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数量-463
干态耐摩色牢度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次 | 2025-10-06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摩擦头压力控制精度检测:验证摩擦测试仪在施加规定压力(如9牛顿)时的稳定性,压力偏差需小于±0.1牛顿,确保摩擦过程中受力均匀,避免因压力波动导致色牢度评级误差。
摩擦次数准确性检测:监测仪器在连续摩擦循环中的计数精度,要求次数误差不超过±1次,摩擦次数不准确会影响颜色转移程度的评估,进而影响测试结果的可靠性。
试样夹持稳定性检测:评估夹具在摩擦过程中对试样的固定能力,防止试样滑动或偏移,确保摩擦区域一致,减少因夹持不当引起的测试偏差。
摩擦运动均匀性检测:检查摩擦头在往复运动中的轨迹平行度与速度一致性,运动不均匀会导致局部摩擦过度,影响颜色转移的均匀分布和评级准确性。
颜色变化评级标准检测:依据灰度卡或色差仪对摩擦后试样的颜色变化进行客观评级,要求评级环境光照条件稳定,避免主观因素干扰结果判定。
环境温湿度控制检测:测试实验室环境条件(如温度20±2°C、湿度65±4%)的维持能力,温湿度变化可能影响材料摩擦性能,需确保测试条件标准化。
摩擦头材质兼容性检测:验证摩擦头(如棉布或橡胶材质)与试样的接触适应性,不同材质摩擦头可能产生差异结果,需按标准选择以确保测试可比性。
测试速度稳定性检测:监控摩擦运动的往复速度(如30次/分钟),速度波动应控制在±5%以内,速度不稳定会改变摩擦强度,导致色牢度数据失真。
试样预处理一致性检测:确保试样在测试前经过标准条件(如调湿24小时)处理,预处理不一致会影响材料初始状态,引入额外变量影响结果。
结果重复性验证检测:通过多次测试同一试样评估仪器和操作的重现性,重复性差表明系统存在误差,需校准以确保检测一致性。
检测范围
棉纺织物:广泛应用于服装和家居用品的天然纤维材料,干态耐摩色牢度不足易导致颜色脱落,影响产品外观耐久性和消费者安全。
化纤混纺织物:由聚酯、尼龙等合成纤维制成的面料,常用于运动服装,摩擦色牢度差可能引起颜色迁移,降低产品使用寿命。
丝绸面料:高档服饰用天然蛋白纤维材料,表面光滑但易磨损,色牢度检测可评估其在高摩擦场景下的颜色保持能力。
羊毛制品:用于外套和毯子的动物纤维产品,摩擦过程中颜色转移风险较高,需严格测试以确保符合行业标准。
涂层织物:表面涂覆塑料或橡胶的复合材料,用于防水服装,涂层与基布结合处的色牢度影响整体耐磨性能。
皮革材料:鞋类和包袋用天然或合成皮革,干摩擦可能导致表面染料脱落,检测可验证其处理工艺的稳定性。
无纺布产品:医疗和工业用一次性材料,色牢度测试确保其在摩擦环境下颜色不迁移,避免污染风险。
印花纺织品:带有图案印花的织物,印花区域摩擦色牢度需重点评估,防止图案模糊或褪色。
汽车内饰织物:座椅和顶棚用纺织材料,频繁摩擦环境下色牢度直接关联内饰美观和安全性。
工业用帆布:重载场合的防护材料,高摩擦条件下色牢度检测可预测其长期使用中的颜色稳定性。
检测标准
ISO 105-X12:2016《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第X12部分:耐摩擦色牢度》: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干态摩擦测试方法,规定了试样准备、摩擦条件及评级程序,适用于各类纺织材料的色牢度评估。
GB/T 3920-2008《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摩擦色牢度》:中国国家标准的干摩擦测试规范,明确摩擦压力、次数及评级要求,确保检测结果与国际标准接轨。
AATCC 8-2016《耐摩擦色牢度:旋转垂直摩擦测试仪法》:美国纺织化学师协会标准,采用特定仪器进行干摩擦测试,适用于纺织品颜色耐久性验证。
JIS L 0801:2015《耐摩擦色牢度试验方法》:日本工业标准,详细规定干态摩擦测试的仪器参数和操作流程,用于日系产品质量管控。
BS EN ISO 105-X12:2016《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摩擦色牢度》:英国采纳的欧洲标准,与ISO一致,提供干摩擦测试的统一指南。
GB/T 5712-1997《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摩擦色牢度 小面积法》:中国标准的小试样测试版本,适用于限量材料,确保测试经济性和可行性。
ASTM F1319-10《标准测试方法 用于耐摩擦色牢度》: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标准,涵盖干摩擦测试的仪器校准和结果解释要点。
ISO 105-X16:2016《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第X16部分:耐摩擦色牢度 有机溶剂法》:扩展标准,涉及溶剂处理后的干摩擦测试,用于特殊材料评估。
DIN 54021:2017《纺织品测试 耐摩擦色牢度测定》:德国标准化学会标准,规范干摩擦测试的细节要求,适用于欧洲市场准入。
AS 2001.4.3-2015《纺织品试验方法 色牢度试验 耐摩擦色牢度》:澳大利亚标准,提供干态摩擦测试的本土化实施方案。
检测仪器
干摩擦色牢度测试仪:专用于模拟干摩擦条件的仪器,具备可调压力头(9牛顿)和往复运动机构,通过标准摩擦布对试样进行多次摩擦,评估颜色转移程度,是核心检测设备。
灰度评级卡:由标准灰色色块组成的比色工具,用于视觉评估摩擦后试样的颜色变化等级,提供客观评级基准,确保结果一致性。
色差计:光电仪器测量摩擦区域的色差值,基于CIELAB色彩空间计算ΔE值,替代主观评级,提高检测精度和重复性。
环境试验箱:可控温湿度的密闭装置,维持测试条件(如20°C、65%RH),避免环境波动影响材料摩擦性能,保障检测标准化。
试样切割器:精密模具工具用于制备标准尺寸试样(如140mm×50mm),确保试样边缘整齐,减少因形状不规整导致的测试误差。
摩擦头压力校准装置:数字压力计连接专用夹具,验证摩擦头施加压力的准确性,定期校准可防止仪器漂移,维持检测可靠性。
往复运动计数器:电子计数器记录摩擦循环次数,精度达±1次,与测试仪集成确保摩擦次数可控,避免操作失误。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上一篇:脱甲膏防腐效能检测
下一篇:土工布抗压缩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