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JGJ 7-1991 网架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点击量:11次  |  2024-12-31 12:59:51  

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

《JGJ 7-1991 网架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中提到的相关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及涉及产品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检测项目:
  • 材料检验: 包括钢材的强度、性能检测,焊材的成分及质量检测等。
  • 构件检测: 各个构件的尺寸、形状、重量、表面质量等。
  • 节点连接检验: 对节点连接部位的质量,通过无损探伤等方法进行严密检查。
  • 安装精度检测: 针对网架的整体几何尺寸、垂直度、水平度、平面度等进行检测。
  • 应力测试: 在加载条件下的应力和变形检测。
检测方法:
  • 视觉检查: 用眼睛观察并记录材料或构件的表面缺陷和外形尺寸。
  • 无损检测: 包括超声波探伤、射线探伤和磁粉探伤等方法,用于检测钢结构内部缺陷。
  • 力学测试: 例如拉伸试验、压缩试验等,测试材料的物理性能
  • 几何测量: 用于测量网架结构的物理尺寸和安装精度。
  • 加载试验: 校验网架结构在实际载荷下的承载能力和应变。
涉及产品:
  • 钢材: 各类用于网架结构的钢材产品。
  • 焊接材料: 用于节点连接的焊条、焊剂等。
  • 节点构件: 包括球节点、螺栓球、焊接节点等。
  • 钢管: 作为网架杆件的主要构成材料。
  • 连接件: 用于网架各部分的连接,包括螺栓、垫圈等。

这些项目和方法确保了网架结构在设计、施工和长期使用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JGJ 7-1991 网架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网架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

标准号:JGJ 7-1991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行业标准(JG)

发布日期:1991-09-29

实施日期:1992-04-01

标准状态:现行

JGJ 7-1991 网架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的简介

为了在网架结构的设计与施工中,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特制定本规程。本规程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屋盖及楼层的平板型网架结构,其他屋盖跨度不宜大于120m,楼层跨度不宜大于40m。JGJ7-1991网架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JGJ7-1991

JGJ 7-1991 网架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的部分内容

信息系统

建筑工程总局标准

高层建筑箱形基础

设计与施工规程

JGJ7—91

1991北京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W.bzsosO.cO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国家建筑工程总局标准

高层建筑箱形基础设计与施工规程6—80

主编部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批准部门:

国家建筑工程总局批准

报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备案

试行日期:1981年7月1日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80)建工科字第825号

根据国家建委“一九七八年全国建筑科学技术发展计划”安排,为适应我国高层建筑发展的需要,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编制的《高层建筑箱形基础设计与施工规程》,业经审定,批准为部颁标准,编号为JGJ680,自一九八一年七月一日起试行。鉴于我国高层建筑箱形基础尚处于发展阶段,希各单位在试行本规程时注意总结经验,提出修改和补充意见,随时函告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以便今后修订。国家建筑工程总局

九八〇年十一月十五日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编制说明

根据国家建委“一九七八年全国建筑科学技术发展计划”对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计算方法的要求及“一九七九年全国建筑科学技术发展计划”第58项的安排,为总结我国高层建筑箱形基础勘察、设计、施工的实践经验和科研成果,国家建委建筑科学技术局委托我院会同北京市建筑设计院、北京市勘察处、北京工业大学、上海工业建筑设计院、同济大学、上海市民用建筑设计院、上海市地质处、陕西省建筑设计院及福建省工业民用建筑设计院等单位组成编制组,编制《高层建筑箱形基础设计与施工规程》,以适应我国高层建筑日益发展的需要。一九七八年十一月,在“高层建筑箱形基础设计技术经验交流会”上通过了本规程的编写提纲,一九七九年四月完成了本规程的征求意见稿。九七九年九月,根据全国有关科研、设计、施工单位和大专院校的意见,修订完成了送审稿,一九七九年十一月中国建筑学会地基基础学术委员会对送审稿进行了讨论,并由部分专家、教授组成的审查小组进行了审查,根据审查意见又作了修改补充,完成本稿。鉴于我国高层建筑箱形基础尚在发展,需要在实践中继续总结经验。各单位在使用本规程时,如发现有需要修改或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及有关资料随时寄交我院,以便今后修订。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一九八〇年九月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W.bzsoso.cO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附录五

