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楦前跷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4-18  

鞋楦前跷检测是制鞋工艺质量控制的核心环节之一,主要针对鞋楦前端翘起高度与角度的标准化测量。本文从检测项目、范围、方法及仪器四个维度系统阐述技术要点,重点涵盖三维空间数据采集、力学性能验证及行业标准符合性分析等内容,为生产端提供精准的工艺改进依据。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鞋楦前跷检测体系包含六个核心指标:前跷高度基准值测量、前跷角度空间分布分析、翘曲对称度验证、动态负荷形变测试、材料回弹性评估以及标准符合性判定。其中前跷高度需精确到±0.5mm公差范围,角度偏差控制在±1°以内。动态测试需模拟人体行走时200-500N周期性载荷下的形变特征。

专项检测包含热稳定性试验(-20℃至60℃温控环境)和长期静压测试(72小时持续载荷)。数据采集需覆盖三维坐标系X/Y/Z轴向参数,建立完整的空间曲面模型。关键控制点包括跖趾关节对应区域曲率半径、前掌支撑面倾斜度以及头厚部位厚度梯度变化。

检测范围

本检测适用于皮革/塑料/木质/复合材料制造的工业级鞋楦产品,涵盖运动鞋楦(篮球/跑步/登山)、正装鞋楦(牛津/德比)、特种功能鞋楦(医疗/安全)等12大类产品体系。检测对象包括开发阶段的原型楦体、量产批次抽样以及售后质量追溯样品。

特殊形态楦体需增加专项检测项:分趾鞋楦的趾间角度偏差量测、高跷鞋楦的杠杆比计算、儿童鞋楦的生长适配度模拟测试。跨境产品需同步执行ISO/TS 21667:2021、QB/T 4329-2012等6项国际国内标准参数比对。

检测方法

采用非接触式三维激光扫描系统建立数字化模型,采样密度不低于0.1mm点间距。通过逆向工程软件进行CAD数据与实物偏差分析,重点提取前跷特征线剖面数据。静态测量时需保证楦体处于GB/T 3293规定的基准定位状态。

动态测试使用伺服液压加载系统模拟步态周期,同步采集1000Hz频率的形变数据。材料性能测试包含三点弯曲试验(ASTM D790)和邵氏硬度测定(ISO 7619-1)。数据处理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理论曲线,计算实际轮廓与设计值的标准差。

检测仪器

核心设备配置包含:①白光三维扫描仪(精度0.02mm/VDA标准)②六轴机器人测量臂(重复精度±0.03mm)③环境试验箱(温控精度±1℃)④材料试验机(50kN量程/0.5级精度)⑤数字投影仪(500万像素CCD)⑥激光测距仪(0.001mm分辨率)。

辅助系统包含专用夹具组(满足GB/T 16491夹持要求)、标准光源箱(D65光源/照度2000±200Lux)、数据采集工作站(配备Geomagic Control X分析软件)。量值溯源体系通过国家二级标准量块定期校准,测量不确定度评估依据JJF 1059.1规范实施。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