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数量-208
化学毒性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次 | 2025-09-24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重金属含量检测:定量分析样品中铅、镉、汞、砷等重金属元素的浓度,这些元素可通过生物富集作用对人体神经系统及肾脏造成不可逆损害。
多环芳烃类化合物检测:检测苯并[a]芘、萘、蒽等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该类物质具有显著致癌性和致突变性,常见于化工副产品及燃烧产物。
挥发性有机物检测:测定甲醛、苯、甲苯等易挥发有机物的残留量,长期暴露可导致造血系统损伤和呼吸道病变。
农药残留检测:分析有机磷、拟除虫菊酯等农药及其代谢产物,评估农产品及生态环境中农药的蓄积风险。
邻苯二甲酸酯检测:检测塑化剂中邻苯二甲酸二乙酯等酯类化合物,此类物质会干扰内分泌系统正常功能。
可萃取重金属检测:模拟体液环境萃取样品中可溶出重金属离子,评估材料与人体接触时的生物可利用毒性。
急性经口毒性检测:通过动物实验或替代方法测定物质半数致死剂量,评价短期暴露的急性危害等级。
皮肤刺激性检测:评估化学物质与皮肤接触后产生的红斑、水肿等局部可逆性炎症反应程度。
致敏性物质检测:识别镍释放量、铬(VI)等常见致敏原,预防接触性过敏性皮炎的发生。
内分泌干扰物筛查:检测双酚A、烷基酚等环境激素类物质,评估其对生物体内分泌系统的干扰效应。
检测范围
电子电气产品:包括电路板、绝缘材料等部件,需检测溴系阻燃剂、重金属迁移量等限用物质含量。
儿童玩具及护理用品:涉及塑料、涂层等材料中可迁移元素含量及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的合规性验证。
食品接触材料:涵盖塑料容器、金属餐具等制品中重金属、单体残留及添加剂溶出量的安全性评估。
纺织品及皮革制品:检测偶氮染料、氯化苯酚等有害化学物质残留,确保人体接触过程中的安全性。
化妆品及个人护理品:分析汞、铅等毒性重金属及激素类禁用成分,预防经皮肤吸收产生的健康风险。
工业废水及沉积物:监测苯系物、氰化物等特征污染物浓度,评估工业生产对水生态环境的毒性影响。
大气可吸入颗粒物:采集PM2.5等颗粒物样本进行多环芳烃及重金属成分分析,评价空气污染的化学毒性效应。
土壤污染样品:检测有机氯农药、多氯联苯等持久性污染物,为土壤修复提供毒性分布数据支持。
医疗植入材料:评估硅胶、金属合金等生物材料中可沥滤物的细胞毒性和遗传毒性风险。
汽车内饰材料:分析车内空气中醛酮类物质及挥发性有机物的释放量,保障密闭空间空气质量安全。
检测标准
ISO 10993-5:2009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5部分:体外细胞毒性试验:规定通过细胞培养方法评估医疗器械浸提液引起的细胞溶解、生长抑制等毒性反应。
GB/T 39229-2020纺织品中多环芳烃的测定: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定量分析纺织品中16种常见多环芳烃化合物残留量。
ASTM F963-17玩具安全标准规范:明确玩具材料中可迁移重金属元素的限量要求及相应的原子吸收光谱检测方法。
EPA 6010D-2018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规范利用等离子体激发特性同时检测多种重金属元素的分析程序。
GB 31604.1-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迁移试验通则:统一食品模拟物选择、浸泡条件等前处理要求以确保毒性评估准确性。
OECD 402急性经皮毒性试验指南:提供化学品经皮肤途径暴露的急性毒性测试标准流程及结果判定依据。
ISO 17294-2:2016水质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的测定第2部分:62种元素:建立水环境样品中超痕量重金属元素的高灵敏度检测方法。
GB/T 18885-2020生态纺织品技术要求:规定纺织品中禁用偶氮染料、氯化苯酚等有毒物质的检测方法及限量指标。
检测仪器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具备高分离效能与特征离子识别能力,用于挥发性有机物、农药残留等复杂有机毒物的定性与定量分析。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采用高温等离子体离子化技术,可同时检测ppt级别重金属元素,满足环境与生物样品中超痕量毒性元素分析需求。
高效液相色谱仪:通过色谱柱分离与紫外/荧光检测器联用,适用于热不稳定性强、分子量大的有机毒性物质精准检测。
原子吸收光谱仪:利用元素特征吸收波长进行定量分析,专门用于铅、镉等特定重金属元素的高精度浓度测定。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基于分子键振动频率进行结构解析,快速识别未知样品中特征毒性官能团及化合物类别。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上一篇:空气消毒等离子体效果检测
下一篇:PVC管材回缩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