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数量-0
防护服抗刺穿阈值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次 | 2025-09-24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静态刺穿力阈值检测:使用标准探针以恒定速度垂直刺穿试样,记录刺穿过程中产生的最大力值,该力值即为材料的静态抗刺穿强度阈值。
动态冲击刺穿能量检测:通过自由落体冲击装置模拟高速刺穿场景,测量刺穿试样所需的最小能量,评估材料在瞬时冲击下的能量吸收能力。
多角度刺穿性能检测:调整刺穿探针与试样间的接触角度,检测非垂直刺穿条件下的抗刺穿性能,模拟实际使用中可能出现的倾斜刺穿工况。
重复刺穿耐受性检测:在同一试样的相邻区域进行多次刺穿测试,评估材料在连续刺穿作用下的性能衰减情况及结构完整性保持能力。
低温环境刺穿性能检测:将试样置于低温环境中进行刺穿测试,评估材料在低温条件下抗刺穿性能的变化趋势及其低温适应性。
湿热处理后的刺穿性能检测:对经过湿热老化处理的试样进行刺穿测试,分析温湿度环境对材料抗刺穿性能的长期影响。
刺穿探针形变监测检测:在刺穿过程中监测标准探针的形变情况,确保测试过程中探针的几何形状符合标准要求,保证测试结果的可比性。
破裂点形貌分析检测:对刺穿后的试样破裂边缘进行宏观形貌分析,评估材料在刺穿过程中的破坏模式及结构失效特征。
多层材料复合刺穿性能检测:对由不同材料组成的多层复合结构进行整体刺穿测试,评估各层材料在协同作用下的综合抗刺穿性能。
刺穿速度敏感性检测:在不同刺穿速度下测试材料的抗刺穿性能,分析刺穿速度与抗刺穿力值之间的关联性及速度敏感性。
检测范围
医用防护服材料:用于制造外科手术服及隔离服的纺织材料,需抵抗手术器械意外刺穿,防止血液及体液渗透保障医患安全。
防切割手套涂层:应用于工业防护手套表面的高分子涂层材料,需在保持灵活性的同时抵抗尖锐金属边缘的刺穿威胁。
危险品处理防护装备:用于化学危险品处置场景的增强型防护材料,需具备抵抗玻璃碎片及金属锐器刺穿的多重防护功能。
军用防破片内衬材料:装备于战术背心及头盔内部的缓冲材料,需有效阻挡爆炸产生的破片刺穿,降低破片对人体的伤害。
林业作业防护服装:针对伐木及林木加工场景开发的防护材料,需抵抗链锯齿尖及树枝断口的意外刺穿伤害。
动物防护用纺织品:用于畜牧兽医工作的专用防护服,需防止动物牙齿及爪尖刺穿,减少人畜共患病传播风险。
工业防刺穿鞋材:应用于安全鞋鞋底中间的增强材料,需防止铁钉、金属屑等尖锐物体从鞋底刺入足部。
防暴防护装备材料:用于执法防护装备的特殊材料,需在保持机动性的同时抵抗尖锐武器的刺穿攻击。
航空航天防护织物:应用于航空地勤及维修人员的防护服,需抵抗飞机零部件尖锐边缘的刺穿风险。
应急救援防护材料:用于灾后救援场景的防护装备,需在复杂废墟环境中抵抗钢筋、玻璃等尖锐物体的刺穿。
检测标准
ISO 13999-1:2014《防护服装 防刀割和刺伤的手套和臂部防护物 第1部分:刀割伤害的试验方法》:国际标准化组织发布的防护装备抗刺穿测试标准,规定了测试设备要求、试样制备规程及刺穿力值计算方法。
ASTM F1342-2022《防护服装材料抗刺穿性能标准试验方法》: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制定的抗刺穿测试标准,详细规范了探针几何形状、测试速度及结果报告要求。
EN 388:2016+A1:2018《机械风险防护手套》:欧洲防护手套安全标准,包含抗刺穿性能等级划分体系及相应的测试方法要求。
GB 24541-2009《防护服装 机械性能抗刺穿及抗切割测试方法》: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防护服机械性能测试标准,规定了抗刺穿性能的实验室测试条件。
ISO 13996:1999《防护服装 机械性能 抗刺穿性的测定》:国际标准化组织针对防护服装抗刺穿性能制定的测试方法标准,明确了静态刺穿测试的具体实施步骤。
ASTM F2878-2019《评定材料抗针刺性能的标准试验方法》: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针对医用防护材料发布的抗针刺测试标准,专门模拟医疗锐器刺穿场景。
检测仪器
万能材料试验机:配备高精度力值传感器和位移测量系统的通用测试平台,通过安装刺穿夹具实现静态刺穿力阈值检测,测量精度可达0.1牛顿。
落锤冲击试验机:采用自由落体原理的动态冲击测试设备,通过调整锤体质量和跌落高度模拟不同能量水平的刺穿冲击,能量测量范围覆盖0.1焦耳至100焦耳。
恒温恒湿处理箱:提供标准温湿度环境的环境处理设备,用于测试前对试样进行温湿度调节,确保试样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的性能评估。
低温环境试验箱:可产生恒定低温测试环境的气候模拟设备,用于评估防护材料在低温条件下的抗刺穿性能变化,温度控制范围通常为-40℃至室温。
数字式厚度测量仪:采用非接触式测量原理的材料厚度检测设备,用于精确测量试样厚度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可比性,测量精度可达0.01毫米。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上一篇:耐沾污防护耐度检测
下一篇:酸碱循环腐蚀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