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肤霜成分含量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4-18  

润肤霜成分含量检测是确保产品安全性与合规性的关键环节。本文基于国际标准及行业规范,系统阐述核心检测项目及技术要点,涵盖保湿剂、防腐剂、乳化剂等12类功能性成分的定量分析,重点解析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等方法的适用场景与操作规范,为产品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润肤霜成分含量检测涵盖六大核心模块:1.保湿剂类(甘油/丙二醇/透明质酸钠),2.防腐体系(苯氧乙醇/对羟基苯乙酮/苯甲酸酯类),3.乳化剂组合(聚山梨醇酯/PEG衍生物),4.抗氧化成分(维生素E/辅酶Q10),5.香精致敏原(芳樟醇/香叶醇),6.pH调节剂(柠檬酸/三乙醇胺)。其中羟苯甲酯类防腐剂需精确测定至0.01%级差浓度,维生素E异构体需进行立体化学结构验证。

检测范围

本检测体系适用于:1.按功能分类的保湿型/抗衰老型/防晒型润肤霜;2.按基质区分的O/W型(水包油)与W/O型(油包水)配方;3.特殊配方产品包括婴儿用润肤乳(执行GB/T 34820)、医用级皮肤修复霜;4.包装形式涵盖瓶装/管装/真空泵装等密封系统;5.原料批次涵盖植物提取物/合成化合物/生物发酵产物三大来源。

检测方法

1.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采用C18反相色谱柱(4.6×2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磷酸盐缓冲液梯度洗脱程序,紫外检测器波长设定210nm/254nm双通道监测。适用于甘油三酯类保湿剂的定量分析。

2.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DB-5MS毛细管柱(30m×0.25mm×0.25μm),程序升温50℃至300℃,电子轰击离子源(EI)70eV。专用于挥发性硅油类成分的定性鉴别。

3.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射频功率1550W,雾化气流速0.89L/min,测定铅/砷/汞等重金属元素时检出限可达0.01μg/kg。

4.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分辨率4cm-1,扫描次数32次,通过特征吸收峰比对确认乳化剂分子结构。

5.pH计法:采用三点校准模式(pH4.01/6.86/9.18标准缓冲液),温度补偿25±0.5℃,电极响应时间≤30秒。

检测仪器

1.Agilent 1260 Infinity II HPLC系统:配备二极管阵列检测器与自动进样器模块;

2.Thermo Scientific ISQ 7000 GC-MS联用仪:配置TriPlus RSH自动进样器;

3.PerkinElmer NexION 2000 ICP-MS:配备SC-FAST自动稀释系统;

4.Bruker ALPHA II FTIR光谱仪:集成ATR金刚石晶体采样附件;

5.Mettler Toledo SevenExcellence pH计:配置InLab Expert Pro-ISM电极;

6.Shimadzu UV-2600i分光光度计:波长范围190-1400nm。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