栅氧化层的击穿风险,检测参数包括氧化层厚度5nm~200nm、临界电荷1fC~100fC、漏电流变化阈值1nA。

瞬态电流脉冲检测:捕获粒子入射后器件输出的纳秒级电流脉冲,检测参数涉及脉冲幅度范围1μA~100mA、上升时间≤10ns、采样速率≥10GS/s。

辐射诱生漏电流检测:测量辐射导致的器件反向漏电流增量,检测参数含测试电压-5V~+50V、温度范围-55℃~150℃、漏电流分辨率1pA。

电离辐射总剂量累积检测:评估长期低剂量率辐射下的累积损伤效应,检测参数包括累积剂量范围1krad(Si)~100krad(Si)、剂量率0.01rad(Si)/h~1rad(Si)/h、测试时长≥1000小时。

中子辐射损伤检测:模拟宇宙射线中的快中子环境,检测器件性能退化,检测参数含中子通量1×10¹¹~1×10¹⁵neutrons/(cm²·s)、能量范围0.1MeV~100MeV、损伤增强因子≥1.5。

重离子辐射效应检测:研究重离子引发的单粒子效应及位移损伤,检测参数包括离子种类Fe/Ce/O、能量范围100MeV/u~1GeV/u、LET值10~1000MeV·cm²/mg。

检测范围

航天级微处理器:用于卫星姿态控制与数据处理,需承受高能粒子辐射,检测其在宇宙射线环境下的指令执行正确性与寿命。

卫星载荷传感器:包括光学/红外/射电探测器,评估辐射引起的信号噪声、量子效率下降等效应。

航空电子控制模块:如飞行控制计算机、导航传感器,需验证其在范艾伦辐射带等环境中的抗干扰能力。

高能物理探测器芯片:用于粒子对撞机实验,检测辐射导致的信号读出误差与芯片失效模式。

核反应堆监控电路:应用于核电厂与太空核动力装置,评估中子辐射引发的电路误动作与参数漂移。

深空探测通信设备:包括深空应答机、数据传输模块,需测试长距离传输中宇宙射线对信号调制解调的影响。

空间站生命维持系统电子部件:如氧气循环控制器、温湿度传感器,验证其在空间站轨道辐射环境下的稳定性。

天文望远镜成像传感器:CCD/CMOS器件,检测辐射引起的像素暗电流增加与图像拖尾效应。

航天器电源转换模块:太阳能电池阵驱动电路与储能管理单元,评估辐射导致的转换效率下降与电池容量衰减。

卫星通信终端射频器件:功放管、滤波器等,测试宇宙射线引发的射频信号失真与增益波动。

检测标准

ASTM E1854-13《空间环境中半导体器件的辐射效应测试方法》:规定半导体器件在辐射环境中的测试流程与数据报告要求。

ISO 17025:2017《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适用于辐射检测实验室的能力认可,涵盖设备校准与测试方法验证。

GB/T 4937-2018《半导体器件可靠性试验 放射性辐射效应试验方法》:明确半导体器件辐射效应试验的条件、步骤与结果判定。

NASA-STD-8739.8B《航天器电子和电气部件的辐射容限要求》:规定航天器电子部件的辐射容限指标与测试验证方法。

GB/T 32183-2015《空间环境 电离辐射环境模型》:提供近地空间电离辐射环境的模型数据,用于测试条件设定。

IEC 61000-4-10:1993《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虽非专门辐射标准,但部分方法适用于辐射诱发电磁干扰的辅助测试。

检测仪器

重离子加速器系统:通过加速不同质量与能量的重离子束,模拟宇宙射线中的重离子辐射环境,支持单粒子翻转、位移损伤等效应测试,能量范围覆盖10MeV/u~1GeV/u。

半导体探测器阵列:由多个硅探测器单元组成,用于测量粒子注量、能量沉积及空间分布,能量分辨率≤15keV(对5.9keV X射线),可同时监测100个以上探测点。

热释光剂量计(TL探测器):通过测量材料在辐射激发后释放的热释光信号,实现累积辐射剂量的绝对测量,能量响应范围0.1MeV~10GeV,校准不确定度≤±2%。

单粒子翻转测试系统:集成高速数据采集卡与实时事件判别模块,支持16位~512位并行数据的同步监测,采样速率≥1GHz,可捕捉纳秒级单粒子脉冲信号。

辐射损伤分析显微镜:配备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与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系统,分辨率≤1nm,用于观测辐射引起的晶体缺陷、位错环及材料结构变化。

脉冲发生器与示波器:产生可调参数的模拟粒子脉冲信号,配合示波器(带宽≥1GHz,采样率≥50GS/s)完成器件瞬态响应特性的测试,支持上升沿/脉宽/幅度的精确控制。

能谱仪(EDS):集成于扫描电子显微镜,用于分析辐射损伤区域的元素成分变化,检测元素范围Be~U,能量分辨率≤133eV(对Mn Kα线)。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