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数量-17
MSDS代谢路径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次 | 2025-09-18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代谢物定量分析:通过色谱或质谱技术精确测定特定代谢物的浓度水平,支持代谢通量计算和路径效率评估,确保数据可靠性和重复性。
酶活性测定:测量关键酶在代谢路径中的催化速率和特异性,反映路径调控机制和生物转化效率,为动力学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代谢通路映射:利用生物信息学工具绘制物质在细胞内的完整转化路径,识别中间产物和分支点,评估路径完整性和潜在瓶颈。
动力学参数计算:分析代谢反应速率常数和米氏常数等动力学指标,量化路径活性和调控强度,支持模型构建和预测分析。
代谢产物鉴定:通过光谱或质谱技术确定代谢物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验证路径产物身份和稳定性,避免误判风险。
路径抑制效应检测:评估抑制剂对特定代谢酶的抑制程度和选择性,测量半抑制浓度等参数,分析路径调控机制和潜在毒性。
代谢通量分析:计算物质在路径中的流动速率和分布比例,量化通量平衡和稳态变化,支持系统生物学建模。
氧化还原状态评估:测定细胞内氧化还原相关代谢物水平,分析路径中的电子传递效率,评估细胞代谢健康状态。
同位素示踪研究:使用标记同位素追踪物质在路径中的转化轨迹,量化碳源流向和代谢分支,提供动态路径证据。
能量代谢分析:测量ATP、NADH等能量相关代谢物浓度,评估路径的能量消耗和产出效率,支持生物能学研究。
检测范围
药物代谢研究:分析药物在生物体内的代谢转化路径,评估药效、毒性和清除机制,支持新药开发和安全性评价。
环境污染物代谢:研究工业化学物在生态系统中的降解路径和代谢产物,评估生态风险和生物累积潜力。
食品添加剂代谢:分析食品防腐剂或色素在人体内的转化过程,评估代谢产物安全性和潜在健康影响。
天然产物代谢:研究植物或微生物来源物质的代谢路径,评估生物活性成分的转化效率和药理学特性。
内分泌干扰物代谢:分析环境激素在生物系统中的代谢机制,评估其对内分泌系统的干扰效应和长期风险。
医疗器械材料代谢:研究植入材料在体内的降解路径和代谢产物,评估生物相容性和潜在炎症反应。
化妆品成分代谢:分析护肤品或彩妆中化学成分在皮肤中的转化过程,评估吸收效率和安全性。
农药残留代谢:研究农药在农作物或土壤中的代谢路径,评估残留物降解速率和环境持久性。
工业化学品代谢:分析化工原料在生物系统中的转化机制,评估职业暴露风险和代谢产物毒性。
营养补充剂代谢:研究维生素或矿物质在人体内的代谢路径,评估生物利用度和潜在过量风险。
检测标准
ISO 10993-17:2023《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17部分:代谢研究》:国际标准规定了医疗器械材料在体内代谢的测试方法,包括代谢产物分析和路径评估。
ASTM E2520-2021《代谢物分析的标准指南》: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标准提供了代谢物定量和路径研究的通用框架,涵盖样品处理和数据分析。
GB/T 16886.17-2022《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17部分:代谢研究》:国家标准基于ISO标准,规范了医疗器械代谢路径检测的测试条件和报告要求。
ISO 17635:2016《橡胶和塑料涂覆织物 折叠耐久性的测定》:国际标准虽非直接相关,但可类比应用于材料代谢研究中的耐久性测试。
GB/T 5009.1-202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理化检验通则》:国家标准涉及食品代谢物检测的基本方法,支持添加剂和污染物代谢评估。
检测仪器
高效液相色谱仪:配备紫外或荧光检测器,用于分离和定量复杂样品中的代谢物,提供高分辨率和灵敏度数据,支持代谢物浓度测定。
质谱仪:通过离子化技术测定代谢物分子量和结构特征,结合色谱系统实现高精度鉴定和定量,适用于路径产物分析。
核磁共振仪:利用磁场和射频波分析代谢物化学结构和动态变化,提供非破坏性检测,支持路径映射和动力学研究。
酶标仪:集成光度检测功能,测量酶活性反应中的吸光度变化,量化催化速率和抑制效应,适用于高通量酶活性测定。
气相色谱仪:使用毛细管柱分离挥发性代谢物,结合检测器如质谱或火焰离子化,提供快速分析,支持环境污染物代谢研究。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上一篇:防尘膜耐低温检测
下一篇:荞麦粉苏丹红染料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