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菌群膜过滤法检验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9-22  

大肠菌群膜过滤法是一种标准微生物检测方法,用于定量测定水样或其它样品中的大肠菌群数量。该方法核心步骤包括样品过滤、膜培养和菌落计数,关键检测要点涉及无菌操作、培养条件控制、膜选择和质量验证,确保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样品采集:使用无菌容器采集代表性水样或液体样品,避免污染和样品变性,确保检测结果反映真实微生物状况,采样量通常依据标准规定。

样品预处理:对高浊度或高颗粒样品进行稀释或均质化处理,以减少过滤阻塞并提高检测准确性,处理过程需在无菌条件下完成。

膜过滤操作:通过特定孔径的滤膜(如0.45微米)过滤定体积样品,捕获微生物于膜表面,操作需在无菌环境中进行以防止外源污染。

膜转移与培养:将过滤后的膜转移到选择性培养基上,如m-Endo培养基,促进大肠菌群生长并抑制杂菌,培养温度和时间需严格控制。

培养条件控制:设定培养箱温度为35-37摄氏度,培养时间24-48小时,确保大肠菌群菌落典型特征显现,避免温度波动影响结果。

菌落计数与观察:计数培养基上产生的典型金属光泽菌落,使用菌落计数器或手动方式,记录菌落数量以计算原始样品浓度。

确认试验执行:对可疑菌落进行氧化酶试验或发酵试验,验证是否为大肠菌群,减少假阳性结果,提高检测特异性。

结果计算与报告:基于菌落数和样品体积计算大肠菌群浓度,以CFU/100mL或类似单位表示,编制检测报告包括所有关键参数。

质量控制措施:包括阳性对照(如已知大肠菌群样品)和阴性对照(无菌水)的运行,监控检测过程准确性和试剂有效性。

设备校准与维护:定期校准膜过滤装置和培养箱等仪器,确保性能参数如温度精度和过滤流速符合标准要求。

检测范围

饮用水:用于市政供水或家庭用水的微生物安全监测,检测大肠菌群以评估水质是否符合卫生标准,防止水源性疾病传播。

瓶装水与饮料:商业瓶装水、果汁或软饮料的微生物污染检测,确保产品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无微生物超标风险。

废水与污水:环境监测中废水处理厂出水或工业污水的检测,评估处理效果和排放安全性,支持环保法规 compliance。

食品样品:如牛奶、乳制品或液态食品,检测大肠菌群作为卫生指标,反映生产过程的卫生状况和产品安全性。

药品与医疗器械:无菌药品或医疗器械的微生物限度测试,确保产品无污染,符合 pharmacopeia 标准要求。

化妆品与个人护理品:乳液、香水等产品的微生物检测,防止使用过程中因污染导致用户健康问题。

环境表面样品:通过擦拭或 swab 采样检测表面卫生,如食品加工设备或医院表面,评估清洁消毒效果。

土壤与沉积物:环境科学中土壤或水沉积物的微生物分析,研究大肠菌群分布以评估生态健康或污染程度。

空气生物气溶胶:使用膜过滤法采集空气样品,检测空气中的微生物含量,应用于室内空气质量评估或工业卫生。

生物制品与疫苗:某些生物制品的原材料或成品检测,确保无微生物污染,维持产品效力和安全性。

检测标准

ISO 9308-1:2014:水质-大肠杆菌和大肠菌群的检测与计数-第1部分:膜过滤法,适用于水样检测,规定培养基、培养条件和结果解释。

GB/T 5750.12-2023: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微生物指标,包括膜过滤法细节,用于中国饮用水安全监测。

ASTM D5392-2019:标准测试方法-通过膜过滤法从水中分离和计数大肠杆菌,提供详细操作步骤和质量控制要求。

EPA Method 1604:美国环境保护署方法-膜过滤法用于地表水和废水中大肠杆菌检测,强调采样和处理协议。

APHA JianCe Methods 9222B:美国公共卫生协会标准方法-膜过滤法用于水和废水,涵盖培养基选择和菌落确认程序。

检测仪器

膜过滤装置:由过滤漏斗、基座和真空泵组成的系统,用于抽滤样品通过滤膜,捕获微生物,确保过滤流速和无菌条件符合标准。

恒温培养箱:提供稳定温度环境(如35-37°C)的设备,用于培养滤膜上的微生物,温度控制精度需达到±0.5°C以保障菌落生长一致性。

生物安全柜或无菌操作台:提供HEPA过滤空气的无菌工作区,用于样品处理、膜转移和试剂操作,防止交叉污染和人员暴露。

菌落计数器:自动化或手动设备,用于计数培养基上的菌落数量,提高计数准确性和效率,减少人为误差。

显微镜:光学仪器用于观察菌落形态和进行确认试验,如氧化酶测试,放大倍数 typically 10-100x 以识别微生物特征。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