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参数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10-12  

水质参数检测是环境监测和水质评估的基础工作,涉及对水体物理、化学及生物指标的系统测定。关键检测要点包括参数选择、采样规范性、分析精度及标准符合性,确保数据准确反映水体质量状况,为水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pH值:表征水体酸碱度的重要参数,正常范围介于6.5至8.5之间,偏离可能指示工业废水流入或生态失衡,影响水生生物代谢及化学物质溶解度

浊度:反映水中悬浮颗粒物含量的物理指标,高浊度水体透光性差,可能携带病原微生物,需通过散射光法测定以评估水质清澈度。

溶解氧:衡量水体中氧气溶解量的关键参数,浓度过低会导致水生生物窒息,需使用电化学传感器监测以判断水体自净能力。

化学需氧量:指示水体受有机物污染程度的综合指标,通过重铬酸钾法测定氧化剂消耗量,值越高表明有机污染物含量越大。

生化需氧量:模拟微生物分解水中有机物所需氧量的生物化学参数,五日培养法测定结果反映水体可生化降解污染物负荷。

总悬浮固体:表征水中不溶性颗粒物总量的物理参数,通过滤膜重量法测定,过高值可能堵塞水利设施或影响水生光合作用。

氨氮:水体中铵离子和游离氨的总和,浓度超标会毒害鱼类并促进藻类增生,常用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进行定量分析。

总磷:评估水体富营养化风险的核心参数,涵盖正磷酸盐、缩合磷酸盐等形态,钼酸铵分光光度法测定其总含量。

总氮:反映水体中含氮化合物总量的综合指标,包括硝酸盐、亚硝酸盐等,过高浓度易引发藻华现象,需通过紫外消解后测定。

大肠菌群:指示水体受粪便污染的微生物安全性参数,多管发酵法或滤膜法计数,超标提示存在病原菌传播风险。

重金属含量:检测铅、镉、汞等有毒金属离子浓度,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其残留量,评估水体对生态和健康的潜在危害。

石油类物质:测定水体中矿物油、动植物油含量,红外分光光度法识别烃类化合物,用于监控工业泄漏或船舶污染。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评估合成洗涤剂污染的特定参数,亚甲蓝分光光度法测定其浓度,过高值易产生泡沫并影响水体复氧。

氟化物:监测地下水中天然或工业来源的氟离子含量,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浓度异常可能导致地方性疾病或设备腐蚀。

氰化物:检测工业废水中剧毒氰根离子浓度,异烟酸-吡唑啉酮分光光度法分析,对水生生物和人类具有高毒性风险。

检测范围

饮用水源水:江河、湖泊等天然水体作为自来水厂取水对象,需定期检测浊度、微生物等指标以确保饮用水安全底线。

城市污水处理厂出水:经生化处理后的排放水体,检测COD、BOD等参数验证处理效果,符合排放标准后方可排入环境。

工业废水:电镀、印染等行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重点监测重金属、pH等特征污染物,防止有毒物质进入自然水体。

