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数量-9
整鞋屈挠性能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次 | 2025-04-18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整鞋屈挠性能检测体系包含三大核心评价维度:
前掌屈挠耐久性:模拟人体步态周期中跖趾关节活动轨迹(弯折角度40°±2°),记录鞋底裂纹产生时的循环次数及裂纹扩展速率
后跟抗弯折性能:评估后帮结构在动态载荷下的形变恢复能力(测试频率1.5Hz±0.1Hz),测定永久变形量及材料分层现象
帮面-大底粘合强度:通过持续弯折动作(温度23℃±2℃)监测粘合界面剥离情况,量化单位面积剥离力衰减曲线
辅助部件失效分析:包括鞋眼扣抗拉强度测试(≥200N)、装饰件脱落风险评估(振动频率10-55Hz)等配套检测项
检测范围
产品类别 | 适用标准 | 关键指标 |
---|---|---|
运动鞋类 | ISO 17707:2018 | 前掌弯折≥30000次无裂纹 |
正装皮鞋 | QB/T 1002-2015 | 帮面褶皱深度≤3mm/万次 |
安全防护鞋 | EN ISO 20345:2022 | 抗弯折后防护层无位移 |
儿童鞋类 | GB 30585-2014 | 可拆卸部件零脱落风险 |
特种工作靴 | ASTM F2413-18 | 低温(-20℃)弯折无脆裂 |
检测方法
实验室标准检测流程包含以下技术环节:
预处理阶段:试样在温度(23±2)℃、湿度(50±5)%RH环境下平衡24小时以上
设备参数设定:
屈挠频率:1.0Hz±0.1Hz(常规测试)或2.0Hz±0.2Hz(加速试验)
弯折角度:前掌区域40°±1°,后跟区域25°±1°
终止条件:达到预设循环次数或出现≥3mm贯穿性裂纹
动态监测系统配置:
配置高帧率工业相机(≥120fps)记录材料表面形变过程
安装三轴力传感器(精度±0.5%FS)采集动态载荷数据
使用红外热像仪监测摩擦生热导致的温升效应(ΔT≤8℃)
失效判定标准执行:
A级:无可见结构损伤(循环次数≥标称值150%)
B级:局部轻微开裂但未穿透材料厚度(标称值100%-150%)
C级:出现影响功能的贯穿性损伤(<标称值100%)
检测仪器
伺服驱动屈挠试验机(型号基准)
- 最大行程:±50mm
- 载荷范围:0-500N可调
- 角度控制精度:±0.5°
- 数据采样率:1000Hz
- 配备环境箱温度控制范围:-40℃~+80℃
三维数字图像相关系统(DIC)
- CCD分辨率:2448×2048像素
- 应变测量精度:0.01%
- 位移分辨率:1μm
- 支持实时全场应变云图生成
动态力学分析模块(DMA)
- 频率范围:0.01~100Hz
- 力值分辨率:0.001N
- Tanδ测量精度:±0.0001
- 温控速率:0.1~20℃/min
显微断层扫描系统(Micro-CT)
- X射线源电压:10-100kV
- 空间分辨率:5μm
- 三维重建层厚:1μm
- 支持材料内部缺陷三维建模
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
- AD转换位数:24bit
- 同步通道数:16路
- 共模抑制比:≥120dB
- 支持CAN/LIN总线协议接入
注:所有仪器设备均通过CNAS量值溯源体系认证,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符合JJF1059.1-2012规范要求。
|||检测数据有效性验证流程||| 1)原始数据双人复核制度 2)环境参数实时记录(采样间隔≤10s) 3)仪器校准状态自动监控 4)异常数据自动标注系统 5)三级审核签发机制
典型测试曲线解析:
横坐标:循环次数(次)
纵坐标: - 蓝线:弯折力矩(N·m) - 红线:能量损耗系数(%) - 绿线:温升曲线(℃) 临界点判定: 当能量损耗系数突增≥15%且伴随力矩波动>20%时判定为初始失效点
国际比对要求: ILAC互认框架下实验室需确保: ①弯折轴线定位误差≤±1mm ②同一样品三次测试CV值<8% ③环境箱温度均匀性≤±1℃ ④设备年漂移率校准补偿 ⑤原始数据保留期限≥6年
图1:整鞋屈挠测试运动轨迹模拟示意图(示意用非真实数据图像)
材料类型 | 临界循环次数(次) | 能量损耗斜率(%/千次) |
---|---|---|
EVA中底 | 检测流程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 上一篇:整鞋屈挠检测 下一篇:织物断裂检测 热门领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