勘察要求·

地基计算。

基础设计和构造要求

施工要求

沉降计算经验系数mz

基底反力系数

墙体截面剪力的近似计算方法

专营业

整体弯矩计算举例…

本规程用词说明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主要符号

A——墙身竖向截面积,

Ai——上过梁的计算截面积;

A2——下过梁的计算截面积;

一洞口每侧附加竖向钢筋面积;A

洞口附加斜钢筋面积;

箱形基础宽度;

一墙体厚度或计算所取的板宽;梁、柱混凝土弹性模量

箱形基础混凝土弹性模量;

一弯曲方向与箱形基础相连的连续钢筋混凝土墙混凝土的弹性模量;

基础底面积;

建筑物高度;

墙体高度;

第i层上柱的高度;

一第层下柱的高度;

板的有效高度;

h1——上过梁的截面高度;

一下过梁的截面高度;

第层梁的截面惯性矩,

第讠层上柱的截面惯性矩;

J第i层下柱的截面惯性矩

J.—一在弯曲方向与箱形基础相连的连续钢筋混凝土墙的截面惯性矩;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K——安全系数;

K——第i层梁的线刚度;

一第i层上柱的线刚度;

一第层下柱的线刚度;

一上部结构弯曲方向的总长度,一上部结构弯曲方向的柱距或洞口宽度;整体弯曲产生的弯矩;

一上过梁梁端弯矩;

M2——下过梁梁端弯矩;

在弯曲方向的节间数;

沉降计算的经验系数;

建筑物层数,

基础底面处的平均压力

基础底面边缘的最大压力;

基础底面边缘的最小压力;

墙身竖向截面剪力或洞口中心处的剪力;板所承受的剪力减去刚性角范围内的荷载;-地基土的容许承载力;

修正后地基土的容许承载力;

混凝土轴心抗压设计强度;

混凝土抗拉设计强度;

为智处的周长;

距荷载边为号

基础底面的抵抗矩,

α——整体倾斜的计算值;

r——开口系数。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第一章 总 

第1-0-1条本规程适用于天然地基上八至二十层或建筑物高度不超过60米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与现浇剪力墙结构高层民用建筑的箱形基础。当框架一剪力墙结构和多层工业建筑的条件与本规程的要求相当时亦可参照使用。

注:建筑物高度系指室外地坪至屋面(不包括突出屋面的电梯间、水箱间等局部附属建筑)的高度。

第1-0-2条本规程所指的箱形基础,主要是指由底板、顶板、侧墙及一定数量内隔墙构成的整体刚度较好的钢筋混凝土箱形结构。

第1-0-3条箱形基础的设计,应综合考虑整个建筑场地的地质条件、施工方法和使用要求,并适当考虑地基基础与上部结构的共同作用以及与邻近建筑的互相影响。第1-0-4条箱形基础的理深必须满足地基强度和稳定性的要求,以利于减少建筑物的整体倾斜,防止倾覆及滑移,在地震区埋深不宜小于建筑物高度的十分之一。第1-0-5条有抗震、人防及地下室要求的高层建筑宜采用箱形基础。

第1-0-6条对重大或有科研价值的高层建筑,除进行沉降观测外,宜进行基坑回弹、基底反力及基础内力等测试工作。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W.bzsoso.coI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第1-0-7条采用本规程时,尚应符合我国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

第二章勘察要求

第2-0-1条地基的勘察应通过下列工作阐明作为箱形基础的适宜性,提出有关资料。一、查明建筑物附近有无影响工程稳定性的不良工程地质现象以及古河道或人工洞穴等。在地震区应查明有无可液化的地层,提供抗震设计所需要的有关参数。、查明建筑物影响范围内的地层士质的均匀性和地下水情况,对地基土的强度和变形指标作出评价。三、必要时应提供设计施工所需要的基坑开挖与人工降低地下水位的有关资料。