农业灌溉用水:用于农田浇灌的地表水或地下水,需控制盐度、氮磷含量以避免土壤盐碱化或面源污染扩散。

水产养殖水体:鱼类、虾类养殖池塘或网箱内水体,溶解氧、氨氮等参数直接影响养殖生物存活率和产品质量安全。

游泳池循环水:公共泳池中经消毒过滤的回用水,持续监测余氯、浊度以保障游泳者卫生并预防传染病传播。

地下水监测点:钻井或泉眼等地下水源,长期跟踪氟化物、重金属等指标变化,评估地下水污染趋势及可利用性。

海水养殖区:近海网箱或筏式养殖区域水体,检测盐度、石油类等参数应对海洋环境影响及赤潮灾害风险。

地表水国控断面:河流、湖泊中设置的固定监测点位,系统分析多项参数以评价水环境质量及污染治理成效。

雨水收集系统:城市屋面或路面径流雨水,检测SS、COD等指标评估其回用潜力或初雨污染负荷。

实验室模拟水体:科研中配置的合成废水或标准溶液,用于方法验证或毒性测试,需确保参数可控且数据可比。

湿地生态修复区:人工或自然湿地中水体,监测氮磷去除率及溶解氧变化以优化净化工艺及生态功能。

锅炉补给水:工业锅炉用水预处理后水体,检测硬度、硅酸盐等参数防止结垢或腐蚀设备,保障运行安全。

食品加工用水:饮料、罐头生产过程中接触产品的工艺水,严格监控微生物及化学指标以满足食品卫生标准。

医院医疗废水:医疗机构排放的含病原体污水,强化检测余氯、大肠菌群等确保消毒彻底并阻断疾病传播链。

检测标准

ISO 5667-1:2020 水质 采样 第1部分:采样方案设计指南:规定水体采样点位布设、频率及方法的选择原则,确保样品代表性和数据可比性,适用于各类水环境调查。

ISO 11885:2007 水质 35种元素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标准化重金属等多元素同时分析技术,明确仪器校准、干扰校正等步骤,提升检测效率及准确性。

GB/T 5750-2023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涵盖感官性状、无机物、有机物等百余项参数检测方法,为饮用水安全评价提供技术依据。

GB 3838-200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划分五类水质功能区并规定相应限值,指导地表水质量评价与管理,是环境监测的核心依据。

ISO 7899-1:1998 水质 肠球菌的检测和计数 第1部分:液体培养基法:规范粪源性指示菌的检测流程,用于评估水体微生物污染程度及卫生风险。

GB/T 11901-1989 水质 悬浮物的测定 重量法:详细规定滤膜准备、烘干称重等操作细节,确保悬浮固体测定结果的可重复性。

ISO 6060:1989 水质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重铬酸钾法:经典COD测定国际标准,明确消解条件、滴定终点判断等关键环节,广泛用于废水污染评估。

GB/T 7488-1987 水质 五日生化需氧量的测定 稀释与接种法:规范BOD5测试的稀释倍数、接种液选择等,准确反映水体可生化降解性。

ISO 17294-2:2016 水质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应用 第2部分:选定元素的测定:提供超痕量元素分析标准方法,适用于环境水体中重金属污染监测。

GB 8978-1996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规定工业及城市污水排放限值,驱动末端治理技术升级与达标排放监管。

ISO 10523:2008 水质 pH值的测定 电化学法:统一pH计校准及测量程序,减少温度、离子强度等因素对测定结果的干扰。

GB/T 15451-2016 工业循环冷却水总碱及酚酞碱度的测定:针对工业水系统碱度检测方法,预防设备结垢与腐蚀,延长使用寿命。

检测仪器

pH计:采用玻璃电极与参比电极测量溶液氢离子活度的电化学仪器,自动温度补偿功能确保读数稳定,用于现场或实验室快速测定水体酸碱度。

浊度计:基于90度散射光原理测量水中颗粒物浓度的光学设备,内置 Formazin标准液校准,实时输出NTU值评估水体透明度

溶解氧测定仪:搭载极谱法或荧光法传感器的便携设备,自动温压补偿功能修正读数,连续监测水体溶氧变化以评估生态健康。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利用物质对特定波长光的吸收特性进行定量分析的光学仪器,配合预制试剂盒快速检测COD、氨氮等参数浓度。

原子吸收光谱仪:通过基态原子对特征光谱的吸收测定金属元素含量的高精度设备,石墨炉原子化器提升检测限,用于痕量重金属分析。

离子色谱仪:采用离子交换分离与电导检测技术的分析系统,可同时测定氟化物、硝酸盐等阴离子,适用于饮用水安全筛查。

总有机碳分析仪:高温催化氧化水样后检测二氧化碳生成量的仪器,直接反映水体有机污染总量,弥补COD检测的局限性。

微生物滤膜系统:由抽滤装置、滤膜及培养皿组成的细菌检测工具,通过截留富集水样中微生物并进行培养计数,评估卫生指标菌含量。

多参数水质监测仪:集成pH、电导率、溶解氧等传感器的一体化便携设备,数据记录与传输功能支持长期无人值守监测。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结合色谱分离与质谱定性能力的分析平台,检测水体中挥发性有机物农药残留等微量污染物。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