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数量-17
冷热冲击可靠性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次 | 2025-10-10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温度转换时间检测:测量冷热冲击试验箱从高温室切换到低温室或反之所需的时间,确保转换过程符合标准要求的时间范围(如少于10秒),以避免温度滞后影响样品热应力评估的准确性。
高低温极限检测:验证试验箱能否稳定维持设定的最高和最低温度值(如-65℃至150℃),通过长时间运行检查温度波动是否在允许偏差内,保证极端条件下样品性能测试的可靠性。
温度循环次数检测:设定特定循环次数(如1000次)进行温度冲击测试,监测样品在每个循环中的性能变化,以评估其长期耐疲劳性能及失效阈值。
样品温度均匀性检测:在试验箱内多个点位布置温度传感器,测量工作区域内温度分布的一致性,确保样品受热均匀,避免局部过热或过冷导致测试结果偏差。
热应力分析检测:通过应变仪或热成像设备监测样品在温度骤变过程中产生的热应力,分析应力集中区域,预测材料裂纹或变形风险。
湿度影响评估检测:在冷热冲击过程中引入湿度控制,检测高湿环境下样品的冷凝效应或绝缘性能变化,适用于电子元件等对潮湿敏感的产品。
电气性能变化检测:在温度冲击前后测量样品的电阻、绝缘电阻或导通性能,评估温度变化对电气特性的影响,如半导体器件的参数漂移。
机械性能变化检测:使用力学测试设备检测样品在冷热循环后的拉伸强度、硬度或韧性变化,判断材料老化或脆化程度。
外观检查检测:通过视觉或显微镜观察样品表面在温度冲击后是否出现龟裂、起泡、脱落等现象,定性评估材料涂层或结构的完整性。
失效分析检测:对测试后失效的样品进行解剖分析,确定失效模式(如热膨胀不匹配导致的断裂),为产品改进提供数据支持。
检测范围
电子元器件:包括电阻、电容、集成电路等组件,需承受设备开关机时的温度骤变,检测其焊点可靠性及参数稳定性,防止早期失效。
汽车电子模块:应用于发动机控制单元、车载娱乐系统等,在极端气候下需保持功能正常,检测其电路板与外壳的热匹配性能。
航空航天部件:如机载电子设备或结构材料,在高空低温与地面高温间循环,验证其轻量化设计的耐久性与安全性。
塑料材料:包括工程塑料或聚合物制品,检测其热膨胀系数差异导致的形变或开裂,适用于家电外壳等应用。
金属合金:如铝合金或钛合金结构件,评估在温度冲击下微观结构变化引起的疲劳寿命降低,用于航空或汽车领域。
涂层材料:包括防腐涂层或装饰涂层,检测温度循环中附着力下降或剥落现象,确保长期防护效果。
印刷电路板:多层板在温度变化中易发生分层或翘曲,检测其基材与铜箔的热稳定性,保证电气连接可靠性。
半导体器件:如功率晶体管或传感器,验证芯片与封装材料的热失配风险,防止热应力导致的性能衰减。
电池组件:包括锂离子电池电芯与外壳,检测极端温度下电解液泄漏或电极变形,提升电动汽车用电池安全性。
军用设备:野战通信装置或武器系统,需在恶劣环境下工作,检测其密封件与电子元件的耐候性,满足军事标准要求。
检测标准
IEC 60068-2-14:2009《环境试验 第2-14部分:试验 试验N:温度变化》: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规定了温度冲击测试的基本程序,包括转换时间、温度极值及循环次数,适用于电工电子产品可靠性评估。
MIL-STD-810G:2008《环境工程考虑和实验室试验》:美国军用标准,包含温度冲击测试方法,强调模拟战场快速温变条件,用于军工产品耐久性验证。
GB/T 2423.22-2012《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N:温度变化》:中国国家标准,等效采用IEC标准,详细定义温度冲击测试的样品布置、条件设置及结果判定准则。
ISO 16750-4:2010《道路车辆 电气和电子设备的环境条件和试验 第4部分:气候负荷》:国际标准化组织标准,针对汽车电子部件,规定温度冲击测试参数以确保车辆在四季变化中的可靠性。
JESD22-A106B:2004《温度循环》:电子器件工程联合委员会标准,专注于半导体器件的温度冲击测试,包括循环速率与失效标准定义。
GB/T 10592-2008《高低温试验箱技术条件》:中国国家标准,规范冷热冲击试验箱的性能要求,如温度范围与控制精度,支撑检测设备校准。
ASTM D618-2013《塑料和电绝缘材料调节处理标准实践》: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标准,涉及温度预处理对样品的影响,为冲击测试提供基础条件。
IEC 60749-25:2003《半导体器件 机械和气候试验方法 第25部分:温度循环》:国际标准,详细描述半导体温度冲击测试流程,包括电气监测与失效分析。
GB/T 13543-2008《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中国标准,虽主攻防火,但包含温度冲击相关测试项,用于评估材料阻燃性在温变下的变化。
ISO 4892-2:2013《塑料 实验室光源暴露方法 第2部分:氙弧灯》:国际标准,部分涉及温度循环与光老化结合测试,适用于户外用材料可靠性评估。
检测仪器
冷热冲击试验箱:具备独立高温室和低温室的双槽或三槽结构,温度范围常覆盖-70℃至200℃,通过气动或机械转换实现快速温变,模拟产品在极端环境下的热疲劳效应,是核心检测设备。
温度数据记录仪:多通道高精度传感器装置,采样速率可达每秒数次,实时记录样品表面与内部温度变化,用于分析温度均匀性及响应时间。
热成像仪:非接触式红外测温设备,空间分辨率高,可可视化显示样品热分布,检测局部过热点或热泄漏,辅助失效分析。
电子万能试验机:集成力值与位移测量功能,配备高低温箱附件,可在温度冲击后直接进行拉伸或弯曲测试,评估机械性能退化。
绝缘电阻测试仪:输出高压直流信号,测量样品在温度循环中的绝缘电阻值,判断电气隔离性能是否因热应力而下降,适用于电子组件检测。
振动试验系统:结合温度冲击台使用,模拟温变与振动复合应力,检测产品在运输或使用中的综合可靠性,扩展应用范围。
显微镜系统:配备数码摄像功能的立体显微镜,放大倍数可调,用于温度冲击后样品表面微观检查,识别裂纹或变形细节。
环境模拟箱:集成温湿度控制功能,可在冷热冲击中叠加湿度循环,测试材料吸湿膨胀效应,提升检测全面性。
数据采集系统:多通道信号调理单元,连接各种传感器同步采集温度、应变或电气参数,实现自动化测试与数据分析。
恒温恒湿箱:作为辅助设备,用于样品预处理或恢复阶段,确保测试前后条件一致,减少外部因素干扰。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上一篇:冷冻机油RPVOT氧化检测
下一篇:沥青胶泥耐碱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