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数量-0
电池针刺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次 | 2025-09-15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穿刺力控制精度检测:测量针刺装置施加的力值偏差,确保穿刺过程符合设定标准(如0.5N),避免因力值波动影响短路模拟的准确性,为电池安全评估提供可靠数据基础。
温度变化监测:记录电池表面及内部温度梯度,使用热电偶或红外传感器捕捉热失控起始点,温度上升速率需控制在2C/s范围内,评估电池在穿刺条件下的热稳定性与散热性能。
电压跌落响应检测:监测穿刺瞬间的电压下降幅度与恢复时间,要求采样频率不低于100Hz,识别短路导致的电压骤降特征,验证电池保护电路的响应效率与失效阈值。
电流峰值分析:测量短路电流的最大值与持续时间,电流传感器精度需达0.1A,分析电流浪涌对电池内部结构的影响,判断过流保护机制的有效性与电池耐久性。
热失控时间测定:计算从穿刺到热失控发生的时间间隔,时间分辨率不低于0.1秒,评估电池材料的热扩散速度,为安全设计提供关键失效时间参数。
气体成分分析:采集穿刺释放的气体样本,分析氢气、一氧化碳等有害成分浓度,气体检测精度1ppm,识别电解液分解产物,评估环境风险与电池化学稳定性。
内部压力变化记录:使用压力传感器监测电池壳体内部压力波动,压力范围覆盖0-10MPa,精度0.01MPa,判断穿刺导致的密封失效与爆炸风险等级。
表面温度分布测绘:通过多点测温绘制电池表面热图,空间分辨率1mm,识别热点区域与热传播路径,评估材料不均匀性对安全性能的影响。
短路电阻测量:测定穿刺点接触电阻值,电阻测量误差≤0.01Ω,分析短路阻抗与能量释放关系,验证电池内部隔离层的有效性。
起火点检测:观察并记录明火或火花产生的位置与时间,使用高速摄像系统捕捉点火事件,评估电池防火材料与结构设计的可靠性。
冷却效果评估:模拟穿刺后冷却系统介入,监测温度下降速率,冷却效率偏差5%,分析热管理策略对抑制热失控的实际效果。
爆炸风险评估:综合压力、温度与气体数据,量化爆炸概率与强度,风险评估模型基于实测参数,为电池安全分级提供依据。
检测范围
锂离子动力电池:应用于电动汽车与储能系统的能量存储单元,穿刺检测评估其在高能量密度下的热失控风险,确保车辆与设备运行安全。
镍氢二次电池:用于混合动力汽车与备用电源,穿刺测试验证其在过充或短路条件下的化学稳定性,防止电解液泄漏与性能衰减。
铅酸启动电池:常见于汽车启动系统,穿刺检测分析铅板与电解液的反应,评估短路时的气体排放与腐蚀风险。
聚合物锂电池:用于便携电子设备如手机与笔记本,穿刺测试聚焦软包结构的密封性,防止内部短路导致的热膨胀与起火。
圆柱形锂电芯:广泛应用于电动工具与无人机,检测评估金属外壳的抗穿刺能力,分析结构变形对内部短路的影响。
方形铝壳电池:用于工业设备与储能站,穿刺测试验证壳体强度与热传导性能,确保大规模应用中的安全冗余。
软包电池组:适用于轻薄电子设备,穿刺检测评估多层复合材料的耐穿透性,防止电解液外泄与热失控扩散。
电动汽车电池包:集成多电芯的系统,穿刺测试模拟碰撞场景,评估模块间热传播与整体安全防护设计。
便携式电子设备电池:如智能手机与平板电脑,穿刺检测验证小尺寸电池在滥用条件下的失效模式,保障用户使用安全。
储能系统电池阵列:用于电网级储能,穿刺测试分析多电池串联时的连锁反应风险,确保系统级热管理有效性。
无人机动力电池:高倍率放电应用,穿刺检测评估振动环境下的结构完整性,防止飞行中短路事故。
医疗设备备用电池:如除颤器与监护仪,穿刺测试验证其在紧急状态下的可靠性,避免医疗事故。
检测标准
GB/T31485-2015《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及试验方法》:规定针刺测试的具体参数与判定标准,包括穿刺速度、深度与热失控观察要求,适用于中国电动汽车电池安全认证。
IEC62133:2012《便携式密封二次电池的安全要求》:国际标准涵盖锂离子与镍氢电池的针刺测试方法,定义电压、温度监测规范,确保全球一致性安全评估。
UL1642:2020《锂电池安全标准》:美国标准详细描述针刺测试设备与程序,要求记录起火、爆炸等失效现象,用于北美市场准入。
ISO12405-4:2018《电动道路车辆用锂离子电池测试规范》:国际标准化组织发布,规范针刺测试中的热像监测与数据采集,适用于全球电动汽车电池验证。
GB/T34014-2017《汽车用动力电池编码规则》:中国标准关联安全测试要求,提供电池标识与穿刺风险分类依据。
SAEJ2464:2009《电动与混合动力汽车电池滥用测试》:汽车工程学会标准,定义针刺测试的力控与温度阈值,用于车辆电池系统安全设计。
检测仪器
针刺测试机:配备力传感器与位移控制模块,力值精度0.5N,位移分辨率0.1mm,用于模拟电池穿刺过程,控制针头速度与深度,确保短路条件标准化。
红外热像仪:具有温度测量范围-20C至500C,精度1C,实时监测电池表面温度分布,识别热失控起始点与扩散路径。
高速数据采集系统:采样率高达1kHz,通道数≥8,同步记录电压、电流、温度信号,分析穿刺瞬态响应,为失效分析提供多参数数据集。
压力传感器阵列:量程0-15MPa,精度0.02MPa,安装于电池壳体内部,监测穿刺导致的压力变化,评估爆炸风险与密封性能。
气体色谱分析仪:检测限0.1ppm,支持多气体组分分析,采集穿刺释放气体样本,识别有害成分如氢气与一氧化碳。
高速摄像系统:帧率≥1000fps,分辨率1920x1080,捕捉穿刺动态与起火事件,提供视觉证据辅助失效模式判定。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上一篇:毒理毒理毒理毒理安全性检测
下一篇:巧克力制品纳米孔测序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