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数量-432
激光共聚焦显微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次 | 2025-10-05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表面形貌分析: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获取样品表面三维形貌数据,测量表面粗糙度、台阶高度等参数,用于评估材料加工质量或生物组织表面特征,检测精度可达纳米级别。
荧光强度定量:利用特定波长激光激发荧光标记物,检测样品中荧光信号的强度分布,实现蛋白质表达量或离子浓度的相对定量分析,为生物学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三维重构成像:通过逐层扫描样品获得系列二维图像,经计算机处理重建样品三维结构,用于观察细胞器空间分布或材料内部孔隙结构,提升成像深度和真实性。
活细胞动态观察:采用低毒性激光和温控系统,对活体细胞进行长时间序列扫描,监测细胞迁移、分裂或凋亡等动态过程,适用于药物筛选或病理研究。
共定位分析:通过多通道荧光检测技术,分析不同标记物在样品中的空间重叠程度,判断蛋白质相互作用或细胞器关联性,常用皮尔逊相关系数进行量化评估。
膜通透性检测:利用荧光染料扩散特性,观察细胞膜或囊泡结构的通透性变化,评估外界刺激对膜完整性的影响,适用于毒性测试或生理功能研究。
细胞器形态测量:针对线粒体、内质网等亚细胞结构进行高分辨率成像,测量其数量、体积和形态参数,用于研究细胞应激反应或疾病相关变化。
蛋白质表达定位:结合免疫荧光标记技术,精确测定特定蛋白在细胞或组织中的分布位置,分析表达水平与功能区域关联性,支持分子机制探索。
纳米颗粒分布:对材料中掺杂的纳米颗粒进行扫描成像,统计颗粒尺寸分布和聚集状态,评估复合材料均匀性或药物载体分散性能。
材料缺陷检测:通过三维层析成像识别材料内部裂纹、孔洞等缺陷,结合形貌数据量化缺陷尺寸和分布密度,用于产品质量控制或失效分析。
检测范围
生物组织切片:包括动物或人体组织样本,经固定切片后观察细胞排列、血管网络等结构,用于病理诊断或生物学研究,需保持样品活性与形态完整性。
细胞培养物:涵盖贴壁或悬浮培养的细胞系,检测细胞形态、增殖状态或信号转导过程,适用于体外实验或药物毒性评价,要求无菌操作环境。
高分子材料:如聚合物薄膜或水凝胶样品,分析表面微结构、相分离行为或降解过程,为材料设计和性能优化提供依据,需避免激光损伤。
半导体器件:包括集成电路或光电子元件,检测器件层状结构、缺陷分布或掺杂均匀性,支持微纳加工工艺验证,要求高真空或惰性气体保护。
药物载体:如脂质体或微球制剂,观察载体形貌、包封率或释放行为,评估药物递送效率,需模拟生理环境进行动态监测。
环境样品:包括大气颗粒物或水体沉积物,分析污染物形态、成分分布及生态效应,为环境监测提供微观证据,前处理需避免二次污染。
考古样品:如化石或文物碎片,非破坏性检测内部结构、残留物分布,支持年代鉴定或工艺研究,要求低激光功率以防样品变质。
食品微观结构:针对果蔬、乳制品等食品样品,观察细胞壁完整性、脂肪球分布或结晶形态,关联食品质构与储藏稳定性,需控制温度湿度。
涂层材料:包括金属镀层或防腐涂层,检测涂层厚度、结合界面缺陷或腐蚀起始点,评估防护性能,要求制备平整截面样品。
纳米复合材料:如碳纳米管增强材料,分析填料分散性、界面结合状态或应力分布,优化力学性能,需高分辨率识别纳米级特征。
检测标准
ASTM E2809-2013《标准指南用于共聚焦显微镜表征》:提供共聚焦显微镜性能验证和图像分析的基本框架,包括分辨率校准、荧光强度线性测试等要求,确保检测结果可比性。
ISO 19012-1:2013《显微镜光学系统标识第1部分:成像亮度》:规定共聚焦显微镜光学系统亮度参数测量方法,涵盖激光功率、探测器灵敏度等指标,保证定量成像准确性。
GB/T 27788-2011《微束分析扫描电镜性能参数测试方法》:部分内容适用于共聚焦显微镜分辨率测试,通过标准样品验证横向和轴向分辨率,支持仪器性能定期校验。
ISO 16700:2016《微束分析扫描电镜性能参数》:涉及图像畸变、稳定性等参数检测方法,可延伸至共聚焦系统校准,确保长期检测重复性。
GB/T 30053-2013《光学显微镜光学性能测试方法》:涵盖视场均匀性、色差校正等共聚焦显微镜关键指标,为实验室间数据比对提供依据。
检测仪器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集成激光光源、扫描镜组和针孔光阑的成像系统,实现样品点扫描和光学层析,是本检测的核心设备,负责高分辨率三维图像采集。
荧光激发光源:提供多波长激光输出的照明装置,可根据荧光染料特性选择激发波长,确保标记物特异性激发,避免交叉干扰。
高灵敏度探测器:采用光电倍增管或雪崩二极管的光信号转换器件,捕获微弱荧光信号并转换为电信号,提升低浓度样品检测信噪比。
三维图像处理软件:具备去卷积、三维重建功能的计算机程序,对原始图像数据进行降噪和结构重构,辅助定量分析和可视化展示。
样品定位平台:带精密步进电机的样品载物台,实现微米级精确定位和连续扫描,支持大范围样品自动检测,减少人为操作误差。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上一篇:尼龙革耐湿热老化检测
下一篇:农村饮水安全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