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数量-432
光纤端面三维显微镜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次 | 2025-09-26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端面曲率半径检测:通过三维显微镜采集端面轮廓数据,计算曲率半径值,确保其符合连接器接口标准,曲率偏差过大会导致光学连接损耗增加。
顶点偏移量检测:测量光纤端面最高点相对于理想中心的偏离距离,顶点偏移超差会引起光束对准异常,影响光信号传输效率。
光纤高度一致性检测:评估多芯光纤或阵列中各个光纤端面的高度均匀性,高度差异过大会导致连接时光功率分布不均衡。
划痕长度与深度检测:利用三维形貌数据识别表面划痕,量化其长度和深度参数,划痕超标可能引发光散射或机械损伤。
凹坑缺陷检测:检测端面局部凹陷区域的尺寸和深度,凹坑的存在会改变光场分布,增加插入损耗和回波损耗。
污染颗粒检测:通过三维成像识别附着在端面的污染物尺寸和分布,颗粒污染会导致物理接触不良和光路阻塞。
端面角度倾斜检测:测量端面法线与光纤轴线的夹角,角度偏差过大会引起光束偏转,降低连接器对接精度。
表面粗糙度检测:分析端面微观起伏的算术平均偏差,粗糙度过高会增加光散射损失,影响高频信号传输。
几何轮廓圆度检测:评估端面边缘的圆形度偏差,圆度不足可能导致连接器插拔时机械磨损加剧。
三维形貌重建精度验证:通过标准样品比对验证显微镜重建形貌的误差范围,确保检测结果的可重复性和准确性。
检测范围
单模光纤连接器端面:用于长距离通信系统的光纤接口,端面质量直接影响低损耗传输,需严格控制曲率半径和顶点偏移。
多模光纤连接器端面:适用于短距高速数据传输,端面形貌影响模场分布,检测重点为几何参数一致性。
陶瓷插芯端面:作为光纤连接器的核心对中部件,其端面平面度和粗糙度决定连接稳定性。
光纤跳线端面:成端跳线的两端接口需进行三维检测,确保插损和回损符合系统要求。
光纤适配器接口:用于连接器对接的适配器内部端面,检测其污染和划痕以防止二次污染。
光纤阵列单元端面:多光纤并行连接组件的端面阵列,需检测各单元高度对齐和形貌均匀性。
特种光纤端面:如掺铒光纤、光子晶体光纤等特殊结构端面,检测需适应非标准几何特征。
光纤传感器端面:传感用光纤的端面形貌影响信号调制精度,需检测缺陷和曲率参数。
数据中心光纤端面:高密度布线环境下的连接器端面,要求快速批量检测以保障可靠性。
军用通信光纤端面:严苛环境下的光纤连接,端面检测需满足高抗冲击和耐腐蚀标准。
检测标准
IEC 61300-3-35《光纤互连器件和无源元件-基本测试和测量程序-第3-35部分:光纤连接器端面检查》:规定了光纤连接器端面的视觉和几何参数检测方法,包括曲率半径、顶点偏移等关键指标的测试流程。
GR-326-CORE《光纤连接器互配性要求》:行业标准中明确了单模光纤连接器端面的三维形貌公差,用于评估连接器的长期可靠性。
ISO 10110-5《光学和光子学-准备光学元件和系统图纸-第5部分:表面形貌公差》:国际标准提供了光学表面形貌的量化规范,适用于光纤端面粗糙度和缺陷检测。
GB/T 18310.1《纤维光学互连器件和无源元件基本试验和测量程序第1部分:总则》:中国国家标准规定了光纤器件检测的通用要求,包括端面三维检测的环境条件和设备校准。
IEC 61755-1《光纤连接器光学接口标准第1部分:光学接口参数》:定义了光纤连接器光学接口的几何参数限值,为三维检测提供理论依据。
GB/T 2423.5《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Ea和导则:冲击》:涉及光纤端面在机械冲击后的形貌变化检测,确保连接器耐久性。
检测仪器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采用激光点扫描技术获取高分辨率三维形貌数据,可实现亚微米级精度测量,用于端面曲率半径和粗糙度分析。
白光干涉仪:基于干涉原理测量表面高度变化,检测速度快且无接触,适用于批量端面的划痕深度和凹坑尺寸检测。
三维光学轮廓仪:结合相移干涉技术重建表面三维形貌,具有纳米级垂直分辨率,专门用于顶点偏移和角度倾斜量化。
自动端面检测系统:集成显微镜成像和软件分析功能,可自动识别缺陷并输出检测报告,提高光纤端面批量检测效率。
数字高清显微镜:配备高像素摄像头和三维重建软件,提供实时端面形貌可视化,用于污染颗粒和几何轮廓的初步筛查。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上一篇:腐植酸水溶物糖类检测
下一篇:熟冻虾肉电子鼻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