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数量-9
生物毒素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次 | 2025-10-06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黄曲霉毒素B1检测: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或免疫亲和柱净化技术,对样品中的黄曲霉毒素B1进行定量分析,确保检测限低于法规要求,以评估谷物和坚果等产品的安全性。
赭曲霉毒素A检测: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食品中的赭曲霉毒素A进行高灵敏度检测,重点关注样品前处理过程中的回收率控制,以减少基质干扰。
河豚毒素检测:利用小鼠生物测定法或酶联免疫吸附法,对水产品中的河豚毒素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确保检测方法能够准确识别毒素的存在,防止食用中毒事件。
肉毒毒素检测:通过小鼠中和试验或细胞培养法,检测食品或生物样品中的肉毒神经毒素,评估其毒力水平,为临床诊断和食品安全提供依据。
展青霉素检测:应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水果制品中的展青霉素进行分析,优化提取溶剂和净化步骤,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重复性。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检测:采用免疫亲和柱结合荧光检测法,对谷物中的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进行定量,确保检测方法符合国际标准要求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玉米赤霉烯酮检测: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饲料和谷物中的玉米赤霉烯酮,重点关注色谱条件的优化,以分离类似物并减少假阳性结果。
伏马毒素检测:利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对玉米及其制品中的伏马毒素进行多残留分析,确保检测覆盖主要毒素变体,提高监测效率。
微囊藻毒素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或液相色谱法,对环境水样中的微囊藻毒素进行监测,优化样品浓缩步骤,以应对低浓度毒素的检测挑战。
石房蛤毒素检测:通过小鼠生物测定或化学分析法,对贝类产品中的石房蛤毒素进行检测,确保方法能够快速响应突发污染事件,保障水产品安全。
检测范围
谷物及其制品:包括小麦、玉米和大米等主食作物,易受霉菌污染产生生物毒素,检测可评估储存和加工过程中的安全性,防止毒素积累。
坚果和籽类:如花生、杏仁等高脂食品,在潮湿环境下易滋生黄曲霉毒素,检测有助于控制原料质量,减少消费者健康风险。
水产品:涵盖鱼类、贝类和甲壳类动物,可能富集河豚毒素或藻类毒素,检测可监控捕捞和养殖环节的污染状况。
饲料原料:包括植物性饲料和动物副产品,生物毒素污染会影响畜禽健康,检测是饲料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
乳制品:如牛奶和奶酪,可能通过饲料链传递霉菌毒素,检测可确保产品符合食品安全标准,保护婴幼儿和成人健康。
药品原料:涉及中草药和化学原料药,生物毒素污染可能影响药效,检测是药品质量控制的关键步骤。
环境水样:包括地表水和饮用水,可能含有微囊藻毒素等水生毒素,检测可评估水质安全,预防公共卫生事件。
农产品:如水果和蔬菜,在储存中易产生展青霉素,检测可指导采收后处理,延长货架期。
肉类制品:包括加工肉品和生鲜肉类,可能间接污染毒素,检测可追溯污染源,确保加工过程卫生。
调味品:如酱油和香料,原料可能携带毒素,检测可验证生产工艺的有效性,保障最终产品安全。
检测标准
ISO 16050:2003《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国际标准化组织发布的标准,规定了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的方法,包括样品制备、色谱条件和结果计算要求。
GB 5009.22-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和B2的测定》:中国国家标准,详细描述了免疫亲和柱净化和液相色谱法检测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流程,确保方法与国际接轨。
AOAC 991.31《谷物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测定 免疫亲和柱法》:国际官方分析化学家协会标准,提供了一种快速检测谷物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方法,强调试剂纯化和仪器校准。
ISO 15141:2018《食品和饲料中赭曲霉毒素A的测定 免疫亲和柱净化液相色谱法》:国际标准,适用于多种食品基质中赭曲霉毒素A的检测,要求严格控制净化步骤的回收率。
GB/T 30955-2014《饲料中伏马毒素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中国国家标准,规定了使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检测饲料中伏马毒素的方法,包括前处理和质量控制要点。
ISO 20481:2008《咖啡和咖啡制品中赭曲霉毒素A的测定》:国际标准,专门针对咖啡产品中的赭曲霉毒素A检测,优化了提取和净化程序以减少干扰。
GB 5009.209-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河豚毒素的测定》:中国国家标准,描述了小鼠测定法和仪器分析法检测河豚毒素的步骤,确保方法灵敏可靠。
ISO 21527:2008《食品中霉菌毒素的测定 免疫亲和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国际标准,提供通用方法检测多种霉菌毒素,适用于复杂食品基质的筛查。
GB/T 22243-2008《饲料中玉米赤霉烯酮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国家标准,详细规定了饲料中玉米赤霉烯酮的检测流程,包括样品粉碎和色谱分离条件。
ISO 18363-1:2015《动植物油脂中氯化烃农药和多氯联苯的测定》:虽然主要针对其他污染物,但相关前处理技术可用于生物毒素检测的样品净化,提供参考方法。
检测仪器
高效液相色谱仪:具备高分辨率分离功能,采用紫外或荧光检测器,用于生物毒素的定量分析,能够分离复杂样品中的多种毒素,提高检测准确性。
质谱仪:通过质量分析器提供高灵敏度检测,与液相色谱联用可实现毒素的定性和定量分析,适用于低浓度毒素的筛查和确认。
酶联免疫吸附分析仪:基于抗原抗体反应进行快速筛查,具有高通量特点,可用于大批量样品的初步检测,减少实验室工作量。
气相色谱仪:配备电子捕获检测器或质谱检测器,适用于挥发性或半挥发性生物毒素的分析,如某些霉菌毒素的热稳定变体。
荧光光度计:利用荧光特性进行毒素检测,操作简便且成本较低,常用于现场快速筛查或辅助实验室分析,确保结果的可比性。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上一篇:高粱微生物限度检测
下一篇:矿石氧化还原电位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