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状量子点材料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9-22  

盘状量子点材料检测专注于对其物理、化学及光学性质的精确评估,包括尺寸分布、荧光特性、表面组成等关键参数。检测过程采用标准化方法,确保数据准确性和可重复性,适用于研发和质量控制环节。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尺寸分布检测:通过动态光散射或电子显微镜技术测量量子点颗粒的直径分布范围,确保材料单分散性和一致性,避免团聚影响性能。

荧光量子产率检测:使用积分球光谱法测定量子点发光效率与绝对量子产率,评估材料在光电器件中的光学转换性能。

表面化学组成检测: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表面配体或涂层元素组成,确定表面修饰状态以影响稳定性和相容性。

晶体结构分析检测:通过X射线衍射技术表征量子点晶格参数和相纯度,确保材料结晶质量符合应用要求。

吸收光谱检测:测量紫外-可见吸收谱以确定量子点能带结构和粒径相关性,为光学应用提供基础数据。

荧光寿命检测:利用时间相关单光子计数技术测定发光衰减时间,评估激子动力学和材料非辐射复合过程。

zeta电位检测:通过电泳光散射测量表面电荷稳定性,预测量子点在溶液中的分散行为和胶体稳定性。

热稳定性检测:使用热重分析仪评估材料在升温过程中的质量变化,确定分解温度和适用温度范围。

元素成分定量检测: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精确测定金属元素含量,确保化学计量比和纯度控制。

形貌表征检测:借助原子力显微镜观察表面拓扑结构和粗糙度,提供三维形貌信息以辅助性能分析。

检测范围

显示器件量子点材料:应用于QLED电视和显示屏的发光层,增强色彩饱和度和能效,需严格控制光学性能。

生物成像探针材料:作为荧光标记物用于细胞或活体成像,要求高量子产率和低毒性以确保成像清晰度。

太阳能电池材料:集成于光伏器件中作为光吸收层,需优化能带结构和稳定性以提高转换效率。

传感器敏感材料:用于化学或生物传感器的检测元件,依赖表面修饰和荧光响应实现高灵敏度探测。

激光器件增益材料:作为半导体激光器的有源介质,要求窄尺寸分布和高荧光效率以降低阈值电流。

光催化反应材料:在环境净化中用作催化剂,需评估表面活性和光稳定性以促进反应效率。

防伪标识材料:应用于货币或商品的安全印记,依靠独特光学特性实现难以复制的识别效果。

药物递送载体材料:作为纳米载体负载 therapeutic agents,需检测生物相容性和释放特性以确保安全性。

照明器件磷光材料:用于LED照明系统的颜色转换层,要求均匀分散和长期稳定性以维持亮度。

量子计算比特材料:在量子信息处理中作为量子比特,需极高纯度和可控性以实现相干操作。

检测标准

ASTM E2520-2015《纳米技术-量子点表征的标准指南》:提供了量子点尺寸、光学性质和表面特性的测量方法框架,适用于研发和质量 assurance 过程。

ISO 13022:2012《纳米技术-纳米材料表征的一般要求》:规定了纳米材料检测的基本程序和报告格式,确保数据可比性和国际一致性。

GB/T 13221-2008《纳米粉末粒度分布的测定-X射线小角散射法》:中国国家标准用于纳米颗粒尺寸分析,通过散射信号计算粒径分布。

ISO 22412:2017《粒度分析-动态光散射法》:国际标准规范了通过光散射测量胶体颗粒尺寸的方法,适用于量子点悬浮液。

GB/T 36085-2018《纳米技术-纳米材料荧光性能测试方法》:中国标准详细规定了荧光量子产率和光谱的测试条件,确保光学数据准确性。

检测仪器

透射电子显微镜:提供亚纳米级分辨率成像功能,用于直接观察量子点形貌、尺寸和晶体结构,支持尺寸分布分析。

荧光光谱仪:具备激发和发射光谱测量能力,用于检测荧光特性如量子产率和寿命,评估光学性能。

动态光散射仪:通过测量散射光波动确定颗粒 hydrodynamic 尺寸,适用于溶液中的量子点粒径分布评估。

X射线衍射仪:利用布拉格衍射分析晶体结构和相纯度,提供晶格参数数据以确认材料质量。

原子力显微镜:提供三维表面形貌和粗糙度测量,用于表征量子点表面拓扑结构和分散状态。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