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数量-208
农药热稳定性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次 | 2025-09-23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有效成分热分解率测定:通过高温加速试验后采用色谱法测定农药有效成分含量变化,计算特定温度和时间条件下的分解率,评估活性成分的热稳定性极限。
外观变化检查:观察样品经热处理后是否出现结块、变色、析晶等物理形态变化,判定制剂物理稳定性是否满足储存要求。
悬浮率热稳定性测试:测定可湿性粉剂等剂型在热暴露后的悬浮性能保持率,评估高温对制剂分散性的影响程度。
持久起泡性热稳定性测试:检测制剂在高温条件下配制时产生的泡沫体积及持久性变化,判断表面活性体系的热稳定性。
pH值热稳定性监测:测量样品热处理前后pH值变化幅度,监控酸性或碱性制剂在高温下的化学稳定性。
水分热稳定性测定:采用卡尔费休法测定高温暴露后样品含水量变化,评估制剂吸湿性或脱水倾向。
熔点变化检测:测定原药在热稳定性试验前后的熔点变化范围,判断晶体形态是否发生转变。
热储存稳定性试验:将样品置于特定温度条件下储存规定时间后,全面检测各项指标变化,模拟实际仓储环境稳定性。
加速热老化试验:通过提高试验温度缩短检测周期,预测农药产品在常规条件下的长期热稳定性行为。
热分解产物分析:采用联用技术鉴定高温条件下产生的分解产物种类和含量,评估热降解途径及安全性。
检测范围
杀虫剂原药:有机磷类、拟除虫菊酯类等原药的热稳定性检测,关系到有效成分的储存期限和生物活性保持能力。
除草剂制剂: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等剂型需检测高温条件下理化指标稳定性,确保田间应用效果。
杀菌剂悬浮剂:评估胶悬体系在高温环境下的物理稳定性,防止颗粒聚结和活性成分降解。
植物生长调节剂:检测对温度敏感的激素类物质在热条件下的化学结构稳定性,保证生理活性。
杀鼠剂饵剂:监测含食物基质的饵剂在高温下的霉变、腐败及有效成分分解情况。
烟剂农药:检测发热剂与农药混合体系的热稳定性,防止储存期间自燃或活性降低。
种衣剂:评估成膜剂与农药复合体系在高温下的稳定性,保证种子处理安全性。
超低容量液剂:检测高浓度制剂在高温条件下的相分离和化学降解行为。
农药母液:监测高浓度浓缩液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的热稳定性,避免结晶析出。
微胶囊制剂:评估囊壁材料的热密封性能及芯材在高温下的释放特性变化。
检测标准
CIPAC MT 46.3:国际农药分析协作委员会制定的热稳定性通用测试方法,规范了加速储存试验的基本条件和评价指标。
WHO/SIF/54.3: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农药制剂热稳定性测试指南,重点关注公共卫生用农药的稳定性要求。
GB/T 19136-2021:农药热储存稳定性试验方法国家标准,规定了54℃加速试验的具体操作规范和合格标准。
GB/T 14825-2006:农药悬浮率测定方法国家标准,包含热稳定性试验后悬浮率的测试程序。
ISO 11357-2:2020:差示扫描量热法测定物质热稳定性的国际标准,适用于农药原药的分解温度测定。
ASTM E2550-2018:热重分析法测定材料热稳定性的标准方法,可用于农药分解特性研究。
EPA OPPTS 830.6317:美国环境保护署农药热稳定性测试指南,要求提交登记数据时必须包含热稳定性报告。
JMAFF 12-Nousan-8147:日本农林水产省农药热稳定性测试标准,针对不同剂型设定了差异化的温度条件。
检测仪器
恒温培养箱:提供精确的温度控制环境,温度波动范围±0.5℃,用于农药样品的加速热储存稳定性试验。
高效液相色谱仪:配备紫外检测器和色谱柱分离系统,用于定量分析热试验前后农药有效成分的含量变化。
热重分析仪:通过监测样品质量随温度的变化速率,测定农药材料的分解温度和热失重特性。
差示扫描量热仪:测量样品在程序控温过程中热流变化,用于分析农药的相变温度和热稳定性特征。
激光粒度分析仪:采用动态光散射原理测定热处理后农药制剂的颗粒分布变化,评估物理稳定性。
稳定性试验箱:可同时控制温度和湿度参数,模拟不同气候条件下的热稳定性行为,温度范围40-70℃。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通过吸光度变化监测有色农药制剂在热处理过程中的分解程度,快速筛查稳定性。
自动电位滴定仪:精确测定农药样品热处理前后的酸值或碱度变化,评估化学稳定性。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上一篇:创面消毒安全性检测
下一篇:墙体水泥基防水涂料粘结强度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