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数量-1902
生物毒素联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次 | 2025-10-04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黄曲霉毒素检测:通过免疫亲和柱净化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B2、G1、G2的含量,确保检测限低于法定标准,保障产品安全性和合规性。
赭曲霉毒素检测: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谷物和饲料中赭曲霉毒素A的残留量,方法灵敏度高,可有效监控毒素污染水平。
伏马毒素检测:使用免疫亲和柱结合荧光检测器测定玉米等作物中伏马毒素B1和B2,实现快速准确定量,适用于大规模筛查。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检测:通过气相色谱-质谱法检测小麦和大麦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含量,方法特异性强,有助于评估谷物安全性。
T-2毒素检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快速筛查饲料和食品中T-2毒素,操作简便,适合现场初步检测。
玉米赤霉烯酮检测: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粮油产品中玉米赤霉烯酮残留,检测限低,可满足严格监管要求。
河豚毒素检测:通过小鼠生物测定或液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水产品中河豚毒素,确保检测准确性,防止中毒事件。
石房蛤毒素检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结合荧光检测器测定贝类中石房蛤毒素含量,方法灵敏可靠,适用于海洋毒素监控。
肉毒毒素检测:使用小鼠接种法或免疫分析法检测食品中肉毒毒素,专一性强,用于高风险样品筛查。
微囊藻毒素检测:通过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水样中微囊藻毒素-LR和-RR,实现环境水体安全评估。
检测范围
谷物及其制品:包括小麦、大米和玉米等主食产品,易受真菌毒素污染,检测可确保食用安全性和合规性。
坚果和籽类:如花生、杏仁等高脂食品,容易滋生黄曲霉毒素,需定期监控毒素残留水平。
乳及乳制品:牛奶和奶酪等可能通过饲料链传递毒素,检测有助于保障婴幼儿和成人健康。
水产品:鱼类和贝类易积累海洋毒素,如河豚毒素,检测可预防海鲜中毒风险。
饲料原料:动物饲料中毒素残留会影响畜禽健康,联检测确保饲料安全和无污染。
环境水样:湖泊和河流水样可能含有微囊藻毒素,检测用于评估水质和生态安全。
中药材:植物性药材在储存中易霉变产生毒素,检测保证药品质量和患者安全。
调味品:如酱油和醋等发酵产品,可能含有真菌毒素,需进行定期安全性评估。
果蔬制品:新鲜和加工果蔬易受污染,检测可控制毒素从农田到餐桌的风险。
肉类产品:通过饲料链间接引入毒素,检测确保肉类制品无有害残留。
检测标准
ISO 16050:2003《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规定了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的检测方法,采用免疫亲和柱净化和色谱分离,确保结果准确性和可比性。
GB 5009.22-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测定》:中国国家标准,详细说明食品中多种黄曲霉毒素的提取和检测流程,适用于各类食品样品。
ISO 15234:2006《食品中赭曲霉毒素A的测定 免疫亲和柱净化液相色谱法》:国际标准,提供赭曲霉毒素A的检测指南,方法灵敏度高,用于谷物和饲料分析。
GB/T 18979-2003《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测定 免疫亲和层析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推荐标准,规范了黄曲霉毒素检测的前处理和仪器分析步骤。
ISO 16649:2015《食品和动物饲料中微生物检测方法》:虽侧重微生物,但部分内容涉及毒素筛查,提供通用检测框架。
GB 5009.209-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伏马毒素的测定》:规定伏马毒素的液相色谱-质谱检测方法,适用于玉米和相关制品。
ISO 18743:2015《食品中寄生虫检测 方法验证指南》:包含毒素检测相关验证要求,确保方法可靠性。
GB/T 5009.198-2016《食品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测定》:中国标准,详细说明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色谱检测流程。
ISO 17025:2017《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提供实验室质量管理框架,确保毒素检测过程符合国际规范。
GB 5009.96-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河豚毒素的测定》:规定河豚毒素的小鼠法和仪器检测方法,用于水产品安全评估。
检测仪器
高效液相色谱仪:采用高压泵系统输送流动相,通过色谱柱分离复杂样品中的毒素成分,配备紫外或荧光检测器实现高灵敏度定量分析,适用于多种生物毒素的检测。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结合液相色谱的分离能力和质谱的高特异性检测,可同时定性和定量多种毒素,检测限低,用于复杂基质样品分析。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通过气相色谱分离挥发性毒素,质谱检测器提供高分辨率谱图,适用于热稳定性毒素如某些真菌毒素的检测。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仪:基于抗原抗体反应原理,实现毒素的快速筛查和半定量分析,操作简单,适合大批量样品初步检测。
荧光光度计:利用毒素的荧光特性进行检测,方法灵敏快速,常用于海洋毒素和真菌毒素的辅助分析。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上一篇:PVC阻燃等级检测
下一篇:食品农残色谱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