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数量-52867
速冻食品复热后质构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次 | 2025-10-11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硬度检测:测量速冻食品复热后的硬度值,使用质构分析仪施加压力,记录最大力值,评估食品的坚实程度,确保质地符合消费要求,避免过硬或过软影响口感。
弹性检测:测定食品在变形后恢复原状的能力,通过质构仪进行压缩-回复测试,计算弹性模量,反映食品的韧性,评估复热过程中的质地变化。
粘性检测:评估食品的粘附特性,使用质构仪进行拉伸或剪切测试,测量粘力值,判断食品的粘稠度,防止复热后过度粘连或分离。
咀嚼性检测:模拟口腔咀嚼过程,综合硬度、弹性、内聚性等参数,计算咀嚼功,评价食品的易咀嚼性,确保复热后质地适宜消费者食用。
内聚性检测:测量食品内部结构的结合强度,通过质构仪压缩测试,评估食品在咀嚼过程中的破碎程度,防止复热后结构松散。
胶粘性检测:针对高粘度食品,测定其胶状物质的粘附力,使用特定探头进行测试,确保复热后质地均匀,避免汁液流失。
回复性检测:评估食品在压力移除后的恢复能力,通过循环压缩测试,计算回复率,反映食品的弹性,判断复热后质地稳定性。
脆性检测:针对脆性食品,测量其破裂所需的力值,使用质构仪进行弯曲或穿刺测试,评估脆度,确保复热后保持酥脆口感。
韧性检测:测定食品抵抗断裂的能力,通过拉伸测试,记录断裂力与伸长率,评价食品的耐久性,防止复热后质地变差。
多汁性检测:间接评估食品的汁液含量,通过压缩测试测量汁液渗出量,反映复热后的多汁程度,确保食品鲜嫩可口。
凝聚性检测:测量食品颗粒间的结合力,使用质构仪进行剪切测试,评估复热后食品的整体结构完整性,防止松散破碎。
胶着性检测:针对粘性食品,测定其在咀嚼过程中的粘附程度,通过质构仪模拟口腔运动,评估复热后质地是否过粘。
检测范围
速冻饺子:面皮与馅料结合的产品,复热后需检测皮质的弹性、馅料的硬度等质地参数,确保口感一致,避免皮破馅漏。
速冻包子:发酵面制品,复热后检测面皮的柔软度、馅料的多汁性,评估整体质地,防止面皮发硬或馅料干涩。
速冻蔬菜:如速冻青豆、玉米等,复热后检测脆性、硬度,防止过度软化,保持蔬菜的新鲜质地。
速冻肉类:如速冻鸡块、肉丸等,复热后检测弹性、咀嚼性,确保肉质鲜嫩,避免过度烹饪导致质地变硬。
速冻海鲜:如速冻虾仁、鱼片等,复热后检测韧性、多汁性,避免质地变差,保持海鲜的原始风味。
速冻面点:如速冻面条、馄饨等,复热后检测粘性、弹性,防止粘连或断裂,确保食用品质。
速冻汤圆:糯米制品,复热后检测外皮粘性、内馅流动性,确保传统风味,避免外皮过粘或内馅硬化。
速冻春卷:油炸面点,复热后检测脆性、内聚性,评估酥脆口感,防止外皮软塌。
速冻比萨:多层结构食品,复热后检测饼底硬度、奶酪熔融性,保证品质,避免饼底过软或奶酪不融。
速冻薯条:马铃薯制品,复热后检测脆性、硬度,模拟新鲜炸制口感,防止软绵无力。
速冻糕点:如速冻蛋糕、面包,复热后检测柔软度、弹性,评估质地变化,确保松软可口。
速冻酱料:如速冻番茄酱、奶油酱,复热后检测粘度、流动性,防止分层或过稠,保持均匀质地。
检测标准
ISO 11036:1994 感官分析 质地剖面分析: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质地评估方法,规定硬度、弹性、粘性等参数的测定流程,适用于速冻食品复热后质构检测。
GB/T 16860-1997 食品质地测定方法 通用原则:中国国家标准,明确食品质地测试的基本要求,包括样品制备、仪器校准等,确保检测结果可比性。
ASTM E1870-19 食品质地测试标准指南: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发布的标准,提供质地检测的通用框架,适用于速冻食品复热后质构评估。
ISO 6658:2017 感官分析 方法学 一般指南:国际标准,规定感官测试的基本原则,辅助质构检测中主观评价的规范化。
GB/T 22294-2008 速冻食品质量要求:中国国家标准,涵盖速冻食品的质地指标,为复热后质构检测提供依据。
ISO 8589:2007 感官分析 实验设计通用指南:国际标准,指导检测实验的设计与执行,确保质构测试的科学性。
GB/T 16290-2010 感官分析 方法学 质地剖面检验:中国国家标准,详细描述质地剖面分析方法,适用于复热食品的质地评估。
ASTM D618-21 塑料测试标准实践:虽为塑料标准,但部分方法可借鉴用于食品质构检测,如硬度测试。
ISO 11035:1994 感官分析 识别和描述感官属性的方法:国际标准,帮助识别质地属性,用于质构检测中的参数定义。
GB/T 15091-2019 食品工业基本术语:中国国家标准,统一质构检测相关术语,避免歧义。
检测仪器
质构分析仪:多功能仪器,用于测量食品的硬度、弹性、粘性等质地参数,通过探头施加力并记录数据,是本检测的核心设备,确保复热后质地准确评估。
水分测定仪:测定食品的水分含量,影响质构特性,使用烘箱法或卤素法,确保复热后水分均匀,避免质地干涩或过湿。
色差计:测量食品的颜色变化,间接反映质构,通过Lab*值评估复热过程中的品质变化,辅助质地判断。
粘度计:用于液态或半固态食品,测量粘度值,评估粘性参数,如酱料的流动性,确保复热后质地适宜。
电子天平:精确称量样品质量,用于质构测试前的样品准备,确保测试一致性,避免质量偏差影响结果。
温度记录仪:监测复热过程中的温度变化,确保测试条件稳定,影响质构参数如弹性与硬度的准确性。
恒温水浴锅:提供稳定的复热环境,控制水温与时间,模拟实际复热条件,用于样品前处理。
样品制备设备:如切割器、模具,用于标准化样品尺寸,确保质构测试的可重复性,减少误差。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上一篇:保温杯锈迹磁粉探伤检测
下一篇:骨料适应性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