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数量-17
食品神经毒性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次 | 2025-09-23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急性神经毒性测试:评估短期高剂量暴露下物质对神经系统的 immediate 影响,通过观察动物行为异常和生理指标变化来确定毒性阈值。
慢性神经毒性测试:分析长期低剂量暴露对神经系统的累积效应,涉及重复给药和持续监测以识别缓慢发展的神经损伤。
神经行为学测试:通过标准化行为观察和任务执行评估动物运动、认知和情绪功能变化,以量化神经毒性引起的行为异常。
神经病理学检查:利用组织学技术检查神经系统细胞结构变化,包括神经元坏死、胶质细胞增生等形态学指标。
电生理学测试:测量神经电信号传导速度和幅度,评估物质对神经膜电位和突触传递功能的影响。
生化标志物检测:分析神经递质水平、酶活性和氧化应激指标,以揭示神经毒性作用的分子机制和生物标志物。
基因毒性测试:评估物质对神经细胞DNA损伤和突变潜力,通过 comet assay 或 PCR 方法检测遗传毒性效应。
发育神经毒性测试:针对胚胎或幼体暴露后的神经发育影响,包括脑形态形成和功能成熟过程的异常评估。
神经炎症测试:检测免疫细胞浸润和炎症因子释放,以评估神经毒性引发的免疫反应和神经炎症通路激活。
认知功能测试:通过迷宫学习、记忆任务等行为实验评估物质对学习、记忆和注意力等高级认知功能的损害。
检测范围
婴幼儿食品:由于婴幼儿神经系统处于发育关键期,需严格检测重金属、添加剂等潜在神经毒性物质以确保安全。
功能性食品:含有特殊成分如草药提取物或强化营养素,可能通过生物活性作用影响神经系统功能。
农产品:农药残留和环境污染物如有机磷化合物可能具有神经毒性,需定期监测以保障消费者健康。
水产品:海洋污染物如甲基汞和多氯联苯可通过食物链积累,对人类神经系统造成潜在危害。
加工食品:防腐剂、人工色素和调味剂等添加剂需评估其长期摄入对神经系统的慢性影响。
饮料:酒精、咖啡因和其他兴奋剂物质可能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需测试其安全阈值。
保健品:成分如维生素、矿物质和植物提取物需验证其神经安全性,避免过量摄入导致不良反应。
动物饲料:作为人类食品链的源头,饲料中污染物可能间接影响肉类和乳制品的神经毒性风险。
食品包装材料:迁移物质如塑化剂和双酚A可能具有神经发育毒性,需检测其从包装向食品的转移量。
调味品:天然或合成香料和 enhancers 需评估其代谢产物对神经受体的潜在影响。
检测标准
ASTM E1619-2011:JianCe Test Method for Chronic Oral Toxicity Testing in Rats,规定了啮齿类动物长期口服暴露的神经毒性评估方法和数据记录要求。
ISO 10993-11:2017:Biological evaluation of medical devices — Part 11: Tests for systemic toxicity,包括神经毒性测试指南,适用于食品接触材料评估。
GB/T 16886.11-2021: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11部分:全身毒性试验,提供神经毒性测试的国内标准方法和参数设置。
OECD Guideline 424:2018:Neurotoxicity Study in Rodents,国际经合组织发布的啮齿类动物神经毒性测试协议,涵盖行为和组织学终点。
EPA OPPTS 870.6200:1998:Neurotoxicity Screening Battery,美国环境保护署的神经毒性筛查系列测试,用于农药和化学品评估。
检测仪器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用于分离和鉴定食品中挥发性神经毒性化合物,如有机溶剂和农药,通过高分辨率质谱提供精确定性定量分析。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非挥发性物质如重金属螯合物和代谢产物,实现复杂样本中神经毒性标志物的灵敏检测。
原子吸收光谱仪:检测食品中重金属元素如铅、汞和镉的含量,这些元素具有已知神经毒性,需精确测量以评估风险。
显微镜:用于神经病理学检查,观察脑组织切片中的细胞结构变化,如神经元损伤和炎症迹象。
行为测试系统:自动化设备用于评估动物神经行为,如活动箱和迷宫,通过视频跟踪和数据分析量化行为异常。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上一篇:代乳粉抗氧化能力检测
下一篇:硝酸盐积累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