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流纱捻度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4-18  

气流纱捻度检测是评估纱线品质的核心技术指标之一,直接关系到纱线强度、均匀性及后续织造性能。本文依据GB/T2543.1-2015等标准规范,系统阐述捻度测试的量化参数、适用材料范围、实验室操作方法及精密仪器配置要求,重点解析退捻加捻法与非破坏性光学法的技术差异。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气流纱捻度检测体系包含以下核心量化指标:

单位长度捻回数(T/m):表征每米纱线轴向旋转次数

捻度变异系数(CV%):反映整批纱线捻度分布离散程度

退捻残余扭矩(cN·cm):测量解捻后纱线残余应力水平

临界捻系数:判定纱线结构稳定性的阈值参数

动态捻度传递效率:评估纺纱过程中气流场对纤维束的作用效能

检测范围

分类维度具体范畴
纤维类型棉/涤纶/粘胶/混纺(比例≥5%)气流纺纱线
纱线规格Ne 6-80英支;Tex 7.4-98.4特克斯
应用领域机织用经纱/纬纱;针织用圆机纱/横机纱
特殊处理丝光/烧毛/包芯/竹节等改性气流纱产品

检测方法

退捻加捻法(GB/T 2543.1)

采用预张力装置施加(0.5±0.1)cN/tex载荷,通过电子计数器记录试样完全解捻所需转数。关键控制点包括:温湿度维持(20±2)℃、(65±3)%RH;夹持距离500mm±0.5mm;解捻速度750r/min±10r/min。

直接计数法(ISO 17202)

使用投影显微镜在10倍物镜下统计25mm有效长度内的实际捻回数。适用于股线及包缠结构复合纱的层间捻度分析。

偏振光干涉法(ASTM D1422)

基于双折射原理的非接触式测量,通过CCD传感器捕捉纤维取向角变化曲线,特别适合高弹力气流纱的动态捻度监测。

声波共振法(JIS L1095)

利用20kHz超声波激发纱线振动模态,通过频谱分析反演单位质量扭转刚度参数。

检测仪器

全自动捻度仪(Y331LN型)

配备高精度步进电机(角分辨率0.1°)和激光位移传感器(±0.01mm),支持ASTM/DIN/JIS多标准测试程序切换。

数字式捻度测试仪(CT-200系列)

集成电子预加张力系统(量程0-500cN),具备自动温度补偿功能和500组数据存储容量。

显微图像分析系统(MIAS V3.0)

配置长工作距物镜(WD=35mm)和500万像素CMOS相机,支持图像拼接算法实现连续视场测量。

动态扭转测试台(TORSION-M型)

采用电磁耦合驱动技术(转速范围50-5000r/min),可同步采集扭矩-转角-时间三维数据曲线。

环境模拟试验箱(KBF-240)

提供温度控制精度±0.5℃、湿度波动度±1.5%RH的稳定测试环境。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