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数量-463
纺织品农药残留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次 | 2025-04-18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纺织品农药残留检测涵盖三大类目:有机磷化合物(如毒死蜱、敌敌畏)、有机氯化合物(如六六六、滴滴涕)及拟除虫菊酯类(如氯氰菊酯、溴氰菊酯)。其中有机磷类神经毒性物质需重点关注其水解产物残留;有机氯类持久性污染物需测定半衰期超过180天的异构体;拟除虫菊酯类需区分顺式与反式异构体的生物活性差异。
特殊项目包括氨基甲酸酯类(克百威)和苯氧羧酸类(2,4-D)除草剂残留分析。针对婴幼儿纺织品需额外筛查内分泌干扰物(如三氯生)及代谢中间体。所有项目均需依据GB/T 18412系列标准建立检出限≤0.05mg/kg的定量分析方法。
检测范围
检测对象覆盖天然纤维原料(棉、麻、丝、毛)种植环节的杀虫剂暴露风险;化学纤维生产过程的防霉剂残留;印染加工使用的生物抑制助剂;以及成品储存运输环节的熏蒸剂污染。其中原棉样品需重点监控落叶剂(噻苯隆)与脱叶剂(草铵膦)残留量。
功能性纺织品需专项检测:抗菌整理剂中的三氯生/三氯卡班;防蚊织物浸渍的避蚊胺;阻燃处理使用的有机磷系化合物。出口欧盟产品须符合REACH法规附件XVII对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的限量要求。
检测方法
前处理采用加速溶剂萃取(ASE)结合凝胶渗透色谱(GPC)净化技术,对脂溶性农药实现>85%的回收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适用于沸点<300℃的有机氯及拟除虫菊酯类分析,采用DB-5MS色谱柱实现17种菊酯异构体基线分离。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用于热不稳定农药检测,通过电喷雾电离(ESI)正负离子切换模式同步测定32种氨基甲酸酯类物质。超高效合相色谱(UPC²)技术可解决传统方法对高极性除草剂(草甘膦)分离度不足的问题。
检测仪器
核心设备配置应包含三重四极杆气质联用仪(GC-MS/MS 7890B/7000D),其MRM模式可将信噪比提升至>100:1。超高效液相色谱(UHPLC 1290 Infinity II)配备ZORBAX Eclipse Plus C18色谱柱(1.8μm),实现5分钟内完成15种有机磷农药分离。
辅助系统需配置全自动固相萃取工作站(AutoSPE-06C),支持6通道并行处理样品。微波消解仪(Multiwave PRO)用于重金属协同分析时的样品矿化处理。所有仪器均需通过CNAS认证并定期进行期间核查。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上一篇:医疗器械遗传毒性检测
下一篇:人造板性能标准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