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数量-208
MSDS致敏性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次 | 2025-10-04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皮肤致敏性检测:通过动物模型或体外方法评估材料接触皮肤后诱发过敏反应的可能性,模拟实际使用条件以确定致敏潜力,为风险评估提供关键数据支持。
眼刺激检测:利用体外组织模型或标准化程序测试材料对眼部组织的刺激程度,评估短期暴露下的不良反应风险,确保产品安全性符合法规要求。
呼吸道致敏性检测:采用吸入暴露实验分析材料通过呼吸道途径可能引发的过敏反应,模拟职业或环境暴露场景,识别潜在呼吸系统危害。
光毒性检测:评估材料在光照条件下是否产生毒性反应,通过紫外线或可见光照射实验检测光敏性物质,防止光过敏事件发生。
皮肤腐蚀性检测:测定材料对皮肤组织的腐蚀潜力,使用重建人体皮肤模型或动物替代方法,评估接触后组织损伤程度,确保使用安全。
致敏物成分分析:通过化学分析技术定性定量检测材料中已知致敏物含量,如镍、铬等金属离子或特定有机化合物,为风险分级提供依据。
细胞毒性检测:利用细胞培养模型评估材料提取物对细胞存活率的影响,间接反映致敏可能性,适用于医疗器械或化妆品安全性评价。
基因毒性筛选:检测材料是否引起DNA损伤或突变,通过Ames试验或彗星实验评估长期致敏风险,预防遗传水平危害。
免疫原性检测:分析材料激活免疫系统的能力,测量抗体产生或细胞因子释放,评估潜在过敏反应机制。
重复剂量毒性检测:通过长期暴露实验观察材料多次接触后致敏效应累积情况,模拟实际使用模式,全面评估慢性风险。
交叉反应性检测:评估材料致敏物与其他物质可能产生的交叉过敏反应,通过血清学或皮肤测试确定敏感人群风险范围。
检测范围
化妆品及个人护理品:包括护肤品、彩妆和洗发水等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需评估防腐剂、香精等成分的致敏性,防止消费者过敏事件。
医疗器械材料:涉及植入物、导管等长期接触人体的器械,检测聚合物、金属等材质的生物相容性,确保无致敏风险。
纺织品及服装:针对染料、整理剂等化学残留物进行致敏性评估,防止皮肤接触引起的瘙痒或皮炎等问题。
玩具及儿童用品:检测塑料、涂料中可能存在的致敏物,确保产品符合儿童安全标准,避免敏感人群不良反应。
家居清洁产品:评估洗涤剂、消毒剂中表面活性剂或杀菌剂的致敏潜力,保障日常使用安全。
工业化学品:包括溶剂、树脂等原料,通过检测识别职业暴露下的呼吸道或皮肤致敏风险。
食品接触材料:针对包装塑料、涂层中的迁移物质进行致敏性测试,防止食品污染引发过敏。
建筑材料:检测涂料、胶粘剂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致敏性,评估室内空气质量影响。
汽车内饰材料:评估座椅皮革、塑料部件中化学物质的皮肤接触致敏风险,提升驾乘安全性。
电子产品外壳材料:检测塑料或金属涂层中镍、铬等致敏物含量,防止长期使用导致接触性皮炎。
检测标准
ISO 10993-10:2021《医疗器械的生物学评价 第10部分:刺激和皮肤致敏试验》:规定了医疗器械材料皮肤致敏性的标准化测试方法,包括动物替代模型和体外实验程序,确保评估结果的可比性。
ASTM F719-2020《标准实践:用于评估材料皮肤刺激性的体外测试方法》:提供体外皮肤模型测试指南,用于材料刺激性和致敏性初步筛查,减少动物使用。
GB/T 16886.10-2017《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10部分:刺激与致敏试验》:中国国家标准,详细规范了医疗器械材料的皮肤致敏实验要求和结果判定准则。
OECD 406:2021《皮肤致敏性:局部淋巴结试验指南》: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布的动物试验指南,用于化学品致敏性风险评估,强调剂量反应关系。
ISO 20743:2021《纺织品 抗菌活性的测定》:间接涉及致敏性评估,通过抗菌剂检测预防过敏原滋生,适用于纺织品类产品。
GB/T 39258-2020《化妆品安全性评价技术规范》:中国国家标准,规定了化妆品致敏性检测的样品处理、测试方法和验收标准。
EU Regulation No. 1223/2009《化妆品法规》:欧盟法规要求化妆品进行致敏物筛查,禁止使用特定致敏性物质,保障市场合规。
ASTM E2145-2020《标准指南:体外皮肤腐蚀性测试》:提供体外方法评估材料腐蚀性,与致敏性检测互补,提升安全性评价全面性。
ISO 11930:2019《化妆品 微生物学 防腐效能测试》:通过微生物控制间接降低致敏风险,确保产品稳定性。
GB 4806.1-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通用安全要求》:中国标准,要求食品接触材料进行致敏迁移物检测,防止食品安全事件。
检测仪器
高效液相色谱仪:采用高压泵和色谱柱分离复杂混合物,用于定量分析材料中致敏物含量,如检测化妆品中防腐剂或染料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结合分离和鉴定功能,检测挥发性致敏物如甲醛或苯类化合物,提供高灵敏度定性定量结果。
细胞培养箱:提供恒温恒湿环境用于细胞毒性或免疫原性检测,维持细胞活性以模拟人体反应,评估致敏潜力。
酶标仪:通过光度法测量细胞培养液或血清样本中生物标志物变化,用于间接评估致敏性引起的炎症或抗体反应。
皮肤模拟检测装置:使用重建人体皮肤模型进行刺激或致敏测试,模拟真实接触条件,减少动物实验依赖。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量材料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用于光毒性检测或致敏物浓度测定,确保数据准确性。
免疫分析系统:利用抗体-抗原反应检测致敏物特异性免疫响应,如ELISA法测量细胞因子水平,评估过敏机制。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上一篇:集装袋耐盐雾检测
下一篇:颗粒饲料剪切强度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