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农残色谱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10-04  

食品农残色谱检测是食品安全监控的核心技术,采用色谱分析法对食品中农药残留进行精确测定。检测过程注重样品前处理、色谱分离条件优化和检测器选择,以确保高选择性、灵敏度和准确性。关键要点包括方法验证、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以符合国内外食品安全法规,保障消费者健康。专业人员需严格遵循标准操作程序,实现可靠数据输出。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有机磷农药残留检测: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食品中有机磷类农药的残留量,该类农药常用于杀虫,高残留可能危害人体神经系统,检测需确保灵敏度达到微克每千克级别,以评估食品安全性。

有机氯农药残留检测:利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测定食品中有机氯农药残留,这类农药具有高持久性,可能通过食物链积累,检测重点在于净化步骤以减少基质干扰,保证结果准确性。

拟除虫菊酯农药残留检测:采用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分析拟除虫菊酯类农药,该类农药广泛用于农业,检测需优化色谱条件以提高分离度,确保定量限满足标准要求。

氨基甲酸酯农药残留检测:使用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或质谱检测器测定氨基甲酸酯农药残留,这类农药易降解,检测需快速样品处理以避免损失,重点关注方法的重现性和检出限。

三嗪类农药残留检测:通过气相色谱或液相色谱技术分析三嗪类除草剂残留,检测过程强调样品提取效率和净化方法,以减少共提取物干扰,实现可靠定量。

苯氧羧酸类农药残留检测:利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苯氧羧酸类农药残留,该类农药常用于阔叶杂草控制,检测需衍生化步骤增强灵敏度,确保方法线性范围符合标准。

酰胺类农药残留检测:采用气相色谱-氮磷检测器分析酰胺类除草剂残留,检测要点包括色谱柱选择和温度程序优化,以提高分离效率,减少假阳性结果。

磺酰脲类农药残留检测:通过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磺酰脲类农药残留,这类农药用量低,检测需高灵敏度仪器,重点关注样品前处理的回收率和精密度

新烟碱类农药残留检测:使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分析新烟碱类杀虫剂残留,检测过程需严格控制离子源条件,以增强信号响应,确保低浓度残留的准确测定。

其他农药残留检测:涵盖多种杀菌剂和除草剂的色谱分析,检测需根据农药性质选择合适色谱方法和检测器,实现多残留同步测定,提高检测效率。

检测范围

蔬菜:蔬菜是农药残留检测的重要对象,包括叶菜、根茎类和果菜等,由于生长周期中可能频繁使用农药,检测需覆盖多种农药类别,确保残留量低于最大限量标准。

水果:水果表皮直接接触农药,检测重点在于去皮和未去皮样品的差异分析,需采用高灵敏度方法测定内吸性和触杀性农药残留,保障食用安全。

谷物:谷物如水稻、小麦等可能在储存过程中使用农药,检测需关注样品粉碎均匀性和提取效率,以减少基质效应,实现准确定量。

肉类:肉类产品可能通过饲料链积累农药残留,检测过程涉及脂肪去除和净化步骤,使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脂溶性农药,确保结果可靠性。

乳制品:乳制品如牛奶和奶酪可能含有脂溶性农药残留,检测需采用液液萃取或固相萃取净化,重点关注方法的回收率和精密度,以符合婴幼儿食品标准。

水产品:水产品如鱼类和贝类可能从水体中吸收农药,检测需优化样品均质化和提取方法,使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提高检测特异性。

茶叶:茶叶在加工过程中可能浓缩农药残留,检测需考虑干鲜样品的差异,采用QuEChERS前处理方法,确保多种农药的同步测定准确性。

蜂蜜:蜂蜜可能含有来自花蜜的农药残留,检测重点在于样品溶解和净化,使用气相色谱或液相色谱技术,避免糖分干扰,实现低浓度检测。

食用油:食用油中脂溶性农药残留检测需采用凝胶渗透色谱净化,减少油脂干扰,优化色谱条件以确保方法灵敏度满足食品安全要求。

婴幼儿食品:婴幼儿食品对农药残留限值要求严格,检测需高灵敏度仪器和严格质量控制,覆盖多种农药类别,保障特殊人群健康。

检测标准

GB 23200.113-20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植物源性食品中208种农药及其代谢物残留量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该标准规定了植物源性食品中多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包括样品前处理、色谱条件和质谱参数,适用于蔬菜、水果等产品的农残监控。

GB/T 20769-2008《水果和蔬菜中405种农药及相关化学品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本标准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覆盖大量农药残留的同步测定,重点在于方法验证和质量控制,确保检测结果可比性。

ISO 17025:2017《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该国际标准为实验室质量管理提供框架,涉及农残色谱检测的人员、设备和方法验证要求,确保检测过程的可追溯性和准确性。

ASTM D6889-2003《通过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有机氯农药的标准实践》:此标准适用于水样中有机氯农药的色谱分析,包括样品制备和仪器校准,为食品相关检测提供参考方法。

GB 2763-202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该标准规定了各类食品中农药残留的限值,为色谱检测提供判定依据,要求检测方法需满足相应灵敏度和特异性。

ISO 15089:2019《水质 选定农药的测定 使用液相色谱和质谱检测的方法》:此国际标准虽针对水质,但可借鉴于食品检测,涉及多农药残留的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强调方法优化和验证。

GB/T 5009.19-2008《食品中有机氯农药多组分残留量的测定》:本标准详细描述食品中有机氯农药的气相色谱检测方法,包括提取、净化和测定步骤,适用于多种食品基质。

EPA Method 8081B《有机氯农药的气相色谱法》:该方法由美国环保署制定,用于有机氯农药的色谱分析,提供样品前处理和仪器操作指南,可用于食品检测参考。

GB 23200.121-202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植物源性食品中331种农药及其代谢物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质谱法》:该标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技术,覆盖广泛农药残留,要求实验室严格遵循质量控制程序。

ISO 28540:2011《水质 多环芳烃的测定 使用气相色谱-质谱法》:虽针对水质,但标准中的色谱-质谱原则可应用于食品农残检测,强调方法的选择性和灵敏度。

检测仪器

气相色谱仪:该仪器利用载气带动样品通过色谱柱实现分离,配备多种检测器如电子捕获检测器或质谱仪,在农残检测中用于分离和定量挥发性农药,确保高分辨率和高灵敏度分析。

液相色谱仪:采用液体流动相和固定相分离化合物,配合紫外或荧光检测器,适用于热不稳定农药的检测,具体功能是测定食品中氨基甲酸酯等农药残留,提高检测范围。

质谱检测器:作为色谱仪的检测部件,通过离子化技术测量化合物质荷比,在农残检测中提供高特异性定性定量数据,减少假阳性,增强结果可靠性。

固相萃取仪:用于样品前处理,通过吸附剂净化提取液,去除基质干扰,在农残检测中提高样品纯度,确保色谱分析准确性,操作简便高效。

自动进样器:集成于色谱系统,实现样品自动注入,减少人为误差,在农残检测中保证进样精度和重现性,提高高通量检测效率。

凝胶渗透色谱仪:专门用于脂类样品净化,通过分子大小分离去除油脂,在食用油农残检测中减少基质效应,优化色谱性能。

QuEChERS提取装置:快速样品前处理设备,结合萃取和净化步骤,适用于多农药残留检测,提高样品处理速度,确保方法回收率符合标准。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