第2-0-2条钻孔的布置应足以评价建筑物纵横两个方向地层土质的均匀性。每幢单独高层建筑物的钻孔数不小于四个,其中控制性钻孔不少于两个。钻孔间距应根据地层变化的复杂性与建筑物的具体要求,按《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地质勘察规范》(TJ21—77)中I类建筑物勘探点间距的规定确定,但最大间距不得超过35米。第2-0-3条控制性钻孔的深度,从基础底面算起般为1.0~2.0倍箱形基础宽度,如在该深度范围内遇见基岩、坚实土层或软弱地层时,应按《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W.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地质勘察规范》(TJ21—77)第30条执行。第2-0-4条钻探取样应保证质量。必要时,在有条件的地区可进行静力和动力触探、波速试验、十字板剪力试验以及静荷载试验等原位测试。对于动力触探试验,其钻孔的标准贯入深度可不受21米限制。第2-0-5条在土工试验中,应包括一定数量的剪切试验和固结试验。

对重大或有科研价值的工程尚宜进行下列或其它试验,以对地基的强度和变形作出综合评价。一、前期固结压力和反复加、卸载的固结试验;二、三轴压缩试验。

第三章地基计算

第3-0-1条箱形基础的地基应进行强度、变形计算,必要时验算地基的稳定性。

第3-0-2条箱形基础的基底压力P、Pmax、Pmn应按《工业与民用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TJ7一74)中公式(13)、(14)、(15)计算(在地下水位以下的基础部分应扣除地下水浮力),并应符合下列公式的要求:、非地震区

Pmax<1.2R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3-0-2-1)

(3-0-2-1)

W.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Pmin>0

三、地震区

(3-0-2—3)

荷载组合按《工放与民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TJ11一78)执行,地基强度除应符合公式(3-0-2-1)、(3-0-2-2)的要求外,尚应符合下式的要求:Pmaxy[R]

(3-0-2—4)

式中R、[R]一按《工业与民用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TJ7—74)或按地区经验确定(吨/米2);

亚一一按《工业与民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TJ11—78)确定。

第3-0-3条箱形基础的最终沉降量系按分层总和法计算的地基变形值乘以经验系数m求得。经验系数m可按地区经验或参照附录一确定。第3-0-4条箱形基础的整体倾斜可根据荷载的偏心、地基的不均匀性、相邻荷载的影响和地区经验进行计算。

第3-0-5条箱形基础的容许沉降和整体倾斜值应考虑建筑物的使用要求及对相邻建筑的影响按地区建筑经验确定。但横向整体倾斜的计算值α,在非地震区宜符合下式的要求:

式中B箱形基础宽度(米);

H—一建筑物高度(米)。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3-0-5)

W.bzsosO.coI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第四章基础设计和构造要求

第4-0-1条箱形基础的平面尺寸,应根据地基强度和上部结构的布局及荷载分布等条件确定。对单幢建筑物,在均匀地基的条件下,基底平面形心宜与结构竖向静荷载重心相重合,偏心距不宜大于0.10.1p。p按下式计算:W

式中W基础底面的抵抗矩(米);F

一基础底面积(米)。

(4-0-1)

第4-0-2条箱形基础的高度

一般取建筑物高度的1/

8~1/12,也不宜小于箱形基础长度的1/18。注:箱形基础长度不包括底板悬挑部分。第4-0-3条在高层建筑同一单元内,不应局部采用箱形基础。箱形基础外墙不得设置连续窗并,当必须设置连续窗井时,洞口应符合第4-0-13条的要求。第4-0-4条箱形基础外墙沿建筑物四周布置,内墙般沿上部结构柱网和剪力墙纵横均匀布置,平均每平方米基础面积上墙体长度不得小于40厘米或墙体水平截面积不得小于基础面积的1/10。其中纵墙配置量不得小于墙体总配置量的3/5。

注:1.基础面积不包括底板悬挑部务;2.计算墙体长度或水平截面积时,不扣除洞口部分。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W.

现行

北检院检验检测中心能够参考《JGJ 7-1991 网架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中的检验检测项目,对规范内及相关产品的技术要求及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测试。并出具检测报告。

检测范围包含《JGJ 7-1991 网架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中适用范围中的所有样品。

测试项目

按照标准中给出的实验方法及实验方案、对需要检测的项目进行检验测试,检测项目包含《JGJ 7-1991 网架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中规定的所有项目,以及出厂检验、型式检验等。

热门检测项目推荐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研究院的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