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数量-9
化妆品致敏性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次 | 2025-09-12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皮肤斑贴测试:通过将化妆品样品敷在志愿者皮肤上,观察是否出现红肿或瘙痒等过敏反应,评估成分的致敏潜力,确保产品在接触皮肤时不会引起不良反应。
体外细胞毒性测试:使用人类皮肤细胞培养物,评估化妆品成分对细胞的毒性影响,检测是否导致细胞死亡或损伤,以预测实际使用中的致敏风险。
光毒性测试:在光照条件下评估化妆品成分是否引起皮肤光敏反应,通过模拟紫外线暴露,检测红斑或水肿等光诱导过敏现象。
皮肤刺激性测试:直接应用化妆品样品于皮肤表面,观察短期内的刺激反应如红斑或脱屑,评估成分对皮肤的即时刺激作用。
致敏原筛查:通过化学分析方法识别化妆品中已知的致敏成分如香料或防腐剂,确保产品不含高风险物质,降低过敏发生率。
微生物挑战测试:评估化妆品防腐系统对微生物生长的抑制能力,检测防腐剂失效可能导致的产品变质和致敏风险。
稳定性测试:在加速老化条件下评估化妆品成分的稳定性,检测储存期间是否产生新致敏物或降解产物。
成分分析:利用色谱技术分离和鉴定化妆品中的化学成分,识别潜在致敏物如重金属或合成染料。
动物替代测试:采用非动物模型如人工皮肤模拟,评估化妆品致敏性,符合伦理要求并预测人体反应。
过敏性接触皮炎风险评估:综合测试数据评估化妆品长期使用是否导致接触性皮炎,分析成分累积效应和过敏阈值。
检测范围
护肤品:包括面霜和乳液等产品,用于皮肤保湿和保护,需检测成分是否在频繁使用中引起过敏或刺激。
彩妆品:如口红和眼影等美容产品,接触面部敏感区域,需评估色素和添加剂是否导致皮肤过敏反应。
香水:含高浓度香精成分,易引起过敏,需检测挥发性物质是否诱发呼吸道或皮肤敏感。
洗发水:用于头发清洁,接触头皮和颈部皮肤,需评估表面活性剂是否引起瘙痒或皮炎。
防晒霜:含紫外线过滤剂,需检测在光照下是否产生光敏性,避免使用后出现晒伤样反应。
婴儿用品:如婴儿润肤露和洗发露,针对敏感肌肤,需高安全性检测避免任何致敏成分。
染发剂:含强氧化剂和染料,易致敏,需评估是否引起头皮过敏或接触性皮炎。
指甲油:含溶剂和树脂成分,接触指甲和周围皮肤,需检测是否导致局部过敏或炎症。
肥皂和沐浴露:用于全身清洁,频繁接触皮肤,需评估碱性成分是否破坏皮肤屏障引起过敏。
口腔护理产品:如牙膏和漱口水,接触口腔黏膜,需检测是否引起黏膜刺激或过敏反应。
检测标准
ISO 10993-10:2010《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10部分:刺激与致敏试验》:国际标准规定皮肤致敏性测试方法,适用于化妆品成分评估,包括斑贴测试和体外替代方法。
GB/T 16886.10-2017《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10部分:刺激与迟发型超敏反应试验》:中国国家标准等效于ISO 10993-10,规范化妆品致敏性检测的试验条件和判定标准。
OECD TG 429《皮肤致敏性:局部淋巴结试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指南,提供动物替代方法评估化妆品成分的致敏潜力。
EU Regulation (EC) No 1223/2009《化妆品法规》:欧盟法规要求化妆品进行致敏性评估,禁止使用特定致敏原,确保产品安全。
ISO 22716:2007《化妆品 良好生产规范》:国际标准涵盖化妆品生产中的质量控制,包括致敏性检测的流程要求。
检测仪器
斑贴测试仪:用于在皮肤上施加化妆品样品并固定,观察过敏反应,功能包括控制敷贴时间和压力,确保测试条件标准化。
细胞培养箱:维持恒定温度和湿度环境,用于体外细胞毒性测试,功能包括培养人类皮肤细胞以评估成分影响。
分光光度计:测量化妆品样品的光吸收特性,功能包括评估光敏性,通过分析光照下成分变化预测过敏风险。
高效液相色谱仪:分离和定量化妆品中的化学成分,功能包括识别致敏物如香料或防腐剂,确保成分安全。
皮肤模拟设备:模拟人体皮肤结构和功能,功能包括测试化妆品在人工皮肤上的渗透和反应,预测致敏性。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上一篇:眼黏膜刺激检测
下一篇:水分活度加速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