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原理气体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9-30  

红外原理气体检测利用气体分子对特定红外波段的吸收特性进行定量分析,适用于多种气体浓度测量。检测过程强调仪器校准、干扰气体排除、线性范围验证等关键环节,确保结果准确性和重复性。该方法在环境监测、工业安全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气体浓度检测:通过测量气体对红外光的吸收强度,计算目标气体的体积分数或质量浓度,确保检测结果符合相关标准限值要求,为环境监测和工业控制提供数据支持。

检测灵敏度测试:评估仪器能够可靠检测到的最低气体浓度变化,通常以检测限或最小可测值表示,灵敏度高低直接影响检测器对低浓度气体的响应能力。

选择性测试:分析检测系统对目标气体与干扰气体的区分能力,通过比较吸收光谱特征减少交叉干扰,提高检测结果的专一性和准确性。

响应时间测量:记录从气体接触检测器到输出稳定读数所需的时间,包括上升时间和下降时间,快速响应有助于实时监控气体浓度变化。

稳定性测试:在连续工作条件下监测仪器读数的波动情况,评估长期运行中的漂移和重复性,确保检测数据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线性范围验证:检验仪器输出信号与气体浓度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确定检测上限和下限,保证在不同浓度水平下测量的准确性。

零点漂移检测:观察无气体环境下仪器读数的变化幅度,零点漂移过大会影响低浓度测量的精度,需定期校准以维持基准稳定性。

量程漂移检测:使用标准气体测试仪器在全量程范围内的输出偏差,量程漂移可能导致浓度读数系统误差,需通过调整系数修正。

交叉干扰评估:分析非目标气体对检测结果的影响程度,利用光谱滤波或算法补偿减少误报,提升检测系统的抗干扰性能。

重复性测试:在相同条件下多次测量同一气体样本,计算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重复性差表明仪器存在随机误差,需优化检测条件。

检测范围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用于大气中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及污染气体的连续监测,评估区域空气污染程度和气候变化趋势,为环保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工业废气排放检测:针对化工、电力等行业排放气体中的有害成分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进行实时监控,确保企业符合排放标准要求。

密闭空间气体安全监测:在矿井、储罐等受限环境JianCe测可燃或有毒气体浓度,预防爆炸或中毒事故,保障作业人员生命安全。

医疗呼吸气体分析:应用于麻醉机、呼吸机等医疗设备中,监测患者呼出气体的二氧化碳或氧气含量,辅助诊断和治疗呼吸系统疾病。

汽车尾气检测:检测车辆排放的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等污染物浓度,用于车辆年检和环保认证,控制移动源污染。

石油化工过程气体监控:在炼油、化肥生产等流程中在线分析反应气体组成,优化工艺参数和提高产品收率,确保生产安全稳定。

煤矿瓦斯浓度检测:实时监测井下甲烷气体含量,预警瓦斯积聚风险,防止煤矿爆炸事故发生,提升矿山安全生产水平。

食品包装气氛分析:检测包装内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比例,评估食品保鲜效果和保质期,延长易腐商品存储时间。

半导体制造洁净室气体控制:监控洁净环境中微量杂质气体如水分、挥发性有机物,防止芯片生产过程中的污染,保证产品质量。

火灾烟雾气体检测:通过分析火灾产生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气体特征,实现早期火警报警,减少生命财产损失。

检测标准

ISO 6145-1:2019《气体分析 制备校准气体混合物的方法 第1部分:称重法》:规定使用称重法制备标准气体混合物的技术要求,确保校准气体的浓度准确性,为红外气体检测仪器提供溯源依据。

ASTM D6245-2018《使用红外光谱法测定气体燃料中硫化合物的标准测试方法》:描述利用红外吸收原理检测气体燃料中硫化氢等硫化合物的程序,适用于天然气质量评估和合规性测试。

GB/T 16157-1996《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中国国家标准中涉及气态污染物红外检测的采样和分析规范,用于工业废气排放监测。

ISO 10396:2007《固定源排放 气体浓度自动测量系统的性能特征测定》:定义固定污染源排放连续监测系统的性能测试方法,包括红外检测器的校准和验证要求。

GB/T 18204.2-2014《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 第2部分:化学污染物》:涵盖公共场所空气中二氧化碳等气体的红外检测方法,指导室内空气质量评价。

ASTM E168-2016《红外光谱定量分析的一般实践》:提供红外光谱定量分析的基本准则,适用于气体检测中的数据处理和仪器操作规范。

ISO 6974-1:2012《天然气 用气相色谱法测定组成 第1部分:通用指南》:虽然主要针对色谱法,但相关部分涉及红外检测的交叉验证,确保天然气成分分析准确性。

GB/T 8984-2008《气体中微量水分的测定 电解法》:与红外检测互补,用于气体中水分测量,红外法可扩展至其他气体组分检测。

ISO 14956:2002《空气品质 测量方法性能特征的评估》:评估气体检测方法如红外技术的性能指标,包括不确定度和检测限计算。

ASTM D7650-2016《使用红外光谱法测定天然气中总硫的标准测试方法》:专门针对天然气中总硫含量的红外检测流程,确保能源产品质量控制。

检测仪器

非分散红外气体分析仪:采用宽波段红外光源和滤光片选择特定波长,测量气体吸收强度,适用于连续在线监测二氧化碳、甲烷等气体,具有结构简单、响应快的优点。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通过干涉仪获取气体样品的全波段红外光谱,实现多组分气体同时定性定量分析,检测范围广,可用于复杂混合气体检测。

可调谐二极管激光吸收光谱仪:利用窄线宽激光扫描气体吸收线,提高检测灵敏度和选择性,特别适用于低浓度气体如氨气、一氧化碳的精确测量。

光声光谱气体检测仪:基于气体吸收光能产生声波的原理,测量声信号强度反演气体浓度,抗干扰能力强,适合高背景噪声环境下的微量气体检测。

多气体红外检测系统:集成多个红外传感器或通道,可同时检测多种气体成分,系统自带数据处理和通信功能,广泛应用于工业过程控制和环境监测。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