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发膏成分检测

北检院检测中心  |  完成测试:  |  2025-04-21  

染发膏成分检测需通过科学手段评估其安全性及合规性。核心检测项目包括重金属残留、苯胺类染料、防腐剂及致敏原筛查等指标,依据《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等标准体系实施定量分析。重点关注对苯二胺(PPD)、间苯二酚等高风险物质的精准测定以及pH值稳定性验证。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染发膏成分检测体系包含三大类共12项关键指标:

限用物质组:铅、砷、汞、镉四大重金属(限量值0.5-10mg/kg),对苯二胺(PPD)及其衍生物(浓度阈值≤2%)

功能成分组:氧化型染料前体(甲苯-2,5-二胺等)、偶联剂(间苯二酚、苯甲醇)、碱性调节剂(氨水、MEA)

:亚硝胺类致癌物(NDELA≤50μg/kg)、甲醛释放体(DMDM乙内酰脲等)、26种致敏香料

检测范围

本检测方案覆盖6大类染发产品:

产品形态特征指标
氧化型永久染发剂过氧化氢浓度(3%-12%)、pH值(8.5-10.5)
半永久染发乳酸性染料迁移率、粒径分布(D90≤5μm)
植物染发粉天然色素纯度(≥95%)、微生物总数(CFU/g≤1000)
渐进式染发膏醋酸铅含量(≤0.6%w/w)、硫代乙醇酸测定
儿童专用染发剂PPD禁用验证、刺激性评估(HET-CAM试验)
漂染组合套装过硫酸盐总量(≤16%)、游离碱度(以NaOH计≤5%)

检测方法

采用国际通行的分析技术体系:

色谱分析法

HPLC-UV/DAD:用于对苯二胺同分异构体分离(C18色谱柱,流动相甲醇-磷酸盐缓冲液)

GC-MS:挥发性亚硝胺类物质测定(顶空进样,DB-5MS毛细管柱)

ICP-MS:重金属痕量分析(RF功率1550W,氦气碰撞模式)

UV-Vis:过氧化氢浓度测定(钛试剂显色法,λmax=410nm)

电位滴定法:游离氨含量测定(0.1mol/L HCl标准液)

流变仪测试:膏体触变性(剪切速率0.1-100s⁻¹扫描)

检测仪器

实验室配置符合ISO/IEC 17025标准的设备系统:

三重四极杆液质联用仪(LC-MS/MS)

实现26种致敏香料同步筛查(MRM模式,检出限0.01ppm)

微波消解-原子吸收光谱系统

重金属前处理模块(程序升温至210℃),火焰法测铅镉/石墨炉法测砷汞

全自动电位滴定工作站

配备复合氨电极和pH计联用模块,实现碱性物质精准测定(精度±0.01mL)

Mie散射原理测定染料颗粒分布(测量范围0.02-2000μm)

包含3D表皮模型培养系统及经皮渗透测定装置(Franz扩散池法)

可编程温湿度循环系统(25℃/40℃交替,RH75%±5%)

检测流程

线上咨询或者拨打咨询电话;

获取样品信息和检测项目;

支付检测费用并签署委托书;

开展实验,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出具检测报告。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