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数量-9
焗油膏皮肤致敏性评估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次 | 2025-10-11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皮肤斑贴试验:通过将测试物质敷贴于人体皮肤表面,观察是否出现红斑、水肿等过敏反应,评估焗油膏成分的致敏潜力,确保测试条件符合临床标准。
体外皮肤模型测试:使用重建的人体皮肤组织模拟真实皮肤环境,检测产品引起的刺激性和致敏性反应,减少动物实验依赖并提高测试效率。
小鼠局部淋巴结试验:基于小鼠耳部淋巴结细胞增殖程度,量化化学物质的皮肤致敏性,提供体内测试数据以支持安全性评价。
皮肤刺激指数测定:采用标准化评分系统评估皮肤红斑和水肿的严重程度,量化焗油膏对皮肤的刺激作用,确保结果可重复性。
过敏原筛查分析:利用色谱或质谱技术检测焗油膏中常见过敏原如对苯二胺的含量,识别潜在致敏成分并控制风险。
细胞毒性评估:通过测量皮肤细胞存活率和代谢活性,评估产品成分的细胞毒性水平,预测长期使用下的安全性。
皮肤屏障功能测试:监测经皮水分流失和皮肤电导率变化,评估焗油膏对皮肤屏障完整性的影响,防止过敏原渗透。
免疫组织化学分析:通过显微镜观察皮肤组织中免疫细胞浸润情况,如肥大细胞和淋巴细胞,辅助判断致敏反应强度。
基因表达谱分析:检测皮肤细胞中过敏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如细胞因子基因,预测焗油膏成分的致敏潜力。
重复刺激累积试验:模拟长期或频繁使用焗油膏的场景,评估成分的累积致敏风险,确保产品在真实使用条件下的安全性。
检测范围
永久性染发焗油膏:含有氧化染料成分,颜色持久性强,需重点评估其长期使用下的皮肤致敏性,防止过敏反应累积。
半永久性染发剂:颜色保持时间较短,但成分中可能包含偶氮染料等致敏物,需进行标准致敏测试。
临时性染发产品:如发蜡或喷雾类焗油膏,接触皮肤时间短,但仍需评估短暂暴露下的急性过敏风险。
护发素类焗油膏:以护理功能为主,但添加剂如香精或防腐剂可能致敏,需进行成分筛查和皮肤测试。
含植物提取物焗油膏:使用天然成分如甘菊或芦荟,但植物源性物质也可能引起过敏,需验证其安全性。
儿童专用焗油膏:针对皮肤更敏感的儿童群体,测试标准需更严格,确保低致敏性和温和性。
敏感性皮肤适用产品:专为易过敏人群设计,需通过多重测试证明其成分的温和性与低致敏潜力。
专业沙龙用焗油膏:使用频率高且浓度可能较大,需强化致敏性评估以保障职业暴露安全。
家用染发剂:消费者自行使用,产品安全性至关重要,需涵盖从成分到使用全过程的致敏测试。
含防腐剂焗油膏:防腐剂如甲醛释放剂是常见过敏原,需重点检测其含量和致敏效应。
检测标准
ISO 10993-10:2010:国际标准化组织发布的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标准,适用于评估材料包括化妆品的皮肤刺激与致敏性测试方法。
ASTM E2180-18: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标准指南,提供评估材料皮肤致敏潜力的体外和体内测试框架。
GB/T 16886.10-2017:中国国家标准关于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10部分,规范刺激与皮肤致敏试验的流程和要求。
ISO 10993-23:2021:国际标准针对医疗器械的过敏反应测试,包括皮肤致敏性评估的详细实验设计。
GB/T 7917.3-1987:中国化妆品安全性评价程序标准,涉及皮肤致敏试验方法,适用于焗油膏等产品。
检测仪器
皮肤刺激测试仪:通过测量皮肤红斑指数和水肿程度,量化焗油膏引起的刺激反应,在本检测中用于客观评估产品致敏性。
细胞培养箱:提供恒温恒湿环境,支持体外皮肤模型的培养和维持,用于致敏测试的细胞水平实验。
高效液相色谱仪:用于分离和定量焗油膏中的过敏原成分,确保检测的准确性和高灵敏度,支持成分筛查。
分光光度计:测量皮肤样本的光吸收特性,评估过敏反应中的生化变化,如组胺释放水平。
显微镜系统:结合图像分析软件,观察皮肤组织切片中的免疫细胞浸润,辅助致敏反应的形态学评估。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上一篇:轴棒弯曲检测
下一篇:双切口撕裂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