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数量-432
植物油日本肯定列表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次 | 2025-10-10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农药残留检测:通过色谱技术分析植物油中多种农药的残留量,确保其低于日本肯定列表规定的最大残留限量,防止摄入风险。
重金属含量检测:测定植物油中铅、镉、汞等重金属元素的浓度,评估其是否符合日本食品安全标准,避免重金属污染引发的健康问题。
黄曲霉毒素检测:检测植物油中黄曲霉毒素B1、B2、G1、G2等毒素的水平,控制真菌污染风险,保障产品食用安全性。
多氯联苯检测:分析植物油中多氯联苯类污染物的残留情况,监控工业污染影响,确保产品不超出日本法规限值。
苯并芘检测:测定植物油中苯并芘等多环芳烃化合物的含量,评估加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致癌物风险。
酸价检测:评估植物油中游离脂肪酸的含量,反映油脂的新鲜度和氧化程度,防止酸败影响品质。
过氧化值检测:测量植物油中过氧化物的浓度,指示油脂的氧化状态,控制储存过程中的变质风险。
溶剂残留检测:检测植物油提取过程中可能残留的有机溶剂,如正己烷,确保其低于安全阈值。
微生物污染检测:分析植物油中细菌、霉菌等微生物的数量,防止腐败和卫生问题。
添加剂使用检测:检查植物油中抗氧化剂、防腐剂等添加剂的合规性,确保其用量符合日本肯定列表要求。
检测范围
大豆油:广泛应用于烹饪和食品加工的植物油,需检测农药残留和氧化指标,确保其符合日本进口标准。
花生油:常见食用油脂,易受黄曲霉毒素污染,检测重点包括毒素水平和重金属含量。
棕榈油:工业用和食用植物油,检测项目涵盖溶剂残留和苯并芘,监控加工过程中的污染物。
葵花籽油: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需进行过氧化值和酸价检测,评估氧化稳定性。
橄榄油:高端食用油脂,检测多氯联苯和添加剂,确保其纯度和安全性。
玉米油:常见烹饪用油,检测农药残留和微生物污染,防止储存不当导致的变质。
菜籽油:广泛用于食品工业的植物油,重点检测重金属和溶剂残留,符合日本法规。
芝麻油:调味用植物油,需进行苯并芘和酸价检测,控制高温加工风险。
椰子油:热带植物油脂,检测项目包括微生物和过氧化值,确保产品稳定性。
米糠油:营养型植物油,检测黄曲霉毒素和农药残留,保障食用安全。
检测标准
ISO 665:2020《动植物油脂 水分和挥发物含量的测定》:国际标准化组织发布的方法,用于测定植物油中水分和挥发物的含量,确保产品纯度符合要求。
GB 5009.12-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铅的测定》:中国国家标准规定铅含量的检测程序,适用于植物油中重金属的定量分析。
ASTM D5555-2019《植物油中游离脂肪酸的标准测试方法》: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标准,提供游离脂肪酸的测量指南,评估油脂酸败程度。
ISO 16035:2005《动植物油脂 紫外吸收度的测定》:国际标准方法,用于检测植物油中的氧化产物,指示油脂质量。
GB/T 5009.22-2016《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测定》:中国国家标准规定黄曲霉毒素的检测技术,确保植物油安全性。
ISO 12966-1:2014《动植物油脂 脂肪酸甲酯的制备 第1部分:酯交换法》:国际标准提供脂肪酸分析的前处理方法,用于成分鉴定。
GB 2716-20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植物油》:中国国家标准规定植物油的基本安全要求,包括污染物限量。
ASTM D1959-2019《植物油中过氧化值的标准测试方法》:美国标准提供过氧化值的测定程序,监控油脂氧化状态。
ISO 659:2009《动植物油脂 酸价的测定》:国际标准化方法,用于测定酸价,评估油脂新鲜度。
GB 5009.11-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中国国家标准规定砷含量的检测,适用于植物油重金属分析。
检测仪器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结合色谱分离和质谱检测功能,用于植物油中农药残留和多氯联苯的定性与定量分析,提供高灵敏度检测。
液相色谱仪:采用液相分离技术,检测植物油中黄曲霉毒素和添加剂等极性化合物,确保准确测量低浓度污染物。
原子吸收光谱仪:通过原子化样品测量重金属元素浓度,适用于植物油中铅、镉等重金属的快速分析,保证结果可靠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量植物油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用于过氧化值和苯并芘等指标的检测,操作简便高效。
自动滴定仪:自动化进行酸碱滴定反应,测定植物油的酸价和过氧化值,提高检测精度和重复性。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上一篇:直流电流隔离检测
下一篇:纸板平滑度测定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