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油脂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4-03  

轴承油脂检测是评估润滑剂性能与可靠性的关键技术环节。本文依据行业标准规范梳理核心检测项目及方法体系,重点涵盖理化特性分析、污染物鉴别及氧化稳定性测试三大类指标。通过光谱分析、流变学测试等技术手段实现精准量化评估,为设备维护提供科学依据。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轴承油脂核心检测体系包含三大类12项关键指标:

基础理化特性:基础油黏度(40℃/100℃)、锥入度(未工作/工作后)、滴点测试、蒸发损失(120℃×24h)

化学稳定性:氧化诱导期(PDSC法)、酸值变化量(ASTM D974)、红外光谱氧化产物分析

机械性能:四球试验(磨斑直径、烧结负荷)、滚筒安定性测试(锥入度变化率)

污染物分析:金属磨粒定量(ICP-OES)、水分含量(卡尔费休法)、颗粒污染度(NAS 1638)

检测范围

应用领域 典型工况 重点监测参数
汽车轮毂轴承 -40℃~150℃交变温度

高离心力环境

低温泵送性、机械安定性
工业齿轮箱 重载冲击负荷

微动磨损工况

极压性能、抗微动磨损指数
风电主轴轴承 10-20年设计寿命

振动疲劳环境

氧化寿命预测、振动衰减特性
食品机械轴承 NSF H1认证要求

高压水冲洗环境

生物降解率、抗水冲刷性能

检测方法

ASTM D2265四球试验法

测定润滑脂极压性能:在恒定转速(1770rpm)下通过逐级加载测定烧结负荷(Last Non-Seizure Load)和磨斑直径(Wear Scar Diameter)

DIN 51810低温扭矩测试

-40℃环境下测定启动力矩和运转力矩值,评估低温启动特性。采用标准测试头(6204深沟球轴承),降温速率控制在1℃/min

ISO 6743-9相容性试验

新旧润滑脂混合后测定锥入度变化率:按1:1比例混合两种油脂,在25℃恒温箱储存168小时后进行工作锥入度测试

ASTM D5483高压差示扫描量热法

3.5MPa氧气压力下测定氧化诱导时间(OIT),升温速率10℃/min至210℃恒温阶段采集放热曲线拐点时间

SEM-EDS联用技术

扫描电镜结合能谱分析金属磨粒形貌及元素组成:采用场发射电镜(15kV加速电压)配合X射线能谱仪(分辨率≤129eV)

检测仪器

ROB旋转氧弹仪

符合ASTM D2272标准:150℃恒温条件下以100rpm转速旋转氧弹装置,记录压力下降至25psi的时间作为氧化寿命指标

FT-IR红外光谱仪

配备ATR衰减全反射附件:扫描范围4000-400cm⁻¹分辨率4cm⁻¹,通过羰基指数(1710cm⁻¹峰面积)量化氧化程度

HFRR高频往复试验机

按ASTM D6079标准配置:载荷200g、频率50Hz、行程1mm、温度80℃,持续120min后测量磨痕体积(3D轮廓仪)

GC-MS联用系统

DB-5MS色谱柱(30m×0.25mm×0.25μm),程序升温50℃(2min)→10℃/min→300℃(10min),EI离子源(70eV)全扫描模式(m/z 50-650)

ICP-OES光谱仪

轴向观测模式:雾化气流量0.7L/min、辅助气流量1.5L/min、射频功率1400W,同步测定Fe/Al/Cu/Pb等15种金属元素含量(LOD≤0.5ppm)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上一篇:断桥铝检测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