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洗剂表面张力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10-05  

表面张力是清洗剂性能评价的核心参数,直接影响其润湿、渗透及去污效果。专业检测涵盖静态与动态表面张力测定,采用悬滴法、圆环法等标准方法,严格控制温度、浓度及环境条件,确保数据准确性和重复性,为清洗剂配方优化及应用提供可靠依据。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静态表面张力测定:测量清洗剂在平衡状态下的表面张力值,反映其降低液体表面自由能的能力,是评估基础润湿性能的关键指标,测试需在恒温条件下进行以避免温度波动干扰。

动态表面张力测定:监测表面张力随时间变化的规律,适用于清洗剂在高速喷涂或流动过程中的性能评估,可揭示分子在界面吸附的动力学特性,影响清洁效率。

界面张力测定:测量清洗剂与不相溶液体(如油相)间的界面张力值,用于评价其乳化或破乳能力,直接关联到多相体系中的清洗效果与稳定性。

临界胶束浓度测定:通过表面张力-浓度曲线确定清洗剂形成胶束的临界点,该参数关联清洗剂的去污效率与经济用量,是配方优化的重要依据。

接触角测量:通过分析清洗剂液滴在固体表面的接触角,间接评估其润湿铺展性能,接触角越小表明润湿性越佳,适用于表面处理效果评价。

泡沫高度与稳定性测试:测定清洗剂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泡沫初始高度及消泡时间,泡沫特性影响冲洗性能,过度发泡可能导致清洁不彻底。

粘度与表面张力关联分析:同步测量清洗剂的粘度和表面张力,研究流变特性对表面张力的影响,为高粘度清洗剂的应用提供数据支持。

温度梯度表面张力测试:在不同温度下(如10-50°C)测量表面张力值,评估温度依赖性,模拟实际使用环境,确保清洗剂在变温条件下的性能一致性。

浓度系列表面张力测定:通过测试不同稀释浓度下的表面张力,绘制浓度-张力曲线,用于确定最佳使用浓度,避免过量或不足造成的浪费或失效。

表面张力滞后现象研究:分析表面张力在液膜扩张与收缩过程中的差异值,滞后效应关联清洗剂在动态应用中的润湿均匀性,影响清洁覆盖范围。

检测范围

工业金属清洗剂:用于机械零部件、模具等金属表面的油污去除,需具备低表面张力以快速渗透锈蚀层,检测确保其在严苛环境下的长期有效性。

电子元器件清洗剂:应用于电路板、精密元件的清洁,要求极低表面张力以避免残留,检测验证其在不损伤电子元件的前提下去除 Flux 等污染物。

食品加工设备清洗剂:用于食品接触表面的消毒与去污,需控制表面张力以保证无毒性残留,检测重点评估其在不同材质表面的铺展性与生物相容性

纺织印染清洗剂:针对织物预处理及后整理过程中的油渍、色素清除,低表面张力有助于渗透纤维间隙,检测验证其褪色率与织物损伤度符合标准。

汽车发动机清洗剂:专用于清除引擎积碳与油泥,高润湿性可提升渗透效率,检测关注其与金属、橡胶材质的相容性及高温下的性能稳定性。

医疗器械消毒清洗剂:适用于手术器械、内镜等医疗设备的灭菌前清洗,表面张力需平衡去污力与材料安全性,检测确保无腐蚀性且符合医疗规范。

家用多功能清洁剂:涵盖厨房、卫生间等硬表面清洁,检测评估其在不同材质(如陶瓷、玻璃)上的润湿速度与残留量,保障日常使用安全。

半导体晶圆清洗液:用于硅片制造过程中的微粒去除,要求超低表面张力以实现无损伤清洗,检测严格控制金属离子含量与颗粒污染水平。

油气管道清洗剂:针对石油管道内壁的蜡质、沥青质沉积,需通过低界面张力实现乳化剥离,检测验证其在高压力、高粘度环境下的适用性。

航空航天部件清洗剂:应用于飞机发动机、铝合金结构的维护清洗,检测重点考察其与复合材料的相容性及在极端温度下的表面活性保持能力。

检测标准

ASTM D1331-2014《表面活性剂溶液表面张力的标准试验方法》:规定了采用圆环法测量表面活性剂溶液表面张力的程序,包括仪器校准、试样制备及温度控制要求,适用于清洗剂类产品的质量评估。

ISO 304-1985《表面活性剂 通过拉起液膜法测定表面张力》:国际标准中描述了使用吊片法测定表面张力的方法,明确仪器精度、测试环境及数据处理规则,确保结果可比性。

GB/T 18396-2001《天然胶乳 环法测定表面张力》:中国国家标准针对胶乳类材料表面张力的测定,但原理适用于清洗剂,详细规范了环的尺寸、清洁程序及计算公式。

ASTM D3825-2009《动态表面张力测定用悬滴法的标准试验方法》:通过悬滴法测量动态表面张力,适用于快速吸附体系的评估,标准中定义了滴形分析、时间区间及误差控制。

ISO 6889-2016《表面活性剂 用拉起液膜法测定界面张力》:专门针对油水界面张力的测定方法,包括乳化体系的应用,要求控制相纯度与温度稳定性。

GB/T 5557-2016《表面活性剂 界面张力的测定 滴体积法》:采用滴体积法测量界面张力,标准中详细说明了滴管规格、流速控制及修正计算,适用于清洗剂与油相的相互作用研究。

ASTM D1331-2014《表面活性剂溶液表面张力的标准试验方法》:该标准亦包含 Wilhelmy 板法的应用,适用于固体表面润湿性研究,补充了清洗剂在多孔材料中的渗透评估。

ISO 8296-2003《塑料 薄膜和薄片 润湿张力的测定》:虽针对塑料材料,但测试方法可间接评估清洗剂残留,通过测量润湿张力判断表面清洁度。

GB/T 11278-2005《表面活性剂 临界胶束浓度的测定》:通过电导法或表面张力法测定临界胶束浓度,标准中明确了曲线拟合与结果判定准则,用于清洗剂配方优化。

ASTM D2577-2007《表面活性剂发泡性能的标准试验方法》:虽侧重泡沫测试,但泡沫性能与表面张力相关,标准提供了机械搅拌法,辅助评估清洗剂的动态应用特性。

检测仪器

自动表面张力仪:采用圆环法或吊片法原理,集成高精度力传感器(分辨率0.01 mN/m)与温控系统,可自动测量静态与动态表面张力,适用于清洗剂的质量控制与研发测试。

悬滴法张力计:通过分析液滴形状计算表面张力,配备高速摄像系统与图像处理软件,能实现毫秒级动态测量,用于研究清洗剂的快速吸附过程与界面行为。

接触角测量仪:利用座滴法测量液滴在固体表面的接触角,结合软件分析表面能,间接评估清洗剂的润湿性能,适用于不同材质表面的兼容性测试。

旋转滴界面张力仪:专用于超低界面张力测量(可达10-3 mN/m),通过高速旋转产生离心力平衡界面张力,适用于微乳液清洗剂与油相作用的精细研究。

泡沫扫描分析仪:结合气体鼓泡与光学传感器,自动监测泡沫高度与消亡 kinetics,表面张力影响泡沫稳定性,该仪器可关联清洗剂的发泡特性与清洁效果。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