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平磨色牢度沾色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10-07  

耐平磨色牢度沾色检测是纺织品质量评估的核心项目,重点测定织物在摩擦作用下颜色转移的性能。该检测通过标准化流程模拟实际使用条件,涵盖干湿摩擦测试、沾色评级等关键环节,确保产品色牢度符合行业规范,适用于各类纺织材料的质量控制和合规性验证。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干摩擦色牢度检测:通过干燥标准摩擦布与试样在特定压力下进行往复摩擦,评估织物颜色转移程度,使用灰度卡评级沾色等级,确保产品在干燥环境下的色牢度性能符合标准要求。

湿摩擦色牢度检测:将标准摩擦布浸湿后与试样摩擦,模拟潮湿使用条件,测定颜色转移情况,评级沾色程度,验证织物在湿态环境中的色牢度稳定性。

沾色评级准确性验证:采用标准灰度卡或比色工具对摩擦后沾色样本进行视觉或仪器评级,确保评级结果的一致性和可重复性,减少人为误差影响检测准确性。

摩擦压力校准检测:使用精密压力传感器验证摩擦测试仪施加的压力值是否在标准范围内,保证摩擦过程中压力稳定,避免因压力偏差导致测试结果失真。

摩擦速度稳定性检测:监测摩擦测试仪运行速度的波动情况,要求速度控制在规定公差内,确保摩擦频率一致,提高测试结果的可比性和可靠性。

摩擦头磨损评估:定期检查摩擦头表面状态,评估其磨损程度对测试结果的影响,确保摩擦头材质和形状符合标准规格,维持检测的长期稳定性。

试样尺寸规范性检测:验证试样裁剪尺寸是否符合标准要求,包括长度、宽度和厚度,避免因尺寸差异导致摩擦面积不均,影响沾色测试的准确性。

测试环境温湿度监控:实时记录检测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参数,确保条件符合标准规定,减少环境因素对摩擦色牢度结果的干扰。

摩擦轨迹均匀性检测:检查摩擦头在试样表面的移动轨迹是否均匀覆盖指定区域,保证摩擦作用分布一致,提高测试的重复性和代表性。

评级光源一致性检测:使用标准光源箱验证评级环境的光照条件,确保光源色温和强度符合规定,减少视觉评级时的外部干扰,提升结果客观性。

检测范围

棉织物:天然纤维材料,广泛用于服装和家纺产品,其耐摩擦色牢度直接影响日常使用中的颜色保持性和美观度,需通过标准检测确保质量。

涤纶织物:合成纤维材料,常用于运动服装和户外用品,高强度和耐磨性要求严格的色牢度检测,以防止颜色转移影响产品性能。

混纺织物:由多种纤维混合制成,如棉涤混纺,其色牢度性能受纤维比例影响,检测需覆盖不同混合条件下的沾色行为评估。

丝绸面料:高档天然蛋白纤维,用于奢侈服装和饰品,摩擦色牢度检测重点评估其细腻表面的颜色稳定性,确保使用中不褪色。

羊毛织物:动物纤维材料,常见于冬季服装,检测需考虑其缩绒性和摩擦敏感性,验证色牢度在洗涤和穿着过程中的耐久性。

牛仔布:厚重棉质面料,多用于牛仔裤,频繁摩擦易导致颜色转移,检测重点评估其靛蓝染料的耐沾色性能,保证使用寿命。

针织面料:弹性较好的织物,用于内衣和T恤,检测需关注其结构对摩擦的影响,确保色牢度在拉伸状态下仍符合标准。

无纺布:非织造材料,用于医疗和工业领域,色牢度检测验证其颜色在摩擦下的稳定性,防止交叉污染。

涂层织物:表面涂覆聚合物材料,用于防水服装,检测评估涂层与基布结合处的色牢度,确保整体性能。

工业用纺织品:如过滤布或安全网,需承受恶劣环境,摩擦色牢度检测保证其颜色不转移至接触物,维持功能完整性。

检测标准

ISO 105-X12:2016《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第X12部分:耐摩擦色牢度》:国际标准化组织发布的标准,规定了纺织品干湿摩擦色牢度的测试方法和评级程序,适用于各类织物沾色性能评估。

AATCC 8-2016《纺织品耐摩擦色牢度:旋转垂直摩擦测试仪法》:美国纺织化学师与染色家协会标准,详细描述使用特定仪器进行摩擦测试的步骤,确保结果可比性。

GB/T 3920-2008《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摩擦色牢度》:中国国家标准,基于ISO方法制定,明确试样准备、测试条件和评级要求,用于国内产品质量控制。

ASTM D5053-2014《纺织品耐摩擦色牢度的标准试验方法》: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标准,提供摩擦测试的通用指南,包括仪器校准和结果解释规范。

JIS L0849:2013《耐摩擦色牢度试验方法》:日本工业标准,针对不同类型织物制定测试参数,确保检测适应区域市场需求。

BS EN ISO 105-X12:2016《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摩擦色牢度》:英国采纳的欧洲标准,与ISO一致,用于欧盟市场合规性验证。

GB/T 5712-1997《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摩擦色牢度 小面积法》:中国补充标准,适用于小尺寸试样测试,提供替代检测方案。

ISO 105-X16:2016《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第X16部分:耐摩擦色牢度-有机制剂法》:扩展标准,涵盖特殊化学剂下的摩擦测试,用于功能性纺织品。

AATCC 116-2018《耐摩擦色牢度:旋转垂直摩擦测试仪法-大面积》:AATCC更新标准,优化测试面积和条件,提高检测效率。

DIN EN ISO 105-X12:2016《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摩擦色牢度》:德国标准化版本,确保检测方法在德语区的统一应用。

检测仪器

摩擦色牢度测试仪:专用设备模拟摩擦动作,通过电机驱动摩擦头在试样表面往复运动,施加标准压力和时间,用于测定织物干湿摩擦下的颜色转移程度,是核心检测工具。

标准摩擦布:特定材质和颜色的织物片,用于与试样摩擦产生沾色,其均匀性和一致性保证测试可比性,每次检测需使用新布避免污染。

灰度卡:视觉评级工具,包含标准灰色阶,用于对比摩擦后沾色程度,评级人员通过比色确定沾色等级,确保结果客观可追溯。

评级灯箱:提供标准光源环境,如D65日光,用于沾色样本的视觉评估,减少环境光干扰,提高评级准确性和一致性。

电子天平:精密称重仪器,用于测定湿摩擦布浸渍前后的质量差,控制浸湿量符合标准,确保湿摩擦测试条件标准化。

温湿度记录仪:监测测试环境参数,实时记录温度和湿度数据,确保检测条件稳定,减少外部因素对色牢度结果的影响。

压力校准装置:用于验证摩擦测试仪的压力精度,通过传感器测量实际压力值,保证摩擦过程中压力施加符合标准规定。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上一篇:醇类溶剂检测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