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钢筋检测机构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4-19  

低温钢筋检测机构专注于评估钢材在极端低温环境下的性能稳定性与安全性。核心检测内容包括力学性能测试(如冲击韧性、抗拉强度)、化学成分分析及金相组织观察,严格遵循ASTM、ISO等国际标准。重点验证材料在-196℃至-40℃范围内的抗脆性断裂能力与变形适应性,为能源装备、特种工程等领域提供关键数据支持。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低温钢筋的核心检测体系包含四大类共12项关键指标:

力学性能测试:低温冲击吸收功(KV2)、规定塑性延伸强度(Rp0.2)、抗拉强度(Rm)、断后伸长率(A)、断面收缩率(Z)

物理特性分析:低温弯曲性能(180°冷弯)、布氏硬度(HBW)、维氏硬度(HV)

化学成分检验:碳当量(Ceq)、硫磷含量控制(S≤0.015%、P≤0.025%)

微观结构评估:晶粒度评级(ASTM E112)、非金属夹杂物分析(ISO 4967)

检测范围

分类维度具体参数
材料类型低合金高强度钢(Q345E/Q420E)、奥氏体不锈钢(304L/316L)、镍系低温钢(3.5Ni/9Ni)
应用领域LNG储罐(-162℃)、极地船舶(-60℃)、液氮输送管道(-196℃)、高寒地区桥梁(-50℃)
产品规格直径6-50mm热轧带肋钢筋、厚度8-40mm钢板加工件、特殊截面型材
温度梯度-196℃(液氮介质)、-80℃(干冰环境)、-40℃(机械制冷)三级测试条件

检测方法

夏比V型缺口冲击试验:依据ASTM E23标准,在液氮浴中冷却至目标温度±2℃范围后,采用摆锤式冲击试验机测定试样的冲击吸收能量。

低温拉伸试验:按ISO 6892-3要求,使用配备环境箱的电子万能试验机进行-196℃至室温的连续拉伸曲线测定。

阶梯冷却法脆性转变温度测定:通过系列温度下的冲击试验绘制能量-温度曲线,确定50%纤维状断口对应的FATT值。

扫描电镜断口分析:采用JSM-7800F场发射电镜观察解理断裂与韧窝形貌特征。

直读光谱成分分析:使用ARL 4460金属分析仪进行C、Si、Mn等14种元素的精确测定。

检测仪器

ZBC3000D摆锤式冲击试验机

最大冲击能量300J,分辨率0.1J,满足ISO 148标准对-196℃试样的测试要求。

Instron 5985万能材料试验机

100kN载荷容量,配备液氮制冷系统,可实现0.001mm/min至1000mm/min多级变速控制。

TESCAN MIRA4扫描电子显微镜

二次电子分辨率1.2nm,配备牛津X-MaxN80能谱仪进行微区成分分析。

SPECTROMAXx直读光谱仪

光学分辨率<10pm,可同时测定Fe基材料中B(5ppm)至W(20%)的微量元素含量。

SJTU-IV低温恒温槽

控温范围-196℃~+100℃,温度波动度±0.5℃,满足GB/T 13239规定的冷却速率要求。

所有设备均通过CNAS校准认证并参与ILAC国际比对实验。实验室环境控制满足ISO/IEC17025标准要求:温度20±2℃,相对湿度45%-55%,振动幅度<5μm。

引用标准:ASTM A370/A370M-21、EN ISO 377:2017、JIS Z2242:2020

典型检测流程:试样加工→深冷处理→保温平衡→力学测试→数据采集→结果判定

安全规范:液氮操作人员须取得压力容器操作证;所有低温试验必须佩戴防冻手套及面罩。

报告签发:每份报告包含CMA/CNAS双标识并附带原始数据图谱。

技术文件更新周期:每季度根据ASME BPVC Section II最新修订版调整测试方案。

结果判定准则:同时满足屈服强度衰减率≤15%、断后伸长率≥18%、冲击功≥27J(-60℃)三项指标方可通过认证。

免责声明:本机构不参与产品设计改进建议及商业推广活动。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