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纱线密度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4-18  

基纱线密度检测是纺织品质控的核心环节,通过精确测量单位长度纱线质量评估其工艺性能。本文依据GB/T4743、ISO2060等标准体系,系统阐述线密度偏差率、均匀度及断裂强度等关键指标的检测逻辑与实施规范,重点解析绞纱法与非破坏性检测技术的应用差异及误差控制要点。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线密度偏差率:实测值与标称值的百分比差异分析

质量变异系数:CVm值表征的纱线均匀度评价

断裂强度关联指标:结合单纱强力与线密度的综合性能评估

回潮率修正:基于GB/T 9995的含水率补偿计算

捻度影响分析:Z捻/S捻结构对表观密度的作用机理研究

检测范围

材质维度:涵盖棉/毛/丝天然纤维及涤纶/腈纶等合成纤维纱线

结构类型:单纱(7-300tex)、股线(双股至六股复合结构)

加工阶段:原料纱/染色后处理纱/功能性涂层改性纱

应用领域:机织用经纱/纬纱、针织用圆机纱/横机纱

特种纱线:包芯纱/竹节纱/弹力纱的密度梯度检测方案

检测方法

绞纱称重法(基准法)

执行标准:GB/T 4743-2019/ASTM D1907

操作流程:预张力调湿→定长(100m/120码)绕取→电子天平称量(精度0.001g)→三次平行试验取均值

误差控制:环境温湿度(20±2℃,65±4%RH)、静电消除处理

振动式动态测量法

适用场景:在线实时监测及高支数(≥80Ne)精纺纱

技术原理:弦振动方程T=4L²mf²求解质量线密度

参数设置:张力传感器量程0-500cN、频率分辨率1Hz

电容式间接测定法

设备要求:8mm极板间距/5kHz工作频率的电容传感器阵列

校准规范:采用标准棉样建立介电常数-质量密度回归模型

数据采集:Uster Tester 6型设备100m/min测试速度下的连续采样

光学投影法(特殊形态纱)

异形截面处理:扁平纱/中空纱的等效直径换算模型

图像分析:500万像素CCD配合Image-Pro Plus软件解析截面轮廓

检测仪器

精密电子天平系统

技术参数:量程0-500g/可读性0.1mg/四级防震配置

功能模块:自动浮力补偿/温漂校正算法/RS485数据接口

全自动缕纱测长仪

核心组件:伺服电机驱动绕取系统(速度精度±0.5%)

安全设计:断纱自停保护/张力闭环控制(0.5cN/tex±5%)

多功能细度分析仪

复合传感器:集成振动频率计与激光直径测量单元

数据处理:基于LabVIEW平台的实时傅里叶变换分析模块

恒温恒湿预处理箱

环境控制:温度波动±0.5℃/湿度波动±2%RH的二级气候室标准

循环系统:垂直层流送风模式(风速0.2m/s)平衡试样吸湿梯度

三维显微观测系统

光学配置:20-200倍连续变倍物镜/DIC微分干涉对比装置

分析软件:三维重构算法计算异形纤维体积密度参数矩阵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