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数量-17
热成像温度分布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次 | 2025-08-30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表面温度均匀性:评估物体表面各点温度分布的一致性程度,反映热扩散能力。具体检测参数包括测量区域面积(≥0.1m²)、温度偏差阈值(±2℃)、采样点密度(≥100点/㎡)。
温差定位:识别物体表面局部高温或低温区域的精确位置,用于缺陷排查。具体检测参数包括最小可分辨温差(≤0.5℃)、定位精度(±5mm)、区域标记分辨率(1024×768像素)。
热传导速率:计算单位时间内热量沿特定路径传递的速度,分析材料导热性能。具体检测参数包括温度变化率(0.1~5℃/s)、时间分辨率(0.1s)、路径长度测量精度(±1mm)。
高温异常点识别:检测超过设定阈值的异常高温区域,预警潜在故障。具体检测参数包括报警阈值范围(50~1000℃)、误报抑制率(≥95%)、响应时间(≤0.5s)。
低温缺陷检测:发现因热损失或材料劣化导致的异常低温区域,评估结构完整性。具体检测参数包括最低检测温度(-50℃)、缺陷尺寸分辨率(≥2mm)、信噪比(≥40dB)。
温度梯度分析:量化温度随空间坐标的变化率,揭示热边界层特征。具体检测参数包括梯度计算步长(1~10mm)、数据拟合多项式阶数(≤5阶)、误差范围(≤±3%)。
发射率校准验证:确认被测物体表面发射率参数的准确性,修正温度测量误差。具体检测参数包括校准温度点(≥3个)、发射率测量不确定度(≤±0.03)、校准重复性(≤±0.01)。
环境温度补偿:消除环境因素对温度测量的干扰,提高测量结果可靠性。具体检测参数包括环境温度测量范围(-40~85℃)、补偿算法精度(±0.3℃)、响应延迟(≤1s)。
动态温度跟踪:实时记录运动物体的温度变化过程,适用于旋转或往复运动场景。具体检测参数包括帧率(≥30Hz)、运动速度跟踪上限(≤5m/s)、轨迹记录时长(≥24h)。
相变温度检测:捕捉材料相变过程中的温度突变点,确定相变临界温度。具体检测参数包括温度采样间隔(≤0.1℃)、相变区间分辨率(≤0.5℃)、重复性误差(≤±0.2℃)。
检测范围
电力设备:包括变压器绕组、电缆接头、断路器触头等,用于检测局部过热引发的绝缘老化或接触不良问题。
工业炉窑:涵盖轧钢加热炉、玻璃熔窑、热处理炉等,评估炉体保温性能及炉内温度分布均匀性。
建筑材料:涉及墙体隔热层、屋顶防水卷材、地面供暖管道等,检测热桥效应及隔热材料失效区域。
电子器件:包含电路板、功率模块、LED封装体等,识别芯片结温异常及焊点虚接导致的热积累。
医疗设备:如红外治疗仪辐射面、血液透析机换热器、理疗电极片等,验证治疗温度的均匀性与稳定性。
汽车部件:包括发动机缸体、刹车盘、排气管、电池包等,检测运行中的热管理效率及异常温升风险。
航空航天部件:涉及发动机涡轮叶片、机身蒙皮、隔热瓦、燃料箱等,评估极端环境下的热防护性能。
太阳能设备:包含光伏组件、集热器吸热板、光热反射镜等,检测光热转换效率及热斑缺陷。
冷链物流设施:如冷藏车厢内壁、保温箱箱体、冷冻柜蒸发器等,监测温度分布均匀性及冷量泄漏点。
食品加工设备:包括烤箱内腔、冷却隧道风道、油炸锅油面、巴氏杀菌管道等,确保加工温度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检测标准
ASTM E1934-99(2016)JianCe Test Methods for Measuring Surface Temperature with Infrared Thermography:规定表面温度红外测量的方法与误差控制要求。
ISO 6781:2003 Thermal insulation — Qualitative detection of thermal bridges in building envelopes using infrared thermography:规范建筑围护结构热桥的红外定性检测方法。
GB/T 30172-2013 工业炉窑热平衡测试与计算方法:明确工业炉窑热平衡测试中温度分布的测量要求与数据处理规则。
GB/T 26819-2011 过程检测和控制仪表 温度测量仪表:规定温度测量仪表的性能指标及校准方法,适用于热成像设备的计量校准。
ASTM D7985-15 JianCe Test Method for Detection of Solar Cell Hot Spot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ce and Infrared Imaging:用于光伏组件热斑缺陷的红外与电致发光联合检测。
ISO 18436-2:2014 Condition monitoring and diagnostics of machines — Infrared thermography — Competence of personnel:规定红外热成像检测人员的资质要求与能力评估标准。
GB/T 19862-2005 电能质量监测设备通用要求:涉及电能质量监测中温度相关参数的测量设备性能要求。
ASTM E3056-16 JianCe Guide for Infrared Thermography of Wind Turbine Blades:针对风力发电机叶片的红外热成像检测技术指南。
ISO 20603:2018 Protective clothing — Protection against heat and flame — Test method for convective heat resistance using a heated air circulation oven:规定热防护服装对流热阻测试中热空气循环箱的温度分布检测要求。
GB/T 36287-2018 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系统通用要求:明确动力电池系统运行中温度分布的检测方法与安全阈值。
检测仪器
红外热像仪(FLIR T1030sc):采用1024×768像素碲镉汞探测器,工作波段3~5μm,热灵敏度≤0.03℃,具备连续变焦与全景拼接功能,用于大范围温度分布的快速扫描与高清成像。
便携式红外测温仪(Testo 830-T2):配备激光瞄准与背光显示屏,测量范围-30~300℃,精度±1.5℃(-20~100℃),支持单点与线扫描模式,用于小范围定点温度测量与对比验证。
双色红外热像仪(FLIR SC7000):基于两个不同波段(短波与中波)的红外探测,通过比值算法消除烟雾、灰尘等干扰,适用于复杂环境下高温目标的温度测量。
热成像仪校准源(黑体炉,Omega BB701):内部集成高精度温控系统,温度范围-50~1200℃,均匀性≤±0.2℃,用于定期校准红外热像仪的发射率与温度测量准确性。
红外热像仪分析软件(FLIR Tools+):支持图像增强、温度统计、等温线绘制及报告生成,具备历史数据对比与趋势分析功能,用于检测数据的深度处理与可视化呈现。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上一篇:电气间隙安全校验检测
下一篇:剩磁电压衰减分析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