皂基刺激性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9-26  

皂基刺激性检测是评估皂基类产品对人体皮肤及黏膜潜在刺激风险的关键环节,涵盖体外替代试验与体内测试方法,重点包括皮肤腐蚀性、眼刺激性及重复接触致敏性等指标,确保产品符合安全规范。检测过程严格遵循标准化流程,采用客观数据量化刺激程度,为产品开发与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皮肤原发性刺激试验:通过兔或豚鼠皮肤模型评估皂基样品单次或重复接触后引起的红斑、水肿等局部反应程度,采用评分系统量化刺激强度,为产品安全性分级提供依据,确保检测结果可重现。

眼刺激性检测:利用兔眼模型或体外重建角膜上皮测试皂基物质接触眼表后产生的刺激反应,观察角膜混浊、虹膜充血等指标,模拟实际使用场景,评估产品误入眼内的风险等级。

人体重复刺激斑贴试验:招募志愿者在背部或前臂皮肤连续贴敷皂基样品,监测累积性刺激反应,记录瘙痒、脱屑等临床症状,适用于化妆品终产品的安全性验证。

体外皮肤腐蚀性测试:采用重建人体表皮模型替代动物实验,检测皂基样品接触后组织活力下降率,通过MTT法测定细胞毒性,快速筛选高腐蚀性成分,符合替代方法3R原则。

pH值测定:使用精密pH计测量皂基样品水溶液的氢离子浓度,偏离中性范围(pH 5.5-8.0)可能破坏皮肤屏障功能,该项是评估刺激性的基础指标。

表面活性剂含量检测:通过滴定法或光谱法量化皂基中阴离子/两性表面活性剂的百分比,高浓度表面活性剂易导致皮肤脂质溶解,直接关联刺激性强度。

透皮吸收评估:采用Franz扩散池模拟皂基成分经皮肤渗透的速率与量,分析成分在表皮层的滞留情况,预测长期使用下的潜在累积刺激。

细胞毒性试验:利用人角质形成细胞系(如HaCaT)培养模型,检测皂基提取物对细胞增殖抑制率,通过IC50值客观比较不同配方的刺激潜力。

过敏反应检测:通过局部淋巴结试验或人细胞系激活试验评估皂基成分的致敏性,监测IL-18等炎症因子释放,识别可能导致接触性皮炎的物质。

屏障功能损伤测试:测量皂基样品处理后人皮肤模型经皮水分流失值变化,TEWL升高表明角质层完整性受损,间接反映刺激性对皮肤防御机制的影响。

检测范围

手工皂制品:以植物油皂化反应为基础的固体或液体清洁产品,常含超脂成分,需检测pH波动及游离碱残留对敏感皮肤的刺激风险。

皂基洗面奶:面部清洁用乳液或膏状产品,皂基体系易过度脱脂,检测重点为使用后皮肤紧绷感与屏障功能变化,适用于油性皮肤配方优化。

婴幼儿皂类产品:专为婴儿娇嫩皮肤设计的低刺激皂基清洁剂,需强化眼刺激性及重复斑贴测试,确保无泪配方安全性。

药用皂剂:添加硫磺、煤焦油等活性成分的药用皂,检测需关注成分协同作用下的刺激增强效应,避免治疗性使用加重皮肤问题。

工业用皂基清洗剂:机械或食品加工设备清洗用高碱性皂基制剂,检测侧重皮肤腐蚀性及接触后急性炎症反应,保障操作人员安全。

皂基沐浴露:全身用清洁产品中皂基体系需评估大面积使用下的累积刺激,结合水温变化对刺激性的影响进行多条件测试。

皂基剃须膏:剃须前后使用的泡沫产品,检测重点为破损皮肤模型下的刺激加剧情况,模拟微创伤环境下的安全性。

皂基洗发水:头发清洁产品中皂基成分可能流至面部或眼部,需进行眼刺激性及头皮敏感性专项检测,预防使用不适。

皂基家居清洁剂:厨房或卫生间表面去污用皂基产品,检测时模拟意外皮肤接触场景,评估短暂接触下的刺激阈值。

皂基化妆品原料:脂肪酸盐等皂化反应原料的刺激性基础检测,为下游产品配方筛选提供前置数据,减少终产品测试成本。

检测标准

ISO 10993-10:2021《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10部分:刺激与皮肤致敏试验》:规定医疗器械及材料提取物的皮肤与黏膜刺激测试方法,适用于皂基产品接触人体的安全性评估,明确动物替代模型的应用条件。

OECD TG 439《体外皮肤腐蚀性:重建人体表皮模型试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布的体外检测指南,采用LabCyte等表皮模型评估化学物腐蚀性,替代传统动物实验用于皂基成分分级。

GB/T 16886.10-2017《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10部分:刺激与迟发型超敏反应试验》:中国国家标准规范医疗器械及相关材料的皮肤刺激与过敏测试流程,适用于皂基类产品安全性评价的本地化要求。

ASTM F719-81(2020)《兔皮肤刺激试验标准实践》: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制定的动物试验标准,详细规定皂基样品在兔皮肤上的敷贴时间、观察周期及评分细则。

ISO 11909:2023《化妆品 体外皮肤刺激性检测指南》:针对化妆品中皂基等成分的体外刺激测试国际标准,推荐使用EpiDerm等模型进行风险评估。

GB/T 24800.2-2023《化妆品安全性评价规范 第2部分:皮肤刺激性试验》:中国化妆品行业强制性标准,规定皂基产品人体斑贴试验的志愿者筛选、样本量及结果判定标准。

OECD TG 406《皮肤致敏性:局部淋巴结试验》:国际通用致敏性检测标准,通过小鼠耳部淋巴结细胞增殖反应评估皂基成分的致敏潜力。

检测仪器

体外皮肤刺激测试系统:集成重建人体表皮模型与培养模块的自动化平台,可模拟皂基样品接触后细胞活力变化,通过光度计测定MTT还原量,直接输出刺激评分。

透皮扩散池装置:由供体池、受体池及皮肤膜组成的垂直扩散系统,用于评估皂基成分经皮渗透速率,通过HPLC检测受体液浓度,分析刺激性成分吸收动力学。

皮肤pH计:配备扁平式玻璃电极的便携式测量仪,直接检测皂基样品溶液或皮肤表面pH值,精度达0.01单位,快速判断产品酸碱度对屏障功能的影响。

斑贴试验应用器:医用级铝制或塑料小室贴敷装置,用于人体重复刺激试验中固定皂基样品,确保测试区域封闭性,减少外界因素干扰。

细胞培养倒置显微镜:具备相差成像功能的显微镜,观察皂基处理后人角质形成细胞形态变化,如胞体收缩或脱落,辅助细胞毒性等级判定。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上一篇:乙炔曲线检测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