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架支座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4-07  

网架支座检测是保障大跨度空间结构安全的核心技术环节,重点针对支座承载力、变形特性及材料性能开展系统性评估。专业检测需涵盖外观完整性、尺寸偏差、焊缝质量等12项基础指标,采用超声波探伤、三维激光扫描等6类技术手段执行数据采集与失效分析,严格遵循GB/T50621-2010等国家标准实施全过程质量控制。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网架支座系统检测包含基础力学性能验证与服役状态评估两大体系。力学性能验证需测定竖向承载力特征值(≥设计值的1.5倍)、水平抗剪刚度(误差≤±10%)、转动摩擦系数(≤0.03)三项核心参数;服役状态评估涵盖表面锈蚀等级(按ISO 4628标准判定)、橡胶层龟裂深度(≤3mm)、锚栓预紧力损失率(≤15%)、滑移板磨损量(≤设计厚度的10%)等关键指标。

特殊工况下需增加专项测试:地震设防区应进行滞回曲线测试以验证耗能能力;低温环境(<-20℃)需测定橡胶材料脆化温度;腐蚀性介质接触部位应执行氯离子渗透率试验(ASTM C1202)。所有测试数据均需建立三维坐标系记录空间位置偏差(X/Y/Z轴向误差≤±2mm)。

检测范围

本项检测适用于各类空间网格结构支承系统:按节点形式区分包含焊接空心球节点(直径300-800mm)、螺栓球节点(规格M20-M64)、铸钢节点(ZG270-500材质)三大类;按功能类型涵盖固定铰支座(转角能力≥0.02rad)、滑动支座(位移量程±150mm)、抗震支座(阻尼比≥15%)等六种典型构造。

特殊应用场景需扩展检测维度:大悬挑结构(悬挑长度>30m)需监测应力重分布效应;双层网架体系应校验上下弦支座的协同工作系数;预应力张拉节点需测定索力损失补偿能力(补偿效率≥85%)。对于服役超过15年的既有结构,必须增加疲劳累积损伤评估(基于Miner线性损伤理论)。

检测方法

现场原位测试采用分级加载法验证承载力:预加载至设计值的20%消除装配间隙后,按10%级差逐级加载至150%设计荷载并持荷30分钟。采用激光位移计(精度0.01mm)实时监测压缩变形量,同步使用应变花测量应力分布均匀性(离散系数≤0.25)。

无损探伤执行多模态联合检测:对铸钢件采用数字射线成像(DR)识别内部缩孔缺陷(当量直径≤2mm),焊缝区域应用相控阵超声波(PAUT)进行体积型缺陷扫查(灵敏度Φ1mm平底孔),橡胶与金属粘接界面使用红外热像仪进行脱粘缺陷识别(温差阈值≥3℃)。

检测仪器

精密测量系统包含Leica TS60全站仪(测角精度0.5″)用于空间坐标采集;MTS 322液压伺服系统提供±500kN动态加载能力;Olympus Omniscan MX2相控阵设备配置5L64-A12探头组实现全截面扫描;HBM QuantumX MX840B数据采集系统同步处理128通道信号。

专项测试设备包括Elcometer 456涂层测厚仪(量程0-5mm/精度±1μm)用于防腐层评估;Bruker Q4 TASMAN移动式光谱仪实现合金成分现场快检(检出限0.01%);Polytec PSV-500扫描式激光多普勒测振仪捕捉高频微振动信号(频率范围DC-25kHz)。所有设备均通过CNAS量值溯源体系认证。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上一篇:烤瓷铝板检测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